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钳工[六零]》 50-60(第31/31页)
像是林巧枝这样之前已经做出过成绩,并且记录在档案里的人才,她申请立项,组织都是会认真审查,优先考虑的。
况且,这款新设计的拖拉机。
超越世界一流水平!
太让人心动了。
对国人的振奋,对工业战线同胞的激励,对农业机械化覆盖率的提升,还有世界市场上的外汇……
“技术审查的时候,我们在全球地区的调研报告也出来了,主要需求地区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山区国家,全球丘陵山地的耕地面积也占比不小,像是安第斯山脉种植马铃薯,还有一些欧洲的果园……”
“这位同志敢为人先,敢挑战世界领域都还空白的技术,实在是精神可嘉,虽然对我们财政来说是个挑战,但明显成功后的收益明显是远大于风险的。”
坐在侧前方的老领导笑说:“咱们又不是没有过过苦日子,只要咱们人民团结一心,有闯劲儿,比什么都强。”
这几年,国家其实也挺艰难的,保障国民的衣食温饱、还有战略上的三线建设,真的每一笔经费都是咬着牙挤出来的。
别看才开年几个月,但很多钱都已经批出去了,有去年说好了的,有已经拖了一两年缓建的,不能再拖了,再拖就要黄了。
一大把人和项目都排着队等呢。
“可咱们是真的没什么经费了。”
“那就再挤一挤,这些已经审批通过的项目,还能不能再匀一点出来,每个项目挤3%的资金?”
“真的不能再降低了。”一位中年人苦笑,“我们当初批的时候,都是压缩又压缩,都压到极致了,绝对不能再低了,要不然咱们行行投入,行行稀松,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要不得!!”
在一番会议之后。
老人咬牙拍板:“那就砍掉一个。”
又把名单翻来覆去的比较,开了好几天的会,最后无奈在一众审批名单里,将一条[引进自德国SMS公司的 ContiRoll步进梁式加热?*? 炉的电机更换+器械维修]的申请,临时砍掉了。
组织再三权衡后决定,把宝贵的资金,挪给能创造更大效益、对人民更有益的项目。
不巧的是。
该单位的领导,之前就已经通过熟人关系,提前知道自己的资金审批通过的事,连要更换的电机型号都选好了。
***
红旗厂。
等和仪器仪表厂敲定了所有比赛事宜之后,温东鸣在办公室里越想越觉得不爽,就连收到了北边两个兄弟单位的电报,都没能缓和一下他的情绪。
即使他也拉高了团队赛的比分,还默默筹划着打防守反击,琢磨偷摸放一波冷枪。
但这都不妨碍他感觉不爽。
他脑袋上好像顶着一片黑压压的云,沉着脸去把高工都聚集起来开会,对所有高工宣布了这次省里技术比赛的事,和自己人说话,他的气就不憋着了,也不装淡定了,拍着桌子说:
“霍丰这个狗东西,趁着我们红旗厂最近势头好,故意来这一出,是不是觉得跟我们比肯定十拿九稳了!!他倒是算盘打得响,咱们就成了被踩着上去的垫脚石,搞得越好越衬托出他们的厉害,以后还能捏着这一条理直气壮和我们抢资源。”
他气得胸膛连续起伏两下,疾步来回转悠几圈。
然后对所有高工道:“都抓紧一点!把技术再使劲抓一抓,某些人平时偷懒松垮的就算了,这次都得把精神提起来,狠狠打打他们这股嚣张的气焰!”
想了想,还是不解气:“咱们前十的人数,总分排名、还有前十内部名次,一个都不许比仪器仪表厂差!”
突然被下达要求的高工们:这是不是口号喊得有点大?
高工们对这样的任务目标,感觉有些压力,但心里不免又有点暗暗期待。
感觉按照温厂长这一套应对办法,再配上团体赛需要的核心头脑,年轻人还是有点希望的,他们其实也不乐意自家单位矮人一头,心里一直都憋着气呢。
谁会乐意每每被拿出来比较,都被默认是差一点的那边?
逮着这个机会,干翻它!
高工们纷纷打起精神、憋着一股劲去给年轻学生送鼓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还是哪里出了差错,一个个都把王柏强那一套给学去了。
就刺激着年轻人那颗好胜心,还有年轻人极其旺盛的自尊心。
激将法嘛。
办法老,但特别管用。
还极其拉仇恨。
车间里的气氛忽然一下就卷起来了,人人憋着一口气的感觉。
原本还因为各种找对象,有些青春萌动的年轻钳工们,也都不嬉皮笑脸了,也不和周围人聊些少年慕艾了,连上厕所都是抓紧时间跑去跑回。
原本下工之后,只有少部分人会像林巧枝一样留下,磨练手艺。
现在放眼望去,车间里一片片全是年轻钳工埋头苦干的身影,背影都透着不服气。
老钳工们也没歇着,有些组甚至已经不给年轻人分配厂里的活了,都由老师傅揽过去自个儿干,给年轻人腾出时间来。
高工去琢磨题库里涉及到前沿技术,然后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还有不少高工下班也都不走了,就留在车间指导年轻人。
一边打鸡血、一边拉仇恨,一边抓技术。
就在这样拉足了仇恨的氛围里,时间很快到了技能大赛。
各个厂的参赛队伍,陆续进到比赛场地里。
红旗厂的人,忍不住去看仪器仪表厂的人,主要是最近被刺激得多了,有些下意识咬牙切齿。
其实仪器仪表厂的人,也都在看他们。
仪器仪表厂的年轻人和老一辈一样,都对自己的技术很自信,自信仪器仪表厂才是江城最好的大厂,向来比赛也没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从不担心自己会输,最多也就是关注一下红旗厂,多两分眼神给之前眼熟的对手,比如萧隆这几个。
他们是不想特意去看红旗厂的。
可却还是控制不住地侧目。
红旗厂的队伍呈雁形阵走进来。
林巧枝穿着红旗厂工装,走在整支队伍的最前面。
她背脊挺直,走路大步带风,一年多的充足营养,让她的身高又往上蹿了一截,明明周围那么多人,那么多同样高挑的男生,可领头的林巧枝,就好像从山林里迈步出来的老虎,牵扯着人的注意力和警惕的神经。
实战积累出的自信,让林巧枝和同龄人看起来终究有些不一样了。
任谁都能看出,谁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人。
倒是没有谁说要这么成队列,但红旗厂的队伍走着走着,就走成这样了,主要是所有人都感觉自己贸贸然走到林巧枝前面去,好像显得自己是个显眼的大傻冒一样。=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