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本宫不偏心》 90-100(第3/25页)
陈夫人说的十分诚恳:“我们当家的说,娘娘是个有福气的人,如此有福气之人,若是能在我们的生意里占个股,那老天定然也是会看在娘娘的面子上,保佑我们整个生意的。”
利益这些话不能说太明白,大家就客气点儿,往别的方面扯一扯吧。
乌雅秀贞微微笑,说福气……她敢拍胸脯保证,陈家是没找错梧桐木的,毕竟将来胤禛是要做天子的,她就是太后。陈家巴结上她,那到时候胤禛都是要给几分面子的。
咳,当然了,这些话心里想一想就行了,万不能说出来。不仅不能说出来,现在还不能接陈家这话茬,她要是个有福气的,那太后算什么?康熙算什么?
她忙说道:“福气这东西,最信不得,人生在世,还是要努力,人能胜天嘛,你们做生意的,就是该不认命才好。你们风里来雨里去的赚这些钱,拿命换来的辛苦钱,我如何能忍心给你们拿走呢?”
她坚决不要——就算要,也得先问过康熙,现下肯定不能给陈夫人答复,于是就岔开了话题:“家里多少人?你现如今多大岁数?”
说些家常话。
陈夫人也不能硬是扯着乌雅秀贞听自己说,乌雅秀贞身份高,她身份低,这话题呢,只有乌雅秀贞主导的份儿,没有她改变话题的份儿。
乌雅秀贞问什么,陈夫人就回答什么,非常老实。
听说陈家有两个小儿子,乌雅秀贞心思一动,就问道:“可想过让他们读书入仕?”
陈夫人忙笑道:“若是能改换门庭,那自然是想的,只朝廷有规定,商户人家……”不能入仕,所以读书是要读的,却并不能参加科举。
“人读书,也并非是为了科举。若是你家能放心,倒是可以将孩子送到京城来读书。”乌雅秀贞说道,陈家既然想和她交好,那她就提供个机会。
京城这边的学院,那肯定是要比福建那边的好的——并非是说先生有多好,而是说,京城贵人多。陈家子弟既然不求科举入仕,那读书也就不是很紧要的事情了。读书之余,若是能结交更多人脉,对陈家来说,才是更有好处的。
陈夫人也不蠢笨,否则也不会亲自上京城来感谢乌雅秀贞了。听了这建议,眼睛顿时就亮了:“若是能有这机会,奴婢是感激不尽的。”
乌雅秀贞笑道:“还怕你舍不得呢,毕竟做娘的,我也能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嘛。你既然舍得,那正好,我京城还有套宅子,空着也是空着,可以给你们家用。”
陈家这家世,也不是买不起宅子,那为什么非得用乌雅秀贞的呢?因为一个名头啊,乌雅秀贞的名头,比钱财管用的多了。住在乌雅秀贞宅子里,人人都知道他们是德贵妃护着的人,那就算是商户之子,也不用担心在京城被欺负了。
若是自己买宅子,那人人都知道你家有钱,你家是商户,那放在许多人眼里,就两个字——肥羊。
谁不想宰肥羊呢?
陈夫人那感激的,都恨不能现在就起身给乌雅秀贞磕一个了。
乌雅秀贞赶紧拦着,又和她说起来这请先生的事儿:“你们家若是自有先生,那我就不用瞎出主意了,你们家若是没有得用的先生,我倒是有个推荐。”
第92章
◎我自己想的。◎
陈家的事儿,乌雅秀贞也是事无巨细的和康熙说了,也说了那参股的事儿。康熙沉吟片刻,许了乌雅秀贞继续掺和。从这陈家的态度上,康熙也看出了,海上贸易这种事儿,那是真的挺赚钱的。
当初陈家还不愿意和乌雅家扯上关系,现在都主动往乌雅秀贞跟前送银子了。
“你若是觉得这银子太多,拿了心里不安定,那回头你仔细想想,给那边一些提示就成了。”康熙说道,如此一来,她给的消息,也能足够抵得过陈家给的这么些银子了。
福建广东广西那边,台风多的很,大一些的呢,会对沿岸百姓造成很大的损伤损失,只要是超过了十个以上的伤亡,当地都是要送奏折上来的——人都有那么多死亡了,可见房屋田地之类的损害会更多,到时候朝廷缴税之类的,就要各方面协调了,所以但凡受灾,不可能不上折子。
只要上折子,乌雅秀贞心里都有印象。
康熙是个体谅百姓的,胤禛也是个爱惜百姓的,但凡民间有灾害,他们当天总会减少自己份例。不管是他们自己说的,还是宫里人议论的,乌雅秀贞也绝不会错过这消息。
所以,九成九的灾害,她心里都有数,都有印象。
若是拿台风这样的消息回馈陈家,陈家就并不吃亏,乌雅秀贞也不会不安心。更重要的是,康熙知情。康熙心里有数,那无论是谁,想将这事儿当乌雅秀贞的把柄,那都是不成的。
陈夫人回福建三个月之后,很快陈家那边就送了两个孩子进京。说是孩子,其实年岁不算小了,大的已经十二岁,小的也已经十岁,都是嫡出的。
上京城又不是来做质子了,而是要交好贵人,这是提升身价的事情,是好事儿,自然该是给嫡子们的机会。
剩下的事儿也不用乌雅秀贞操心,自有乌雅宝柱和乌雅夫人两个来打点。
乌雅长吉现在也升了官儿了,在衙门里终于不用做七品文书了,而是得了外放的机会,做了正六品的知县,去的并非是福建那边,康熙明知道陈家在福建,那就不可能再安排乌雅家的人去福建了。
乌雅长吉是去了江南那边,那边比较安稳,哪怕是乌雅长吉没什么建树呢,熬三年,回来也是能照常升职的。
乌雅宝柱也得了提拔了,原本在内务府也就是个五品管事,现在,也升了从四品的官职。
反正乌雅家现在,也算是在蒸蒸日上。
相比钮祜禄家,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阿灵阿之前执意不听劝,凑了银子给了黄家,结果当年遇上禁海令,黄家不死心,偷偷的出海了,结果遇上了海上风暴。
不光是货物没保住,人也没保住,可谓是人财两失。
黄家因着这事儿元气大伤,那阿灵阿的钱肯定也是拿不回来了。当然,做生意的人家,不会和官员人家纠缠这个,黄家若是有再起之日,也必然会将这银子给填补上。但黄家这不是还没起来吗?所以,不光是阿灵阿,连宫里钮祜禄氏的日子,都有些捉襟见肘起来。
以至于,乌雅秀珠也有很长时间没来见过乌雅秀贞了,也不知道是心里过意不去,还是面上过不去。
她不进宫,乌雅秀贞也不去宣召。
乌雅秀贞现下忙着呢,这不是转眼又到了太后寿辰吗?这宫里,对她恩情最大的就是太后了,当年慧眼识珠,将她给了康熙,后来帮忙抚养七格格,再后来又率先开始称呼六阿哥小名,到现在都还是叫六阿哥小石头。
总之呢,乌雅秀贞心里感念老太太的恩情,就和康熙商量,这寿辰,是不是该大办一场?
康熙立马就应了,他素来对太后孝顺,面上心里,都是一样,能让太后高兴的,那他也高兴。于是,就让乌雅秀贞去打探,看太后对这大办的态度是个什么。
乌雅秀贞带了十二格格去慈宁宫,七格格迎出来的,一边给乌雅秀贞行礼,一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