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千千岁(清穿):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太后千千岁(清穿)》 50-60(第26/32页)

人口实。

    三则朝鲜王宠凤林大君比昭显世子更甚,若此时杀了凤林大君,恐怕会激怒朝鲜王庭,激怒朝鲜军队,让对方众志成城,到时候只怕更难打。

    留着凤林大君,让他跟昭显世子斗,王室兄弟阋墙你杀我我杀你,假以时日朝鲜自己就亡了。

    可凤林大君觊觎明玉,就该死,多尔衮眼中杀意汹涌,差点控制不住带兵去追。

    多尔衮的眼神忽然变得凶狠凌厉,明玉下意识缩了缩肩膀,这三米八的气场委实吓人。

    “你、你怎么了?”明玉小声问。

    这时娜塔带人端菜进来,人还没走,就见自家王爷看向福晋,非常严肃地问:“我好看,还是那个人好看?”

    明玉喷了茶水,娜塔几个差点没笑出声,跟人比美,王爷这是怎么了?

    要问她们,当然是王爷美,满蒙第一美男子是随便叫的?

    明玉无语,用眼神暗示多尔衮,还有别人在呢,等人走了再说,多尔衮却目光灼灼地望着她,执拗地在等她的答案。

    明玉捂脸:“你好看,你最好看。”行了吧!

    多尔衮这才收回目光,淡淡“嗯”了一声,表示同意。

    “……”

    夸了一句好看的结果就是,被狠狠疼爱到后半夜,明玉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清洗的,反正翌日醒来身上是干净的,枕边人已经离开。

    又过了几天,魏循来找明玉,说多尔衮派人把温泉山附近的灾民驱赶到一起,逐个搜身,但凡身上有兵器的,全都带走了,说是充军。

    “剩下那些灾民都是穷苦百姓,我瞧着实在可怜,你看看能不能摆几个粥棚接济一下。”魏循自己是汉人,见不得汉人受苦,“买粮食的银子,我出。”

    搭粥棚的事明玉想过,可救急救不了穷。

    镶白旗搭了粥棚,其他旗搭不搭,万一皇上觉着好,让八旗各自搭粥棚接济穷人,又会引起怎样的风波谁也说不好。

    当初推均田闹出多少事来。

    “不是银子的事,搭粥棚行不通。”明玉想了想说,“不如把剩下的人做一个区分,农户收进田庄种地,手工匠人收到山庄干活,将来搭暖棚、搭粮仓、锻造新农具都用得上。”

    与其搭粥棚,让灾民养成白吃白喝的乞丐心理,倒不如给他们找点活干,用劳动换饭吃。

    托多尔衮的福,灾民里的危险人物和不安定因素已经被剔除干净,剩下的是真正的穷苦百姓,都收下她也有这个能力。

    而且整个八旗只有她一个人的山庄在赚钱,不具备推广条件,就算皇上觉着好,也没法在其他旗推广,省去很多麻烦和怨怼。

    还能解决镶白旗的流民问题,维护旗内稳定,简直一举多得。

    这回换成魏循犹豫:“可剩下的人不算少,田庄、山庄加起来也不需要那么人干活,没活干的人就白白养着吗?”

    是他见不得汉人受苦被奴役,他可以拿银子支粥棚接济,可明玉不是汉人,没必为他的同情买单。

    魏循时刻记得自己是明玉雇佣的山庄田庄大总管,他拿了酬劳和分红,必须对山庄田庄负责,对明玉负责。

    哪里也不能养闲人。

    明玉一眼看穿了魏循心中所想,笑着说:“你不会以为,我的田庄永远只有这么大吧。以现在的人手,土地再扩大两倍,农户就不够用了。两白旗是出了名的地多人少,到时候人手不够,你去哪儿临时划拉人去?”

    魏循还有顾虑:“那也不能白养闲人啊。”

    这么多人工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你是东家我是东家?”明玉放弃跟他讲道理,直接以权压人,“人手多就倒班干,积累经验,等我的地再多就可以直接上手了,也省得浪费时间去教。”

    明玉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明玉对自己有信心,在魏循眼中就是明玉在迁就他,在为他做出牺牲。

    而且这种牺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因为他的关系,不管是田庄还是山庄,农户大多数都是汉人,少有旗人。

    管事、副管事、工头也是在汉人和旗人之间择优选拔,全凭本事,旗人并没有身份优势。

    在其他旗,汉人还不如牲畜,跟旗人没法比。

    这自然引起了旗人的不满,有人托关系找到吉兰,求吉兰禀报明玉。

    吉兰对明玉极忠心,肯定告诉了明玉,明玉却一次也没找他。

    更有那手眼通天的居然托家里当兵的亲戚,把这事捅到了多尔衮那里,也不知明玉是怎么跟多尔衮解释的,反正多尔衮也没找他。

    得到两位主子的默认支持,那帮旗人眼见无望才没闹起来,如今倒是听话得很。

    这中间明玉承受了太多,明玉对他太好了,好到魏循都不知道该怎样报答。

    唯有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事事以田庄山庄为重,以明玉为先,才能报答万一吧。

    “自然你是东家。”魏循红了眼圈,“我都听你的。”

    与此同时,多尔衮那边也到了关于蒙古“细作”的消息。

    据斥候禀报,那几个蒙古“细作”取道正蓝旗逃往蒙古,狂奔两天两夜,忽然掉头往回跑,专捡小路走,昼伏夜出,在今天凌晨悄悄潜入城外一个山庄。

    经查这个山庄荒废已久,是肃亲王府的产业。

    对方足够小心谨慎,跟踪的人要不是军中训练有素的斥候,换成普通侍卫恐怕早跟丢了。

    又是豪格。

    这回学聪明了,算计不了他转头算计明玉。

    连女人都不放过。

    本来多尔衮以为豪格只是愚蠢,现在看来又蠢又毒,还没下限。

    于是多尔衮写了一封亲笔信,让暗卫即刻送出。

    在立秋那天,豪格忽然被皇上委以重任,让他带兵进关策应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明,牵制明朝兵力。

    豪格跪地谢恩,心里却在破口大骂,这他妈都是什么烂差事!

    眼看要对朝鲜用兵,这时候派他入关协助李自成?

    李自成那伙儿乌合之众要是一路高歌猛进,他只是策应,捞不到什么军功。

    可李自成要是大败,没有成功牵制住明军,让明军有暇援助朝鲜,给皇上那边增加压力,他这罪过可就大了。

    等于成了没有功劳,稍微出一点差池就是大罪。

    兵部由他主理,李自成要东进攻明他怎么一点不知道?

    带着疑问去查,一查不要紧,这个联合李自成牵制明军的馊主意出自多尔衮。

    豪格气到骂娘,他主理兵部,必须留守后方调度,已经失去了随御驾亲征朝鲜的机会,多尔衮为什么还要踩他?

    亲王没有封号他忍了,把户部这个大肥缺让给多铎他也忍了,他最近夹着尾巴做人并没招惹多尔衮,多尔衮操练?????水师那么忙,怎么忽然就跟他杠上了?

    豪格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