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户女养家记》 40-60(第24/25页)
。
其五,他貌美。
其六,他性子好。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可以看出张二郎人品不错,平日里端方有礼,文雅温和,是个好拿捏的,也不像是会干什么缺德事的人。嫁他后,只要把钱银牢牢抓在自己手心,就不怕他翻天。
其七,他貌美。
……
陈念莞看着亲笔写下的重复率过于频繁的“他貌美”,小脸凝重地搁下了炭笔。
好吧,张二郎的最大优势是他貌美,而她恰好又是颜狗,外貌协会患者,重症晚期,没救那一种!
就她半年来在码头在商业区见过的郎君,长在她审美上的,张二郎最貌美。
这算是她能接触到的门户里,最优的选择,其他接触不到的,譬如高门大户之类的公子贵人之类的,估计也瞧不上自己,她也不会考虑。
听说要考虑对象是不是适合跟自己成亲,有个可行的方法是,假设条件是比谈婚论嫁时优于十倍的未来,想想自己忍不忍心抛弃对象。
若忍心,八成那对象就不是自己真心想成家的目标,只是苟且的选择。
若不忍心,那恭喜恭喜,那对象绝对是佳侣。
陈念莞于是假设自己坐拥万贯家财时,忍不忍心把张二郎抛弃掉另寻新欢。
然后每次脑海里出现张二郎那张脸,陈念莞就咕咚咕咚咽口水。
哎呀呀,不好,前些日子忙得天昏地暗,都顾着赚钱,从来不会想这等事,现在手里有点闲钱,又有点闲时,就开始想男人了。
啧啧,饱暖思淫*欲,古人诚不欺她也。
认真假设了几日都得到一致的结论后,陈念莞厚着脸皮去找柳氏。
柳氏听了陈念莞的意思,再三确认,看大女儿点头,长叹一口气。
其实女儿跟张二郎的事,平时相处她就瞧出点端倪来了。
这半年来女儿的能干可以让柳氏认识到,自家莞莞是个极其可靠的姑娘,不然她也不会建议干脆招婿。
但既然女儿愿意嫁那张二郎,张二郎瞧着也是个不错的人选,最起码比被人拿捏着强嫁给阿斗赖皮或者是招婿要强。
“没错,阿娘,若是将来张二郎高中状元,届时,我就是状元夫人,这不比嫁谁都好了?”
陈念莞当着柳氏的面,当然不敢说张二郎凭借最大的优势——貌美,当仁不让成为了她夫君的唯一候选,这么心有点点发虚地辩解。
哎,食色*性也,谁让她是一枚颜狗呢?
柳氏剜了女儿一眼,隔日就去找晨出晚归进学的张二郎去了。
张二郎没曾想自己才心动,喜事就来了,听明白柳氏字里行间要给陈四姑娘找夫家,暗暗问自己有没有这意向,一双好看的凤眼生生被他瞪成了更好看的桃花眼。
自,自然是有,有的。
张二郎握着拳头放在嘴边干咳了几声,差点没把自己呛着了。
“要,要是陈,陈夫人不嫌弃张某家境贫困,张某自然是,是愿意的。”
“那好,这门亲事我做长辈的允了,你看着找人给你出主意,找媒人提亲吧!”柳氏也不废话,人是女儿挑的,有什么好拐弯抹角的?
张二郎瞪着一双桃花眼点头,点点头,再点点头,郑重应允了。
他是没有族亲,也没有双亲,但他有师傅啊!
青云书院的范山长。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儿怕是得让范山长先尽一尽父亲之责了。
于是张二郎压抑不住心中暗喜地去寻范山长。
范山长本就欣赏张二郎才学,听闻张二郎属意陈家四姑娘,又听闻柳氏暗允了这门亲事,也点头:“便是子淮在生,怕也会允你做他女婿。”子淮,是陈念莞父亲陈鸣的表字。
随后范山长出面请了媒人到燕来巷提亲。
正等着媒人上门的柳氏当即就应下了,交换过庚帖后,陈念莞跟张二郎这门亲事就算正式订了下来,日后再慢慢走婚仪程序。
拿着订婚书的陈念莞,忍不住抚住自己的脸傻笑了好一会儿。
哎呦,现代的时候大龄未嫁青年的她,穿到这个时代竟然也定亲了!
好事接踵而来,陈念莞叫牙行帮忙看的铺子也有了消息。
初八寻了开业做生意的牙行打听商铺,陈念莞跟柳氏就去看过几间铺子了,或出租的或出卖的,都没寻到满意的,所以委托了牙行的伙计,一有商铺出沽的消息,就即时通知她们。
今日,那牙行的伙计就急匆匆跑来了燕来巷,说有一家商铺要售卖,来找柳氏母女问有没有兴趣过去瞧瞧。
陈念莞自然是有兴趣的,母女仨穿上厚厚的袄子一起出门,到了牙行伙计说的那家商铺。
商铺开在东区的主街市,从地段上看是属于高门大户以及权贵们聚集的富人区,商铺旁边就是一棟两层高、装修高雅的茶居。
对于这商铺的地段,陈念莞自然是满意的。
出摊的河粉卖了那么久,基本上都是斋炒为主,因为面对的都是中下层的食客,但若是做荤河粉的话,就能打入富人消费者市场了。
对于商铺本身,陈念莞也很满意。
是带后院厢房的一层商铺,原本是做布匹买卖的,前头商用,后头可以住人,甚至于比自家住的四合院都要大。
左边两间厢房作仓房,右边两间厢房作绣房用,只是住人的厢房只有三间大房,除了一个稍小的房间看得出是主家住的,其他两个大厢房布置成大通铺便于容纳多位绣娘,还有一个以供进货的角门,恰恰容得下一辆驴车的样子。
唯一不满意的是价格。
主家不租,只卖,要价三百两银子。
对陈念莞来说,属于天价。她自家住的房子也没这么贵。
前儿卖方子赚来的区区几十两钱银基本上花没了,卖腊味的银子买房后剩一百两左右,加上卖酱肉干积攒的钱银,具体也就四百四十多两吧,用去五十两买地,又赠与了一笔银子给堂哥表弟,就只剩下三百七十多两。
来看这家商铺之前,她以为自己有房有车好歹算是富人阶层,来看这家商铺之后,她才知道自己钱银还是少得可怜。
要买下这家商铺,再算上过户的税银跟中人费,怕自己到时候手头就只余六十两左右的银子了。
买下这商铺后,还得重新修缮,得打本进货,还?????要预算出开店第一个月的亏损要填上的银子,处处得花钱,她能用六十多两开起一家河粉店吗?
陈念莞陷入了深深的怀疑,看着商铺却依然恋恋不舍。
“陈四姑娘,不是我说,这个位置的商铺可是很走俏的,根本不议价,都是买家求着卖的,往往主家一说卖,没两日就能卖出去了。我是看陈四姑娘你跟我们牙行合作那么长时间了,也诚心是在找商铺,所以才第一时间通知你的。”
陈念莞找的牙行,就是一开始租房子,买房子找的同一家,连伙计也是同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