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不想当皇帝!: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孤不想当皇帝!》 60-70(第28/44页)

本不和善,不会葡岛语?”

    此话让某个大臣听了去,他机灵地推举道:“陛下,不如让蓝妃娘娘过来一趟?也许她知道该怎么处理?”

    “可这些蛮夷,不懂尊卑,礼数。”太微极其厌恶这些面相不同毛发众多的人种,在他看来就是个未开化的野人。

    只不过近年才学会穿衣服罢了。

    大臣汗颜:“陛下,问清楚再杀也不迟。”

    “以理服人,以礼相待,引导未开之人接受我礼仪之邦的王化,说不定能让他们学会感恩戴德。”

    太微这才勉强让太监去将蓝铃叫过来。

    蓝铃上朝后翻着词典跟葡岛人对话,勉强交流出完整的对话与前因后果。

    原来葡岛国大使根本就是出访错地区了。他还一直叫荒国荒国。

    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东方大国,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中原。大秦。

    称呼中原的时候还用秦大国三个字。

    而大秦早就是上千年前的事了。面对消息闭塞到如此程度的外洋小国。

    蓝铃只好解释东方有很多不同名字的地区。

    葡岛大使连忙摇头:“不是这个,不是这个。”

    “大梁大姚,荒北。”蓝铃一一举例。

    葡岛大使正想摇头,他有点迷惘吐字:“荒,是荒。我要去的是这个地方。”

    蓝铃瞬间错愕不已:“荒国,莫非是荒北。你翻译错了,那只是一个王的封地,并非国度。”

    葡岛大使发现这正是自己要找的地方,他费力道:“荒王,是荒王。”

    “是荒北王,这位实际的尊讳,是晋王南青,隶属大姚国。”蓝铃耐心解释并且在葡岛大使的地图上指认一下汾城的地点,然后是脚下那块大陆。

    葡岛大使顿时激动地指着荒北的地形:“赛小姐说,就是她,就是她。”

    “你们的荒王。”

    蓝铃赶紧让他打住,免得遭遇口舌之祸,大梁可不比荒北,对外接纳持得是非常保守的态度。

    “你明白就过去吧。”

    “多谢这位贵族小姐。”葡岛大使直接行了礼。

    让大臣们纷纷怒斥:“果然是野蛮人,不知谁尊谁卑,你应该向我大梁皇帝行礼。”

    “诸位,他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国贵族,驱赶出境便可。”蓝铃及时出手救下这个无辜的外访者。

    蓝铃才是真正做到了以理服人的地步。

    “多谢多谢。”葡岛大使还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只是一味朝东方面孔的贵族用着蹩脚的中原话感激。

    大臣们勉强收敛一些,太微直接命人将小国大使赶出去。

    可他却不知道葡岛在外海并不属于小国,反而是一个新兴的大国,并且已经进入工业初期阶段。

    等葡岛大使退出朝堂。

    大梁的众臣们纷纷议论:“卓相的女婿到底都在和一些什么人打交道?”

    “整个中原,就属晋王独爱那些奇巧、淫、技、败坏风气,违背祖制。”

    “听说荒北还有很多女人在当家。”

    “真是天地颠倒,阴阳失衡。不知所谓!”

    这些刻薄难听的词汇,经过他们的嘴宛如刀子般一次次扎进蓝铃的内心。

    蓝铃朝太微行礼,她便脸色苍白地退出朝堂。

    只有朝中一位大臣,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惋惜不已。

    至今太微和大臣们都不知道,今日的驱逐,将会使得他们与外洋文明拉开更远的距离与更大的缺口。

    唯有荒北不疾不徐,恰如其分,把握住机会,迈入更先进的时代。

    荒北医院与书院不断如雨后春笋般冒尖,比起视女子留堂读书为不齿与禁忌的读书人,商人反而很容易接受还愿意将未出阁的女儿送进学堂。

    尽管这样的商人不多,但未来他们也是最容易跨越阶级的家庭。

    或许是荒北被整顿过的原因,这里的商人总比其他地方多了一份家国情结。

    大家都爱惜荒北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各列火车的轨道经过大半年的规划,和大量工人含辛茹苦的铺设下,荒北已经诞生五条轨道。

    一条源城到镇北府,一条回关内的草原班列,一条镇北府、一条岐南、一条通往西北高州府。

    由于火车的诞生,陆地间尽管距离长,但已经速度已经可以弥补时间短板。

    已经比水路速度快。

    现在汾城因为没有火车,反而成为连接荒北最远的地方。

    郡王妃蒋氏生怕自己家落后,已经一天三封信申请明年有一条轨道到汾城。

    南青自然将汾城加入备忘录。

    尤其是岐南火车站,投入使用的那一天,她还特地坐着去见广怀郡主。

    当时广怀郡主那副表情,简直跟见了鬼似的。

    不是因为她,是因为火车。

    当初广怀郡主答应还权后,她就不再管岐南事务,手下地方世家爱干嘛就干嘛。都和她无关。

    只是没想到岐南的百姓反而跑得最快,让地方世家恐慌人口流失,一个个低下身段,卑微的不得了。

    现在火车都铺到家门口了。以后这里的世家但凡敢出点乱子,晋王的御卫军士兵当天就到岐南,打完仗,晚上还能回去吃晚饭* 。

    至于岐北为什么没有火车?

    大家都心照不宣。

    因为安宁侯已经搬走了。他搬去六县住了。

    岐北各种优势基本被岐南架空。

    岐北的读书人也大量流失,不认同晋王的就去了京城或者其他地方,认同的基本已经搬到镇北府住下。

    当地百姓也不愿意受苦,宁愿去荒北睡马路,都好比在老家饿死好。

    因为不知为何荒北的低价粮,可以去哪个地方,就是没去岐北?有人问过还以为晋王故意给岐北穿小鞋,结果打听才知道,人家晋王懒得针对岐北。是岐北自己的地方势力垄断了粮市,让低价进的粮食高价出。

    要不是土豆红薯玉米冲击了市场。

    大半民众还不知道真相。

    而知道真相的民众,纷纷趁夜举家搬迁,再也不愿意回岐北。就跟岐南逃跑的民众一样,宁愿睡在荒北干净的大马路上。

    相信晋王不会不管他们。

    南青正是有意利用虹吸效应,将落后地区的人吸引到发达地区来。

    镇北府这几年修修建建,地盘扩了又扩,分区街道列了又列,基本已经居住了三百万人。

    已经算是个古代超大的城市。

    不过南青这次来并没有耀武扬威的意思,她体验了一把火车,发现速度比之前快多了。

    之前平均时速估计也就三十多平方公里。

    如今坐了两个小时就达到岐南,时速分明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