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乙游男主马甲重回十三岁》 80-90(第1/25页)
第81章
苏尧给‘程
妄之’、‘谢瞻月’刷足了暂时够用的“羁绊值”。
‘程妄之’在海外的粉丝群体成为源源不断提供“羁绊值”的有效途径之一——纵使一个羁绊值需要100~200号人认定,也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营销,造成轩然热度,购入道具商城里的ssr、sr、r道具。
‘程妄之’的训练之旅迫在眉睫,赶在开学前,分离在即。
苏尧给‘他’刷满了几件道具后,思考片刻,留下了一条r卡道具,放在自己身上。
人物卡*4可购入的道具,与人物卡的职业、特性相关。‘程妄之’的商店里有赛车头盔、训练服、赛车靴等,以及部分很吻合他性格特征的首饰配件:带点锐度的铆钉链条,大溪地黑珍珠等。
苏尧挑选男女皆宜的黑珍珠链。
R卡道具能保护‘人物卡’的日常安危,对主身体是否依然有效?
苏尧不会为了测试道具卡的效力范围,刻意将主身体推进危险境地。这完全是自讨苦吃。
她只需要时刻佩戴着‘程妄之’的r卡道具,在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下,测量道具是否有同等效力。
苏尧摸着黑珍珠链,视线梭巡,落在了商城里还可以兑换的‘‘谢瞻月’’道具栏。
‘程妄之’的道具卡暂时富裕,她挑了一件使用。
等‘谢瞻月’的道具卡溢出时,苏尧同样准备在身上留一件。
以此类推到剩余的人物卡上。
思忖完毕,苏尧耸了耸肩,她看了看时间,距离开学军训只剩下不到48小时。
京市的九月,夏末秋初,远比坐落于南方的小县城清凉。
绿意未褪,秋色初显。
苏尧提前准备好了军训的所有用品,她在新生报到当天,认识了同寝室的三个女孩——燕京大学本科生严格上要求大一至大三必须在校内居住,苏尧不想搞特殊,这三年,她准备将京市的家当作周末无课时的落脚点。
三个舍友,给苏尧留下的第一印象各自不同。
陈小菱,来自南方,独生女,教师家庭,父母都是高知分子,说话细柔,刚见面时就打量了苏尧很久。
张宝元,来自北方,爽朗直爽,家里有牧场,脸颊带着点草原上晒过后的红晕,笑起来露出两排白牙,敞亮明快。
秦叶喜,独生女,京市本地人,父母经商,美丽大方,一瞧就知道是被家里人疼爱着长大的女孩。
苏尧与她们一一自我介绍。
她的宿舍床铺在靠门的位置,铺床、整理等大小事都是自己一个人忙活完毕:人物卡*4的脸太过嚣张,在各自领域里有着浩荡声势,只有‘裴雪归’还算低调。
苏尧没打算让‘他们’在开学第一天就成为校友们集中关注的对象。那很麻烦,也不利于苏尧了解其他舍友,很容易造成她们集体关注在苏尧身上,让她错过了解她们的最佳时机。
其他三人的父母都陪同到校,帮忙整理床铺、收拾宿舍卫生。
只有苏尧一人孤零零的。
看起来怪不合群。
张宝元:“苏尧,你一个人来啊?”
自我介绍时,苏尧说了自己是麒县人。
其他三个舍友的浅层家庭资源显然比她好得多——张宝元家里有牧场,牛羊几百上千头;其余两个舍友都是家中独女,发达城市户籍,父母疼爱,家境优渥。
“嗯,”苏尧没多说,“我家里人不方便来。”
张宝元的妈妈:“这怎么能不方便来呢?孩子刚开学呢,总要来陪陪嘛。”她很热心,过来搭了把手,苏尧笑着谢过。
陈小菱的家长其一,“苏尧,我刚才没认出来,你是麒县那个六年都考了第一的孩子吗?”
霎时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在苏尧身上。
秦叶喜恍然:“我知道你!高考后好多新闻都报道了,说你从初一年到高三年,所有大考小考都是第一名啊?”
最后,还稳打稳扎地拿下了省状元。
比通过其他方式拿了基础加分的竞争者还要多出几分。
说实话,燕京大学里高考省状元不算什么,但像苏尧这样“传奇式”的高考状元就有点让人惊叹了。
六年,不下50次的大考,全都是第一名。
苏尧眨了眨眼睛,她在媒体炒作最厉害时拉着‘人物卡’*4跑国外度假去了。
为的就是不让记者们踩破她家的门槛。
即使如此,初中班主任丁晓艳,高中班主任陈强还是被媒体们采访了多次,麒县一中校内校史都加上了她的名字。
刚开学没多久,一中校长还联系她,提前预定新一届高三生百日誓师大会时邀她来演讲。
母校邀约,苏尧没有拒绝,只说让学校提前一周通知,她尽量腾出时间。
高考热潮维持了近半个月。
苏尧和人物卡们愣是一声不吭地在国外熬了过去,她只在高考刚出分时应付了几个媒体的采访,旋后立刻走人,不多掺合。直至其他社会事件的热度压过此事。
能关注高考资讯的,只有同届高考生、家长们、体系内教师们。
好巧不巧,陈小菱的爸妈一个是重高老师,一个是大学讲师,女儿高考这年,他们非常关注高考新闻。
苏尧刚到宿舍,他们隐约觉得这个高腿长、眉眼大方的漂亮女孩很眼熟。直到做了自我介绍,终于能确认。
他们的发问,激起了一片波澜。
苏尧:“是我。”
她承认得很爽快,没有自矜自傲,继续塞着枕巾,应对家长们的热情询问。
今年的高考卷情况特殊,麒县不再使用地方卷。除了偏远省份用的是全国二卷外,其余省基本上都用全国一卷。
陈小菱、苏尧就是同一份考卷。
秦叶喜考的是京市卷,张宝元考的是全国二卷。
能考上燕京大学的,都是各省市同届高考生中脑子最好的学生。
尤其是经管学院——分数最高,基本都要在省排名前50。
苏尧是省状元,专业随便选。她上辈子的专业是计算机,赶在这个专业前景最好的时间,本科毕业即工作,靠着名校履历拿下大厂offer。
之后几年,就业情况一般。同届决定深造求学的同学们硕士毕业后,求职无门,能拿到的offer还不如当初刚毕业以本科资历收到的。
人人都是时代的一粒尘埃。
苏尧后来想了想,觉得自己大概是真的有点运气在。她没有家庭做支撑,只能靠自己,因而,纵使内心有着“求学深造”的念头,还是在现实物质条件的催促下,选择工作,顺顺利利地拿了高薪。此后几年,大厂结构优化,裁员滚滚,苏尧运气好,顺利留在大厂几年,攒下了足够的存款,又在最后一次裁员潮中,和领导一拍即合,顺理成章地“被辞退”,拿了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