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钳工[六零]: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钳工[六零]》 50-60(第11/31页)

们派对口帮援处理设备的技术工人吗?晚一点也没事,跟她一起回来就行。”

    他是一点也没客气,对林巧枝去了上海之后的活动和安全保障,还提了一堆要求。

    厂里还给林巧枝申请了一笔钱和票。

    都是全国通用的票,作为这次外出的经费。

    但实际上,吃喝住这些都是对方全包了的。

    林巧枝给自己衣服里缝了好几个内口袋,把这些钱和票分开缝进去,再三保证绝对不会轻易把钱拿出来,一定严加防范骗子,可算结束了孟主任的念叨。

    她无奈揉了揉有点红的耳朵。

    觉得自己好像不是十七岁,简直跟变成七岁了一样。

    分明再过几个月,她就十八了!!

    有多少女孩这个年龄就被催长大了要谈对象了?农村甚至还有已经嫁人生娃的,真的不小了!

    而且,她都参加工作多久了?

    在一通回归七岁的千叮咛万嘱咐之后,林巧枝终于踏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

    耳边“今年过年该要回去了吧”的言语和声音,好像被越来越快的火车,抛在了呼啸而去的风里。

    看着火车窗格,一隆隆变化的风景,明明窗外的景色带着冬日的寂寥,林巧枝却觉得心格外宁静。

    好像她去往的不是上海。

    而是心灵的自由。

    一高兴,她就没忍住,从挎包里往外掏了个牛皮本。

    造船厂众人:??

    这是在做什么?

    这是什么意思!!

    林巧枝原来是没这个习惯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几次坐火车,跟着王柏强捣鼓东西都有收获,她现在也觉得火车是个好地方!

    没有工作打扰。

    非常长的整块完整时间。

    研究累了躺下就睡,睡醒了又可以继续。

    身边还有人可以讨论。

    多好的学习时机啊!

    计剑锋看着兴致勃勃埋头画图、列计算式的林巧枝,又转头看向程梁,眼神努了努:这是在干什么呢?

    程梁算是这一群人里,和林巧枝关系比较好的了。

    要不然林巧枝那天也不会邀请他。

    程梁站起来,扶着中铺的架子,探出上半身往里面小桌上看,顿时心虚。

    “好像是有关拖拉机的东西。”他摸摸鼻子,有点心虚,怎么衬得他好像有点懒似的?

    周围几名高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睛里都带着点不敢置信。

    哪有人在火车上学习的?不讲武德!

    没瞧见吗,厂长看他们的眼神都变了。

    计剑锋参加了一趟交流会,好像被王柏强传染了某种怪病,用一种“看看人家”的恨铁不成钢眼神,扫视了一遍自家这几个带出来的高工。

    几个高工:“……”

    默默把手伸向包里,各自翻了点什么出来,有的是笔记,有的是技术手册,有的是这次交流会的资料……

    路过的人:!!!

    走过去之后,都小心翼翼的往后退一步,往后仰头,飞快往里扫一眼。

    依旧不敢相信,往前站好了,都要再揉一揉眼睛,感觉刚刚肯定是幻觉。

    计剑锋也没打扰林巧枝,自己也拿了份报纸看。

    等把一份报纸所有版面、所有新闻,连犄角旮旯里的都看完了,总算等到林巧枝喝口水,休息了一下。

    他“咳”了一声。

    林巧枝看向他。

    计剑锋找了个关于船舶的话题。

    周围高工赶紧趁机悄悄放下书,又默默竖起耳朵。

    林巧枝合上笔记本:“听起来,想发展船舶业不容易啊。”

    梦里也是,一直到十几二十年之后,他们的海上作战力量,都没能完全发展起来。

    竟然要依靠陆炮上舰这种方式来作战。

    计剑锋被她的直白哽了一下,然后无奈道:“一艘钢铁战舰,涉及太多东西了,煤炭、采矿、炼钢、物理、数学、化工、电子,机械,教育……你能想象到的这个行业上下游所有链条上的东西,但凡缺失一环,战舰都很难形成有效战斗力。”

    富国强国才养得起海上舰队。

    大国才有这个能力和骨气,造出属于自己的钢铁战舰群。

    否则,是没有办法捍卫领海尊严的。

    大国脊梁,如是而已。

    林巧枝抿了抿唇,计剑锋说的这些配套产业,在当下,不是刚刚起步,就是处于残缺状态。

    但她看见过祖国的未来,管中窥豹,那一定是个大国,“我们会成功的。”

    那样好的粮食,那样好的农机,那样幸福的丘陵山地人民……怎么可能不是一个强盛大国?

    计剑锋忽而笑了一下:“你还挺有信心。”

    别的年轻人可以说是无知者无畏,但在座可没谁敢说眼前这个年轻女孩无知。

    她是真的有信心。

    并且还如此坚定。

    “当然了。”林巧枝看向计剑锋,扬起一个眼眸黑亮的笑容,“千难万险我们都过来了。”

    计剑锋看着她鲜亮昂扬的面容,还有格外坚定的眼神。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怎么这就不是他们厂的年轻后辈呢?!!

    ***

    林巧枝去往上海时。

    红旗厂也将一份文件,呈递给了上级部门。

    ——《关于江城红旗农械厂新建职工家属楼的请示》

    他们预计使用厂里自留资金,修建家属楼15栋。

    相比原来的2层小楼,这次计划修5层砖混结构的小楼,解决全厂1500户家庭住房问题!!

    家属院的建设,属于职工福利分房的范畴,一般由单位主导,政府统筹安排。

    按常理,红旗厂需要先要提交申请,将建房计划纳入国家经济计划,再由国家协调资源。

    但红旗厂这次十分硬气,他们几乎不需要国家协调多少资源,完全能自给自足!

    他们的理由也非常充分,不够住了!!尤其是上一次特批过一批编制名额之后,住房就更紧张了。

    与此同时提交的,还有红旗厂今年的工作总结,以及五份不同名字的,来自红旗厂四名高工和林巧枝的文件。

    无不是请功,或者需要表彰的。

    红旗厂近两年当真是势头凶猛。

    在市委开会的时候,红旗厂的名字就频频被提起,各种功劳是他们,各种表扬是他们,各种事迹也是他们,有点隐隐要盖过城东仪器仪表厂,从江城前三,变成江城第一的势头。

    当然,总后勤3661厂一般是不争这些的。

    一直以来,都是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