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乙游男主马甲重回十三岁: 16-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乙游男主马甲重回十三岁》 16-20(第14/17页)

    风声呼呼。终点在即。

    ‘裴雪归’在终点张开双臂,她结结实实地投入‘他’的怀抱。

    清淡的洗衣粉香味,糅杂着钻进苏尧因长时间跑步而泛出铁锈味的鼻腔。

    “慢慢走一段!不要停!走一会儿!”

    长跑后必须要慢走一段,有助于过渡到静止状态。

    ‘裴雪归’冲班主任颔首,‘他’在所有人的视线下,熟练地、温柔地扶住苏尧的手臂,带着她一步步地在操场上慢走,直至缓和。

    起初,周遭还是嘈杂的。大家议论着苏尧的成绩好像破了记录:“天呐!打破之前的初一的记录了!”运动会分年龄段的记录,苏尧的1500米成绩居然能比蝉联5届的学姐还要少13秒!

    “好厉害……苏尧怎么学习这么好,运动也这么好啊!”

    “明年会不会还破初二年的记录啊?”

    “太酷了,苏尧太酷了!”

    以及,很小声的,只在教职工子女小团队里的对话:“我爸妈还说苏尧条件不好呢,她这么厉害,各方面都全能,一看就是天生的,这种怎么比嘛!”

    “就是喽!”

    渐渐地,议论声小了,大家的视线都落在他们的身上。

    凝聚在这对年轻的、貌美的兄妹身上。

    年长的哥哥有着玉白色肌肤,瞳孔是柔和的浅褐色,五官漂亮英气。

    某些时刻,他像丛林间温驯的鹿。青年颧骨边浅棕褐色的卷发被风吹乱,神情那么柔软,让妹妹挨着他走,在操场内场的位置,缓和呼吸,缓解肌肉的酸痛。

    苏尧刚运动过的脸颊红扑扑的,她一声不吭,靠在年长的、漂亮的家长身侧,被他稳稳扶住,慢慢地走,慢慢地走。

    他和她之间的氛围那样恬静舒适。

    以至于谁都说不出话来,只能呆呆、呆呆地看。

    谁都舍不得发声惊动这一幕。

    第20章

    3班齐心协力,在运动会落幕时,为班级积攒了16分集体分,光荣登上年级第一,获得“最美班级”的荣誉。

    其中,苏尧的1500米为班级攒了重要的2分。

    落幕时,各年段的年级长为获奖学生们颁金银铜奖;校长为突破记录的学生们送上突破奖。

    苏尧包揽了一枚金牌、一个突破记录的纪念品。

    她的名字和破纪录成绩将会在校历里更新,等待下一个人的突破。

    丁晓艳满怀欣喜地看着班长邬筱代表全班上台领取集体奖,扭头对同事们道:“我们班孩子厉害吧!”

    同事们羡慕极了:“晓艳,你运气太好了,分到这个班,还有个全能大学霸啊,能考好又能跑好。”

    丁晓艳:“苏尧运动天赋确实不错。学习还要再看呢,小孩子嘛,起起伏伏都很正常。”她不想把苏尧的年级第一摆得太高,万一孩子压力大,掉了名次,后续心态很难调整回来。

    别人一旦说到她班上的苏尧,说成绩、体力双优,丁晓艳会有意无意地含糊带过,不让人故意把苏尧架起来。

    她倒不是对苏尧没有信心。

    丁晓艳绝对是最希望自己班上出一个常年蝉联第一的学霸,做班主任的,说出去多有面子啊。

    但她必须得为孩子考虑:万一呢?如果苏尧的成绩滑落,这群给孩子戴高帽的人一定会是嘲讽得最厉害的。

    运动会结束,恢复正常上学的节奏。

    课本的知识已经学到一半。

    距离期中考还剩两天,学校安排了温书假。丁晓艳发放英语周报,让大家回去做习题。

    答案在周报附页,丁晓艳要求大家自觉:“不要抄答案啊,你们学出来的成绩都是你们自己的,糊弄家长、糊弄老师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学到脑子里的知识才是你们的!”

    台下的学生们齐声应好。

    隔壁兄弟4班的班主任是数学老师游龙老师,他路过3班门口,看了眼班上,挺羡慕这欣欣向荣的学习气氛。

    等丁晓艳发完周报,他进来发数学期模拟卷:“期中考是三校联考,我们的成绩会和城关中学、第二中学的一起排。是龙是虫,考后见分晓。”

    游龙走了,语文老师林茜月紧随其后。

    老师们发完温书假的重点考纲、模拟卷后,每个学生手里都是厚厚一沓的卷子,满手油墨味。

    这么多卷子,很多学生过完温书假只写了一半——复习用的重点考纲,老师的检查力度不大。届时,重点在于期中考成绩,而非这一摞厚厚的纸有没有填满。

    总的来说,全凭自觉嘛。

    学习好的,脑子聪明的,觉得题型雷同,不需要重复做多遍的,可以只写几题;知识点掌握没有那么透彻的,那就努力把模拟卷都写满。

    以上是大部分人的刻板想法。

    事实上,越是读得好的学生越是勤奋努力,将老师发的周报、模拟卷、考纲看过一遍又一遍,确保自己能掌握所有题型和知识点。

    周忱瓷希望在期中考考出比月考优秀的成绩,特意约了苏尧在温书假一块复习。

    苏尧答应了,地点在县图书馆。

    一大早,‘钟和熹’拎着热牛奶*2,味道不大的面包一袋,背着苏尧的书包,把她送进图书馆。

    温女士骑着小电驴把周忱瓷送到县图书馆门口,恰好遇到了他。

    天气转凉,年轻人穿了一件棉质带帽卫衣,即便是普通的男装,瞧着依然风度迷人,他看到温女士,冲她礼貌性地颔首。

    此前,两人见过几面。

    温女士客套道:“天转冷了,带苏尧来图书馆挺辛苦吧?”现在是上午七点四十分,为了提前来图书馆占座,六点多就得起床出发。

    英俊年轻人:“不辛苦的。”

    他脸上没有接送小孩的家长时常流露出的疲惫与厌倦。温女士惊讶起来,要知道,就算是她,有时候也会因为要早起接送周忱瓷去兴趣班心烦意乱。

    ‘钟和熹’看着周忱瓷的妈妈,没有再多接着“接送小孩”的话题说下去,只是客客气气地问,“吃过了吗?”

    这一句特别接地气的话,让这个年轻人瞬间从天上悬月的冷淡孤高降临人间,变得温和可亲了。

    温女士忍俊不禁,她点了点头:“吃过了。”

    路口分道扬镳。

    绿灯亮了,温女士的视线往英俊青年离去的方向看去。入秋以后,她给小电驴加了个前挡用来避风,两只把手的位置罩上,避免天冷风吹把手冻僵。

    年轻人的自行车显然没有办法多加什么挡风的工具。这样冷的天气,骑着单车,接送孩子,对于家长来说,可是件辛苦活。

    她想到女儿好友苏尧的家庭情况,回忆起女儿回家时对她说的:“尧尧爸妈不在家,是她远房亲戚家的哥哥来照顾她的。”

    “年轻人不用上班吗?”温女士好奇问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