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年代女军医: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五零年代女军医》 120-130(第11/15页)

这些日子几乎天天往百货商店跑:“下午才买到的,可真不容易。”

    “谢谢妈。”许晚春接过相机后,没急着打开,而是抱住母亲好一顿蹭。

    许荷花故作嫌弃的将人往外推:“你这丫头,咋这么腻歪人。”

    “嘿嘿……”许晚春被推开也不恼,笑着打开相机袋。

    黄铜齿轮、黑色铸铁机身、皮革蒙皮……

    “哪来的相机?”洗好碗筷,并收拾好厨房,曹景梁才走进客厅,就见妻子正在研究相机。

    许晚春招呼人过来,先将如何弄到相机说了后,才道:“我发现师娘很有摄影天赋,刚好她生日快到了,就给她买了一台。”

    曹景梁一直知道母亲跟桃花儿感情好,却依旧被妻子的贴心感动道。

    许荷花再次建议:“明天要去家属院不?你俩下回一起放假,起码又要等半个月。”

    “去呀!礼物都准备好了。”下意识应完,许晚春又看向师兄:“去不?”

    “去。”

    =

    翌日。

    因为许晚春想睡懒觉。

    所以,一行人来到熟悉的红色苏式联排家属院时,已经是上午9点多了。

    苏楠一辈子自在,也才起床没多久,看到大家,又惊又喜:“怎么突然都来了?”

    又拉着桃花儿一番关心,才看向儿子,心疼道:“怎么瘦了这么多?还黑了,任务很苦吗?”

    “不苦。”曹景梁笑着安抚:“夏天日头大,黑一点正常,养两个月就好了……我们来给您提前过生日。”

    许晚春从包里拿出相机和胶卷:“师娘,这是我跟师兄送您的礼物。”

    “相机?”这年头的人基本不过小生日,苏楠今年49,完全没想到大家全过来了不说,还给准备了礼物。

    而这礼物还是她很想买,却被告知不可私人购买的相机,她家桃花儿做事总是叫人窝心……?

    不对呀,相机不是不能私人买卖吗,后知后觉反应过来的苏楠狐疑:“这个怎么弄到的?”

    许晚春已经懒懒坐到了木质沙发上,将购买相机的经过又简短说了一遍,才问:“中午咱们去饭店吃吗?”

    “肯定要出去吃的。”家里什么菜色都没有……苏楠又稀罕了好一会儿相机,才将之妥善放进抽屉里锁好。

    许晚春:“放起来干嘛?咱们难得聚齐了,出去拍照片呀?家属院附近有好看的风景不?”

    苏楠本就蠢蠢欲动,闻言立马也来了精神:“好呀,那现在就走?”

    许荷花兴致勃勃:“那等我几分钟,我回屋换身好看的衣服。”话音落下的同时,她人已经如同一阵风似的刮了出去。

    吴玉珍也走到镜子跟前,从手提小布包里掏出梳子,重新打理下发型……

    许晚春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打扮……很好,很漂亮,她就不用换了。

    曹景梁找了搪瓷缸,给几人都倒了茶水:“爸他们都有空吗?”

    这还真说不准,打开衣橱正在挑衣服的苏楠看向儿子:“要不你去问问他们?反正你也不喜欢照相。”

    谁说不喜欢了?!一家人的大合照是不一样的好吗?尤其他还想跟妻子合影来着!

    师兄身上的怨念都要飘出来了,许晚春憋笑哄道:“你现在骑车去,快去快回,我们等你回来。”

    还是桃花儿心疼他,于是很好哄的曹医生,屁股都没来得及挨到凳子,便又急急忙忙出去了……

    这天他们拍了不少照片,哪怕苏楠控制再控制,胶卷还是用了大半。

    虽然肉疼,但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开心最重要。

    而许晚春的好心情,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来到科室上班时才跌落下来。

    她坐在主任办公室,接过老师递过来的病例,皱眉:“N市送过来的患者?由我主刀?”

    宋民迎:“之前提醒过你的,随着血管修复的试验一次次成功,有些门路背景的,总会找上你……若不是你怀孕不方便奔波,各地的借调申请早就络绎不绝了。”

    许晚春自然知道,但是她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活体试验还没结束,而且血管修复也只是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并不代表百分百成功。”

    哪怕在各项技术都很先进的后世,手术也没人敢说百分百成功,更何况是六十年代,技术与器材都如草台班子的现今?

    许晚春担心这些来沪市求医的患者,不了解具体情况,将她的本事放到神坛上,抱了过多期许。

    “别担心,手术成功率会事先说清楚,也要签协议的。”宋民迎自然明白学生顾虑,安抚完又鼓励:“从改良器材被批准,全国各地医者过来学习,这些事情就可以预见了……你要清楚,只要你想改革,那么后面半年,在绝大部分医生还没能熟练掌握新技巧前,全国各地只会接连不断的送患者过来,躲是躲不掉的,晚春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这是压力,也是机遇!

    是扬名……正式成为全国顶尖的胸外科医生。

    还是……泯灭大众,成为贻笑大方的存在,就看学生能不能抗住了!

    许晚春怕吗?

    怕的!

    但更多的却是信心!

    她相信,她能成功!

    第128章

    回到主治医师办公室。

    许晚春将厚厚一叠病例与片子拿出来细细研究。

    患者43岁, 是一名参加了多场战役的旅长。

    数年前胸部被炮弹碎片击中,当时的环境与医疗条件不允许,右肺下叶中余有弹片没能完全取出。

    近期从反复胸痛、咳嗽伴脓痰, 发展到了咳血低热, 才去医院做了检查。

    许晚春又细细看了患者目前的各项数据,才拿出X光片。

    片子上面确实显示右肺下叶处有异物。

    但周围肺组织纤维化,影像又很模糊,无法精确深度。

    待找出弹片后,要求血管优选修复, 而不是结扎……

    坦白说, 以目前的医疗环境,手术很有难度。

    “老师, 要查房了。”黄敏过来提醒。

    “来了。”许晚春将病例锁好,套上白大褂,挂着听诊器开始今天的第一次查房……

    患者从N市军区医院转移过来, 并不代表就立马可以做手术了。

    术前还需要很多准备。

    从基础评估与检查, 到术前讨论与审批, 再到患者的状态调整。

    待患者体温降到38°以内,浓痰减少, 正式手术时,已经是4天后了。

    这台手术,不管是从哪一点看, 都很重要。

    所以,除了许晚春这个主刀手外,还有两名助手医生。

    其中,宋主任亲自担任了一助。

    外加麻醉科主任、器械与术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