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钳工[六零]: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钳工[六零]》 70-80(第17/20页)

组组长想也不想,立马表示赞同。

    他真的已经束手无策了,多次补焊、各种焊接方法都以失败告终,此刻最迫切的就是林巧枝能参与进来。

    不论林巧枝参与进来后的效果怎么样,多一个高工来解决问题,还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显然能解决他此刻的压力和困境。

    第79章  敢承担责任,能解决问题,强势一些又何妨

    他如此迫切地希望林巧枝参与进来。

    其实何尝不是潜意识里承认林巧枝的能力?

    否则, 要是换个草包来。

    但凡敢指责两句,这会儿不吵起来就不错了。

    当然了,甩锅的想法肯定也是有的, 毕竟也是老油条了。

    项目因为焊接组能力不够拖延工期,甚至卡住, 是一回事, 但如果是因为项目负责人能力不足,方案有问题,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领导责任制嘛。

    当领导当然要扛责任,是吧?

    “林工,你看怎么处理?”焊接班的余组长, 也是老资历了,不留痕迹地就把锅甩出来。

    余组长居然还有这么好的脾气?听他这个好声好气的语气,车间里听明白的人,都嫌弃地白了他一眼, 心里嘁了一声,真不要脸!

    连焊工班自己的焊工, 也都有些不好意思, 微微别开脸,但也不好说什么。

    师徒传承的技术体系里,大多数时候,师父就是对徒弟有天然的统治力,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师父想怎么做都是对的,甚至运气不好遇到人品差的师父, 即便触及原则问题,相当一部分没法自立门户的人也只能忍耐。

    余组长也是厂里老资历了, 技术水平也是不差的,平时在厂里虽然称不上呼风唤雨,但小日子也是十分滋润的,有地位有徒弟有面子,当然不乐意背这个锅,不管锅黑不黑,就算是个白锅,那也是锅。

    而林巧枝是项目总负责人,不管怎么说都是要负领导责任的。

    但是林巧枝却是很少想这些的。

    思考这些弯弯绕绕,谁的锅、谁的责任的时间,不如集中精力想想怎么解决问题。

    “试试看用间断跳焊法释放应力,再拿一批高韧性的焊丝来。”林巧枝没有思考太久,也不必像是从前一样谨慎到深思熟虑,感到周全到万无一失才敢指挥。

    从前,她毕竟还要靠王柏强在背后撑腰,自己腰杆子不硬,资历也不够,怕失误闹出什么笑话,导致对项目和人员失去掌控力。

    现在却有了厚厚的安全冲垫,也有足够的资历和底气,即使稍微出错又如何,改就是了,责任也是她自己扛。

    扛起沉重的责任,同时也带来莫大的权力。

    让人能尽情施展拳脚,发挥能力。

    林巧枝眼下觉得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个,那就是解决问题。

    余组长安排了工具,喊人跑腿去领几份高韧性焊丝,又点了自己大徒弟。

    林巧枝也不客气的接过指挥权,下了指令:“改Z字形分段焊接,每焊50mm就停30秒降温,尽量降低热输入量,一会儿注意观察焊缝形状和颜色,一旦不对……手法和角度很关键,用上高韧性焊丝,咱们现在先做三组对比试样!”

    她把命令下达得非常清晰详细,把眼前场子全权接手。

    余组长心里松了口气,感觉肩上压力骤然一轻,同样也是一喜。

    随着林巧枝的安排,该拿焊枪的拿焊枪,该操作固定设备的操作固定设备,该记录的,准备测温的……周围钳工、焊工、班组长都按照秩序行动起来,原本杂乱的车间逐渐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此刻。

    车间门口,温东鸣正引着北边两个拖拉机老大哥的队伍进来。

    温东鸣简直心都在嚎叫,防狼警报嘟嘟嘟的响。

    他这次是真没嘚瑟。

    尽管他心里很想嘚瑟,但自从听到外面几头狼的风声之后,立马收敛了,再不像是交流会上一样欠揍,转而对这些觊觎的饿狼严防死守。

    但架不住龚厂长等两队人想来,还一大清早就非要来车间参观学习,硬是要来,拦也拦不住啊!

    连长拖的龚厂长都亲自来了!

    当年他就是从长春拖拉机厂,求爷爷告奶奶使出十八般武艺挖走了路工,这其中,肯定也免不了龚厂长高抬贵手,有这份恩情在,任凭温东鸣一身本领,在长拖的龚厂长面前,气势也不免矮上一头。

    照理说,学习交流的队伍春夏就该到了。

    为什么拖这么久呢?

    主要是原本长拖和天拖,最开始都只打算派几个人来,一个擅长行政的,再配上几个机修钳工就好了。

    人都要出发了,天拖一通电话打进来:“老龚,我仔细琢磨了一下,他们那个知青下乡计划,不简单啊!!”

    乍一看,好像就是教一教知青修拖拉机技术,但温东鸣其实在事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是真的奔着把事做好,做大去的。

    双方一交流。

    好啊,你个温东鸣,偷偷做大做强!

    原本的队伍配置就不够了。

    又连夜开会,重新选带队的人,要懂拖拉机,要懂市场,要能理解看懂温东鸣的细节和布局。

    队伍还要加人!

    同时开会,确定此行的任务和目标,学习红旗厂的先进经验,不搞假大空的理论,回来就要能拿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方案。

    等挑挑选选把队伍重建好了。

    又要出发了,结果南边又打响了冲破封锁的第一枪,响亮得让人不敢相信。

    “世界一流的拖拉机?”

    “红旗厂,做出来了?”

    “有技术指标吗,领先世界水平?当年没看出路锋有这么大的能耐啊,带出来的红旗厂,教出来的徒弟这么牛?”

    “折腰转向,双向驾驶,电子传动系统……这怎么想到的,都实现了?技术全部都突破了?”

    看着从南边传来的资料和数据,长拖和天拖两个厂简直是地震了。

    玩笑都不敢开这么大,让人都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些竟然都是真的。

    急迫感瞬间逼涌上来了。

    长拖和天拖那几天电话都要打烂了。

    “真的是林巧枝?写《红旗牌拖拉机速查速修百问百答》的那个林巧枝?”

    “怎么实现的,怎么之前没有听到项目和申请经费……什么,蹭东方红那款拖拉机的经费和数据?没有组建团队?”

    “这怎么可能!”

    “真的立项了?”

    ……

    挂上了电话,心脏都还嘭嘭嘭地跳。

    原来的班子,肯定不行了!

    那一队人去不顶用啊!没有几个技术够得上的啊!

    得要高工,至少也得是五级以上的高工,还不能光一人,要多派几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