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90-100(第11/15页)
尔普倒觉得无所谓,反正他又不是诚心留在幽州,更不是诚心想留在军营,只是单纯想要手刃仇敌罢了。再说了,自己都已经这么厉害了,还有谁能教得了他呀?
阿尔普留下这事儿,江舟也没瞒着裴杼,立马托人带信送回永宁县去了。
裴杼看完信之后蹙眉良久,尚未说话,信便被齐鸣给抢了过去。得知那个脾气差的骟猪匠竟然去了军营,齐鸣立马道:“裴杼,这家伙不知来路,怎么能让他留在军营这种地方呢?江铁牛要是真想用他,把他留在县衙不就好了,何必带在身边?”
裴杼也考虑过阿尔普的危险性,可最终还是选择相信江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铁牛先生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齐鸣从鼻孔里哼出了一口气。他就知道,裴杼对那什么江铁牛、沈姑娘之流向来信任,比对他还要信任。可是信任也得有个度啊,这回江铁牛若是纵容出了一头猛虎,他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彼时,裴杼对信也正好送去了京城。
去年冬日,不仅是幽州一带天气严寒,整个梁国乃至整个草原的日子都不太好过。这些年天气一年比一年冷,草原那些部落对于占领相对温暖的南方也就越发热衷迫切。
西北战事都已经打了这么久还没个结果,归根究底不过是因为草原已经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必须通过战争来获得补给。而梁国这边又没有能压得住阵的强将精兵,那么多兵力耗在西北,也不过就是勉强抗住了进攻而已。
西北局势焦灼,如今幽州又即将深陷战乱,齐霆看着这条消息属实焦躁。好在裴杼是一个称心合格的属下,替他将一切安排妥当,甚至不用朝廷出一兵一卒。
朝会上,齐霆特意将此事拿出来教训臣下,又对裴杼多加赞赏,还亲口盖章,说裴杼是一等一的忠臣贤臣。
齐霆甚至在心底将裴杼跟从前的王绰比较了一番。王绰几个虽然一路扶持他有功,但他已经给过了封赏。结果这些人不知足,打着天下人的名义反来逼迫他这个君王,让他以清剿贪官未由,重新将土地收上来分给百姓。他才刚坐上皇位,甚至都还没有坐稳,真这么做保证会死得更快。可裴杼不同,自己只是随手赏了一个幽州太守的位置,他便感恩戴德一心为君王分忧,比之当初的王绰等人已不知贴心了多少倍。
看来,他还可以更器重裴杼几分。
本朝开国即废郡,如今地方上乃是州县二级制,可这样一来,容易导致州太守权力过大,不利于管控,甚至还有许多州官同朝廷官员结党营私,齐霆早就想改一改这建制,若是成功,裴杼的地位还得再升一层。但此事如今说来还未时尚早,得看这回的战况如何才能决定。否则即便他有意抬举,满朝文武也不会放任裴杼一升再升。
徐尧叟在底下乐呵呵地听着陛下夸他小师弟,即便自己也被炮轰了也无所谓。他师弟真是出息了,竟然这么会拍马屁,身在幽州都能成为满朝第一忠臣,等来日回到京城,还不得简在帝心、封侯拜相?
师门振兴有望了!
徐尧叟不自觉挺直了身板。
张戚等人却对此不屑一顾,可是陛下显然对幽州主动抗下战争,不找朝廷哭惨要穷这件事情极为满意,他们还是少插嘴得好。
若是裴杼要钱要粮,张戚肯定不会给,甚至还会反对两军作战,主张和谈;但他不要,那张戚便懒得开口了,打就打吧,打赢了他依旧要摁着裴杼不让对方升迁;若是打输了……那他便等死吧。
不久,裴杼收到了朝廷来信。
这封信好似当初他找州衙要钱时刘岱给他的回话,通篇都是漂亮话,赞他是梁国第一忠臣,看得人心中熨帖。但是仔细琢磨,没有一条是有用的。
好在裴杼早就已经放弃了幻想,对于这一点并不觉得失望,反而是齐鸣抱怨了两声。
齐鸣也收到了他父王的信,燕王让他往幽州那边蹲一蹲。齐鸣才不会做缩头乌龟,便是他娘子都不愿意退到州衙。
他每天跟着裴杼巡视军营,打听前线的战况,勤勤恳恳地学着裴杼安抚底下的百姓,还得给士兵加油鼓劲儿。
前线的江舟等人已经设好了陷阱,这些日子前来探路的胡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折在了里头。原本想要靠着蛮力取胜的阿尔普,忽然发现自己没有了用武之地。
跟江舟相处越久,阿尔普对他越是好奇,这人脑子里怎么有那么多的鬼点子?幸好这回是胡人跟幽州对上,若是他们西骨人,那得损失多少兵将?
阿尔普渐渐收起了轻慢之心,开始认真观察江舟。
等到滦河水位一降,胡人终于忍耐不住大肆挺进。胡人在幽州也有耳目,知道幽州这一年来靠着工坊赚了不少钱,他们如何能不眼馋呢?只要破了幽州,这些钱便都是他们的,甚至他们还可以借此跟梁国朝廷谈判,获取更多粮食,说不定还能获得土地!
野心勃勃的胡人怎么可能放过幽州这块肥肉?
但他们到底还是低估了幽州的守军。本以为是一群数年不上战场的废物,可真正交手之后才明白自己轻敌了。再加上幽州占据关隘,又设了诸多陷阱,实在叫人防不胜防。几个回合下来,胡人的前线军损失惨重。
东胡领兵者乃是东胡二王子麾下的大将海山,眼见局势不利于他们,海山便将目光盯在另一处。
他忽然问部下道:“眼下尚有多少汉人在军中?”
第98章 奸计(二更)
东胡境内的汉人奴隶颇多, 但是在军中数量多少尚不可知,部下听完这话后赶紧下去细数。
及至傍晚,部下终于进帐回话。
如今军中的汉人并不算太多, 只有四千人,因前段时间不少汉人被幽州守军逮了回去, 还有一些惦记着故土,情愿死也不愿对幽州的人动手。东胡的将士们打也打了,罚也罚了, 也就不管用,于是看这些人便越发烦腻, 索性把他们都关到了一边, 已经饿了有两日了。
海山不大赞同:“这么有用的人,关着他们作甚?全都叫出来,我另有安排。”
属下领命。
数千汉人就这么被带到了军中的空地上,彼此依偎着, 不知胡人要对他们如何,胆小的人已经在瑟瑟发抖了, 前些日子挨的鞭子印还没有消,今日多半还要受罪。
海山望着这群人, 低声向左右询问:“可有哪些在东胡已有家眷或者子侄的汉人?”
东胡年年南下,劫掠边境二十多年, 打的最凶的一次是先帝时,一度闯进了沧州,期间俘虏无数汉人。有些人是连带着亲友一同被俘到东胡, 有些却是来到东胡之后,又与被俘虏的汉人女子成婚生子。
东胡人对此只觉得好笑,都已经是奴隶了竟然还不忘娶妻生子, 奴隶能生下来什么?无非还是个小奴隶,一辈子都是要伺候人的。
本来没有人瞧得上这些奴隶,可海山却觉得,这些人恰恰是个极好的把柄。如此一番挑选之后,有后顾之忧、能够用得上的也不过就只有一千人。
海山又从这一千人中挑出了五百身体还算健壮的单独留下,让他们饱餐一顿。剩下的依旧被打发了回去,当然也没有在让他们饿着肚子,为显东胡对这些奴隶们的优待,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