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养家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古代种田养家日常》 60-70(第10/14页)

沉吟片刻,有些拿不定主意,“容我们商量一下。”

    “好好好,你们慢慢考虑。”老板一听就知道有戏,面上笑容更加真切几分,转身就拿起毛刷子在大水牛身上来回刷着。

    郑青云等人也退到一边去。

    “我是觉着既然要买,就一次置办齐全,而且挑好些的,以后也少麻烦。柱子哥怎么看?”因为是和秦家搭伙,郑青云率先问了秦大柱。

    秦大柱挠挠头,“铁犁肯定比石犁耐用,有车厢能遮阳挡风,也怪好的。”

    方竹也忍不住出声:“两家平摊算起来也不过六两,还是值当的。”

    秦小芳跟方桃就更没意见,想到有车厢的牛车,只觉欢喜。

    结果十分明显,再没讨论的必要,郑青云跟老板说明要求,又跟他还了价。

    一早上就卖出这么多东西,老板高兴得很。这回十分爽快,所有加在一起只给他们算了十一两五钱。

    牲口市进来的地方有专门负责写契书的人,付好钱后,几人便跟着老板过去立契。

    清瘦的年轻人执笔蘸上墨汁,在白纸上飞速落下几行字,提起后照着念过一遍,交给郑青云、秦大柱和名叫林大壮的老板过目。

    郑青云认得自己的名字和几个数字,从头到尾看一遍,冲着方竹他们点点头,将契书递给林大壮。

    几方确认无误后,年轻人又将契书誊抄三份,让三人一一按下手印。郑青云和秦大柱收起自己那份,小心翼翼折好,塞进怀里。

    接着郑青云又拜托年轻人写了和秦家搭伙买牛的契书,包括两家各花费多少,每月轮流喂养、生病一起照看等等内容。一式三份,由年轻人跟他们分别保管。

    这厢办妥,众人重新回到林大壮草棚下,把牛车套好,铁犁也搬上车放在角落。

    郑青云等其他人都爬上车坐好,自己坐到前面,拉起缰绳,笑着吆喝一声:“走啰!”

    大水牛便拖着木车缓缓前行。

    方竹等人坐在后头,把车厢里摸个遍,越看越欢喜。又时不时掀开前面的布帘,透过小窗,去看郑青云是如何驱使水牛的。

    郑青云头一回赶车,感觉很是新奇,嘴角就没下去过,兴冲冲问他们:“要不要在城里转一转?”

    车厢里几人异口同声应好,声音里满是欢欣雀跃。

    郑青云以前没赶过车,动作有些生疏,并不敢让它走得太快,但这也方便车上的人慢慢欣赏街上的景色。

    以往都是在街道两旁急匆匆赶路,像这样坐在牛车上,行驶在马路中央,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还是第一次。一时间车上满是各种惊呼,竟跟初次进城没什么两样。

    架着牛车在街上溜达一圈,买下不少东西,几人才高高兴兴往回赶。

    刚出城门,秦大柱就迫不及待接替郑青云的位置。他向来不懂掩饰自己的情绪,坐在车前,大声哼唱着不成调的曲子,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却也毫不在乎。

    一路走得慢,后来就连方竹她们也在郑青云和秦大柱的陪同下,过了把驾车的瘾。

    秋日里太阳没那么烈,回村那会儿在外头的人还不少。

    大水牛一进村,就有人注意到。

    虽说早知道郑青云他们修路是要跑牛车,但等真见到,还是免不了吃惊。尤其他们的还带车厢,用布帘子一挡,遮风又挡雨,这可是村里的头一份。

    有胆子大的跟郑青云搭话:“买牛车回来了啊?这挺贵的吧?”

    郑青云今儿心情好,没板着脸,语气温和地回:“还好,我们两家一起买,各自付个五两也就差不多。”

    问话的人不由咂舌,但仔细一琢磨,好像也不错。甚至已经在思考和谁家关系好,能不能也搭个伙买辆牛车回来。

    郑青云没管他人怎么想,驾着车径直往山上走。

    刚修好的路足够宽阔平坦,虽然弯有些多,但可比步行爬坡轻省得多。

    秦大柱朝后看着,乐呵呵道:“有牛车就是好!等回去让爹娘他们也坐车下山走一趟。”

    翻过坡,秦德福等人竟都在郑青云家等着。

    听到狗叫声迎出门来,远远看见大水牛,一个个笑得比花儿还好看,围着牛车赞不绝口。

    后来还真都坐上去,让郑青云驾着下山走了一趟。不过怕太惹眼,被人说臭显摆,只到水沟边就返程,但也足够让他们兴奋不已。

    第68章 第 68 章

    暮秋时节, 天气愈发冷了,晨时的水都带着让人哆嗦的凉气。

    茅草花开了又谢,白茫茫一片,风一吹便有细小的花絮飘飘荡荡升上空中, 不知落到何处。

    大水牛站在水沟边, 低头伸出长舌, 将绿叶子卷进嘴里, 慢慢咀嚼。二白趴在一旁, 百无聊赖地盯着水面上打旋儿的红叶, 时不时抬头看一眼还不怎么熟悉的大家伙。

    方竹和郑青云正在割草。

    马上就要入冬,草料得提前多备些。等落雪时,无论拿来给鸡兔垫窝还是喂牛都好。

    周边树叶已落下大半,林间稀疏, 阳光轻易便能洒下来。但并不算烈,哪怕做着活儿也不觉得热。

    这时节绿草难得, 两人只能尽量挑那些还未完全枯死的, 因此跑得远了点儿。但水牛体型大,不愁看不见,还有二白守着,倒也不必太过担心。

    割下的草被分成几堆, 用草绳捆得结结实实。

    郑青云数一数, 估摸差不多够了, 开口叫停方竹:“你歇会儿, 我去把牛牵过来。”

    方竹点点头,丢下刀, 顺手把剩下的草捆紧后,直接坐到地上, 捡根枯枝挖起草根。好不容易寻到根饱满白胖的茅草根,抹掉表面的黄泥,就掰下一段送到嘴边。

    淡淡的清甜味从口中散开,方竹抬眸一看,正好瞧见郑青云在牵牛。大水牛没再吃草,但不管郑青云怎么拽,都不肯挪步。

    一人一牛就这么僵持在原地。

    方竹忍俊不禁,大声喊道:“算了吧,让它再吃会儿!”

    郑青云果然又把绳子拴回树上,大步流星向这边走来,还没到跟前就跟她抱怨:“牛脾气是没说错的,硬是一动不动。”

    “青草太少,估计还没吃过瘾,不愿回去。反正还早,鸡兔也有的吃,不着急。”

    大水牛是家里现在最金贵的东西,人人都看重,舍不得它受累受屈,只盼能长得更加强壮。郑青云虽不像其他人那般外显,但也是十分爱惜的。因此并未多言,挨着方竹坐下,同样掐了节草根嚼着。

    耳边流水潺潺,不过一会儿,他就坐不住:“我去沟里看看,能不能摸些螺。”

    “我跟你一起。”

    “水冷,你到那边看着牛,我很快回来。”

    方竹一想也是,水沟地势低,加上杂草遮挡,蹚进里面不一定看得见岸上,没再坚持。

    “那你小心,别在水里泡太久。”

    郑青云走后,方竹先把刀放回车厢,踱步到水牛身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