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穿扶苏[秦穿]: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穿扶苏[秦穿]》 40-50(第19/25页)

去,现在坐在皇位上的是一个开始耽于享乐,逐渐昏庸的君主。”

    其他人对萧瑀的话没有反驳,因为接下去的发展确实如他们所料,一个昏庸的帝王上线了。

    不用约定,他们的视线齐齐看向李世民。

    所以陛下方才之所以如此淡定的原因就是?

    李世民朝他们露出一抹略带疲倦的笑容,道:“你们继续往下看,就知道了。”

    盛极而衰,很正常不是嘛?

    盛极而衰自然正常,正常到他们看到史料上关于这句话或者这件事情相关的记载也只会叹息一声,但当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那就是切肤之痛。

    他们就是旁观者,只能看着他们寄予厚望的大唐走向灭亡。

    大唐也真如他们想象的那般,开始走向灭亡了。

    就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灾难来得那么快。

    大唐的分崩离析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接下来的阵阵发展让在场的人看得无言以对。

    房玄龄他们翻阅书籍的速度越来越快  。

    他们的大唐是否会出现一个如同汉光武帝一样扭转乾坤,拨乱反正的帝王?

    然后……不断略过的历史告诉他们:没有。

    大唐没有拨乱反正的帝王。

    后续的皇帝努力过,但皆是无用之功。

    他们无法削藩,中央弱地方强的局势长期存在。

    中央上他们甚至陷入了同汉一样的困局,他们陷入了宦官之乱,陷入了党政之乱。「1」

    皇不再皇,变成了傀儡。

    变成了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的傀儡皇帝。

    李唐,亡朝了。

    他们用鲜血和汗水建造起来的李唐王朝——亡了。

    这一刻的他们如同前几个时辰的李世民一样茫然了。

    第49章 联系二凤的张亮亮:陛下被张良迷得五……

    一昧地自怨自哀就不是李世民等人的风格,于是,很快他们就安排人来学习新出现的知识了。

    在这之前,先得向众人介绍刘政会、萧瑀和杜如晦等新人。

    李世民对众人说:“杜如晦就是掌控齐地田家的谋士。”当然,顺带介绍的还有杜如晦带来的一箱箱金银。

    众人和杜如晦寒暄,态度都非常积极,因为这人可是给国库带来了非常大笔的收入啊!

    不可缺少的还有介绍刘政会、萧瑀等人。

    这些人都表现得镇静非常,毫无年轻人面对众多大佬时该有的羞涩,顺着李世民的话镇定对周围的人见礼。

    陛下亲口盖章的贤才,众人脸上无一不附上亲近之色,笑着同对方打招呼。

    爱才之心人皆有之,于是整个殿堂充满了热络,众人各展才能,或者各试探才能,杜如晦和萧何他们也不惧怕,详细地向众人展示了自己的技术。

    众人看向这几人的眼里散发着浓浓的热切。

    并且也猜到就是因为出现了这些大才,才会又出现后面的历史吧!

    刘政会他们的到来还为李世民带来了一些消息,这也是他们后续和现在讨论的消息。

    好消息:杜如晦彻底掌握了旧齐之地

    坏消息:齐地隐田非常严重,土地基本上掌握在富豪手中。

    好消息:泗水郡和东海郡的人才如约而至,人才中还包含了历史书上鼎鼎有名的萧何和韩信。

    坏消息:其余十多个郡的郡守送人的速度及其缓慢。

    好消息:关中发展迅速,民心收服。

    坏消息:关外百姓在谣传着新皇独爱关中百姓,不爱六国旧地百姓。

    好消息:他们的人初步潜入六国余孽的势力。

    坏消息:项羽行动飞快,以对战时对方所用兵器来看,乃是加持了战国韩的冶铁技术——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六国余孽可能正在联合起来,试图拿捏察举队伍等秦中央下发的各项措施。

    但更好的消息是:因为陛下早有预判,被玄甲军和韩信打败,陛下为防他们再行动作,已经派人直击六国余孽的大本营让其没空捣蛋,惊呆了后面搞一波大的。

    一个好消息,附带一个坏消息,再来一个好消息。砸得在场的臣子们头晕眼花。

    但遇强更强的李世民等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正在商讨出针对关外局势的好方法。

    六国余孽高层早已伏诛,现在留在六国旧地的大多就是中层和逃犯。灭国杀中层的势力,反遭叛乱的例子历历在目,他们已不准备再行诛杀行动。

    他们先在要做的就是如同铺设关中之地一样铺设关外之地,先让百姓吃饱喝足,收服大秦根基——民心。顺利度过秋种再说。

    至于捣乱的六国余孽?他李世民的人手多了去了。而且他的人已经过去了,等第一波针对关外民心的措施过后,他会好好陪那些余孽玩一玩的。

    商量好对策,想到杜如晦带来的消息中有一个项家的武器相比较于平常的地方武器还是算锋利的,有韩国武器之风。

    李世民想,那位被他放在心尖的三杰之一谋圣,他或许应该接触接触了。

    不知见一个张良会让张亮触发连锁反应的李世民提笔写拜帖-

    时间在李世民他们奋斗的路途中快速而过。

    在这段时间,李世民他们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从东海郡和泗水郡来的人才,早在来的第一天就被大秦的臣子们迫不及待地拉去考核。

    一同的,还有从咸阳城中搜罗到的人才。

    一人一张大桌子,一个早上,见证一个奇迹。不卡人数,只看这人是否有真材实料。

    最后理所当然的,杜如晦、萧瑀、萧何、陈平等人在文考中名列前茅,韩信在武考中拔得头筹。

    能力既然得到了肯定,他们直接就被一一安插到各个岗位。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放过任何一个牛马……,不是,是让每个人才都得到最好的发挥。

    在官场沉浸多年的杜如晦、萧何、萧瑀等人的做事速度贼快,直接做主开始搞起他们之前聊的东西了,给关外百姓送福利简称——收买人心。

    陈平则是直接被李世民送回去旧田之地做主事了,以他所在的这个郡为试点,开始治理隐田。

    《华夏通史》这本书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东西,出现更适合他们的田制,但无论是出现哪种田制,隐田的治理是必须的,是迫在眉睫的。

    这注定是一项不容易做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身首异处,人头落地,但这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做成了,无论是对陈平本人,还是对天下人,都是一件大好事。秦朝隐田,隐人一大堆,正是百废待兴中的其中一项。只要他们完成了,未来大秦一定会有他们一席之地。

    而在陆陆续续传来的消息可知,各地来的百家人才和察举队伍也在路上了!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