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钳工[六零]: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钳工[六零]》 80-90(第14/25页)

只局限于红旗厂,这未免太浪费了。”

    他说起来都不免有些痛心疾首。

    又有些找回年轻时热血涌动,“与其红旗厂单枪匹马去争世界一流,不如咱们三个厂齐心联手……”他目光缓缓环视一圈,“让中国拖拉机,成为世界龙头,雄踞全球。”

    让中国拖拉机,成为行业世界霸主!

    让人提起农机,就想到中国!

    这一下,在座所有人,都听懂了龚厂长的野心。

    市场。

    在任何行业,抢占市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先行者有巨大的优势。

    譬如一种产品,占据百分之八十市场,它绝对是霸主地位的,会像是一条巨龙一样,压得剩余百分之二十的小鱼小虾难以翻身,难以喘息。

    技术产品,此现象尤甚。

    为什么会如此呢?打个比方,某种机械,龙头技术成熟、口碑也好、产量也高,十万一台,卖得很好。

    而其余小鱼小虾,想夺取这百分之八十的市场,要么做出更优质的产品,要么更为便宜廉价。

    前者,要投入大量资金、设备、研发,从五分追到六分、七分都是没用的,得不到资金回笼的正向反馈,很快就会在追赶技术的路上被饿死。

    后者,技术追不上,还想更便宜更廉价,那造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可想而知,自然而然就沦落到那百分之二十的鸡肋骨市场,都是人家霸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地盘。

    而中国,现在绝大多数技术行业和领域,都处于这种被压制得难以翻身,难以喘息的地位。

    幸而国情特殊,才给尚且孱弱的各行各业,挣出一片喘息的发展空间。

    而现在,他们有一个行业,有望做到技术上的弯道超车,去世界技术领域厮杀,抢夺阵地了。

    成为霸主,成为巨龙,自然能尽情地在广阔阵地上大口吃肉。

    温东鸣笑了两声,老革命就是不一样,他自愧不如,歇了口气,表态道:“我没意见。”

    又看向林巧枝。

    一个行业的崛起,乃至一个国家实力的飞跃,往往离不开这样如流星般闪耀的英才人物。

    温东鸣爱读史书,最喜欢的少年人物莫过于霍去病,最崇拜的伟人莫过于喊出“人民万岁”的伟大领袖。

    此刻,他心却前所未有的跳动,狠狠撞击胸膛。

    不是史书了,是眼前,他和他的同志们。

    若真能将中国拖拉机行业带至世界霸主地位,林巧枝当之无愧会成为农械历史中一颗璀璨明珠。他们呢?历史会怎么记载他们这群燃烧着革命信仰的同志呢?

    林巧枝亦是想也不想地就答应下来:“行。”想到她们要一起干一场多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她脸上就扬起明媚锐意的笑,举杯:“我们红旗厂先打响丘陵阵地第一枪,紧接着咱们兵分三路,一起杀进世界战场!”

    杀它个片甲不留!

    让鲜艳红旗插满世界每一寸土壤。

    清脆的“砰砰砰”的碰杯声,伴随着哈哈大笑,是红心和信仰在碰撞。

    ***

    红旗厂,车间。

    温东鸣拿来一份名单,又顺手从旁边拖了一把椅子坐下,坐在林巧枝办公桌旁边:“看看,有没有和你心意的?”

    他揉了揉肚子,喝了一肚子汽水,还有点怪不适应的,睡了一觉还感觉嗓子里冒气儿,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林巧枝看看:“这是什么?”

    “你也该带点徒弟了,要不走出去人家高工都是乌泱泱一个团队,气势浩荡,你就形单影只一个人,有个什么事也没个使唤的人。”温东鸣操心道。

    前两次出门,都是林巧枝一个人,看得他又不得劲又不放心,不像样啊。

    林巧枝现在就带着那么两队迥异学生,倒是对带徒弟没什么抵触了。

    也不难嘛!

    她看了眼名单,原本只是平平无奇扫过,却忽然在一个名字上停留下来。

    黄彩霞。

    林巧枝指着这个名字,确定道:“就她吧。”

    后面看成绩也不错。

    厂校在经历过最初最紧的风波之后,现在以厂技术培训的名义在低调运行。

    其实外面很多中专技校也是如此,学技术,当工人,总是正确的。

    还处于半停课、半混乱状态的,也只有纯文化的小初高了,大学则是逐步进入了推荐制的形式,招优秀的“工农兵学员”。

    温东鸣看着就笑笑,也不惊讶,“我就猜到你多半会选她,那会儿她是看了你进厂校,第二年就闹着也要找师傅学手艺,考了进来。”

    林巧枝纠正:“那叫争取。”怎么能叫闹呢?好像不讲理一样。

    “好好好,是争取。”温东鸣忙笑着抬手,又问,“那你还要不要再选两个?前面还有成绩更好的,更优秀的。”

    黄彩霞虽然成绩不错,但确实算不上顶尖一批。

    林巧枝对实力是有追求的。

    在纯粹的技术领域,甚至是有点慕强的。

    按理说,她应该想要收天赋最高,成绩最好的。

    可看着那几个成绩更好的,却忽然一点兴致也无:“算了吧,就先她一个。”

    “咱们也不要矫枉过正嘛,咱们这行终究是男生感兴趣,男生学得多,里面出好苗子几率大。这个怎么样?力气大,个头也高,出门带上他看着就安全。”温东鸣把椅子往前拉了拉,热情给她推荐好苗子,还耐心给她分析利弊。

    林巧枝本也没深想,为什么会突然兴致缺缺。

    被这么一劝,她忽然脑子里有什么一闪而过,想通了,她眼眸逐渐变亮,提出道:“我想组建一个全女子的钳工班组。”

    温东鸣真的吃了一惊,抬头看林巧枝,诧然地问:“你怎么会这么想?”

    一个班组的实力,很多时候是会助力/限制高工发展的。

    因为到了高工,很多时候都不是单枪匹马了。

    比如翁工,因为培养出技术最好的班组,所以红旗厂几乎所有最顶尖、最复杂的技术工作,都会默认去找他,让他带领班组完成,经年累月下来,机会和锻炼也更多,实力更强,晋升更快,形成良性循环。

    林巧枝:“我为什么不能这样想?”她把名单往前推了推,人往椅背深处靠,让自己显得气势更足,“温厂长,我可得给你做做思想工作。”

    她认真强调:“解放妇女,不是口头说说,而是要从思想上解放的。”

    “你这腔调,和孟主任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温东鸣看林巧枝,确实有点爷爷辈看小孩的感觉,倒是不觉得冒犯,还有点笑呵呵的。

    林巧枝却摇摇头:“宣传咱们中国第一位火车司机田桂英同志的电影里,也有人和她说过类似的话。”她看向温东鸣,“您知道是什么吗?”

    温东鸣不由正色几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