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户女养家记》 12、第 12 章(第2/2页)
一徒热热闹闹干活的当儿,那王嫂子也在屋子里跟着柳氏做衣裳,做好了自己跟王德的衣服后,王嫂子回大杂院也没事,就帮柳氏缝制,等王德收工了再一块儿回去。
王嫂子手脚麻利,针线活也好,做得比柳氏也快,柳氏过意不去,想开工钱给她,王嫂子拒绝了。
“陈三嫂您别客气,反正平时我也就一个人呆着闲得慌,我给您做衣裳,您陪我说话解闷,正好。”王嫂子道。
虽是贫贱夫妻,但王德对自己这位小娇妻好得很,都是自己出门赚钱养家,没舍得让王嫂嫂干粗重活。也是因为这样,养得王嫂嫂性子单纯,没啥心眼,柳氏也是信得过她,才会愿意有事时放心托她照顾小女儿。
柳氏看王德夫妇俩都在给自家干活,心里感激,不时地跟陈念莞说王嫂嫂这人怎么怎么好,陈念莞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王德同样干活利索,首先就把屋檐要修的地方补好了,再将破墙修好,铺整好院子里头的石子路,按照陈念莞的要求,就在灶房外不远处垒了一个大土灶,又在枣树旁边弄了个中空的四方台,外头留一个风口门,上面再加一块可活动挪开的薄石板,才来对付最后的大工程,垒池子。
按照陈念莞的设想,这池子依照假山的范围来砌,用青砖,砌个半弧形,就图它好看,高约莫六十公分即可,毕竟用来暂时养鱼的,有点深度比较好。
另外还要留一个出水槽口,外头用一段大竹筒接出去,方便清洗池子时排水换水。
至于池子底部,自然不能就这么放着不管,就算是在地面,也应该先做好防水,最好用泥浆连同墙面铺一层,然后倒进鹅卵石子填满最底下那一层。
因为一开始就跟王德说好的,那石子也由小佑收集来了,王德按部就班,陈念莞说什么,他跟小佑做什么,不到五日,囊括假山在内的池子就做好了,验收时倒进五十公分高的水,放置两个时辰后也不见墙面漏水,陈念莞忍不住又给王德竖起大拇指点赞。
王德跟小佑两师徒看着陈念莞将出水口打开,放出池子里的水,颇为好奇:“这当真就能养鱼了?”
“能。”陈念莞点头。
她在现代的老家就叫师傅砌过这么一个养鱼的池子。
只是没有假山,也没有现在的池子这么大就是了。
这活计短短四天就干完了。
结算时,看他们干活快,陈念莞付够了五天的工钱。
王德跟小佑各自拿着晃荡着发出动听声音的铜钱,王德笑得合不拢口,小佑则抿了抿小嘴。
“陈四姑娘,要日后还有活计,记得还来找我们。”
陈念莞表示一定。
送别了他们,母女仨就围坐在池子边上,看着空空的池子。
想着以后这里会装满活蹦乱跳的鱼,萱萱欢喜地问:“姐姐,我们以后是不是天天有鱼吃了?”
“嗯。”陈念莞点点头。
这个时代的鱼并不贵,比猪肉便宜。
她约莫调查了一下,猪肉二十二三文左右一斤,鲮鱼也就十二到十五文一斤。
寻常百姓不太懂得如何给鱼去腥,鱼类本身又多骨多刺,买了鱼也主要都是清蒸,再就是一个烤鱼,很少知道其他烹制鱼的做法,但因为沿海鱼类丰富,百姓开荤的时候会首选鱼肉。
只是鱼类捕捉困难,渔民捕捞来的海产大部分都卖给了酒楼,由有经验的厨师主刀,做出的鱼肉菜肴却是普通百姓吃不到的。
这就是为什么鱼腐是用低价的鱼肉做出来的,在码头却有那么多行商跟旅人会买来吃的原因。
看着自己租的房子一天一个样,最终修缮成为自己设想的样子,陈念莞很激动。
这就如在现代,自己买了房子,按照自己的设计一天天装修成为自己喜欢的过程那般激动人心。
当然,目前这房子还只是租住的。
可,租住也是自己暂且拥有了房子,花费一点点银子让自己住起来舒心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吗?
陈念莞心里暗暗高兴,为此而精神振奋,决定明日开始,该出去摆摊继续赚银子了。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