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不偏心: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本宫不偏心》 110-120(第16/25页)

就在正堂坐着,胤禛和那拉氏就忙上前,有宫女递过来棉垫子,夫妻两个就跪在上面磕头。磕了头,有宫女端来托盘,上面放着茶杯。

    康熙端起来抿一下,先开口:“成亲了,就是大人了,明日里,也上朝去吧,上午上朝,下午该去上书房还去上书房。”

    说完示意了一下梁九功,梁九功就端过来一个盘子,上面放着两个玉如意,是赏赐给胤禛夫妻的。胤禛领着那拉氏谢了恩,再转过来给乌雅秀贞敬茶。

    乌雅秀贞喝一口,也将茶杯放回到托盘里,然后拿了红色的荷包给胤禛:“成亲了,就是大人了,日后呢,就该养家了,这是额娘给你养家用的。”

    再看那拉氏,笑眯眯的:“额娘向来喜欢你,你现下进了门,咱们是一家人了,日后有什么事情,也只管找额娘说,若是胤禛有什么不对的,你也别忍着,找额娘给你做主。子嗣的事儿,额娘不着急,胤禛毕竟年岁不算大,你们夫妻就再养两年。”

    她给那拉氏的是一套头面。

    那拉氏强忍着害羞谢恩,然后拿出自己准备的见面礼。

    给康熙的是一条腰带,给乌雅秀贞的是一身衣服,给七格格准备的是一双耳坠,给九格格准备的是一个手镯,给十二格格准备的是一个金锁。

    至于六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是文房四宝。

    十三阿哥和十五格格也没落下,不过是让丫鬟送到了西厢房那边。

    康熙也就是来给乌雅秀贞个面子,既然喝了茶了,也就没事儿了,直接起身又回了乾清宫。

    乌雅秀贞则是拉着那拉氏说话:“阿哥所那边呢,日后就交给你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不管是问嬷嬷还是来问我,都是成的,胤禛身边没什么人伺候,你也不用着急安排,额娘刚才说了,胤禛还小,若是……怕是有损身体。”

    那拉氏心里先是尴尬,然后就有些松口气——婆婆亲口说的不用安排人,这可是给她省了大事儿了。

    天底下的女人,哪个是喜欢自己给自己的男人安排通房姨娘的?

    乌雅秀贞也没留下那拉氏太久,因着她还得去拜见太后,所以等她净手之后,就领着她出门了。

    太后早早就等着了,见人进来,先拉到跟前仔细打量:“长大了些,看着又好看了些,稳重了。”

    那拉氏忙笑道:“太后娘娘过奖了,看着好看是因着今儿穿的喜庆了些。”她是会蒙古语的,自打指婚给了胤禛,她就学了些。也不是说非得要和太后说蒙语什么的,太后也听得懂满语,而是因着重视。因着知道自己从此一辈子荣辱,都是系在胤禛身上,所以,胤禛家里重要的人,她都要了解一番,了解之后,就要学着走近。

    太后是能听得懂满语,但你若是说蒙语,她会更高兴,如此而已。

    太后笑道:“确实是该喜庆,大喜的日子呢。既然进门了,日后和胤禛,就好好过日子。”

    又对乌雅秀贞笑道:“这时间可过的真快,好像当年你才刚进宫,这一转眼,竟然是快要做祖母的人了,现下儿媳妇儿茶都喝上了,等改日了,七格格的婚事也该相看起来了。”

    乌雅秀贞忙笑道:“七格格不着急呢,之前九格格不是说了,成亲太早不利于子嗣吗?胤禛这岁数,我也是不打算催促他们的,孩子的事儿看缘分,七格格呢,晚两年也是可以的。”

    九格格当初一番话,康熙虽然面上说是孩子胡闹,但后来也没有禁止外传。那些数据呢,他自己看了,也往太医院送了一份儿,表面上他是一言不发。但越是如此,别人就越是觉得,九格格说的大约是没错的。

    若是有错,康熙早就纠正了,还会训斥九格格对不对?可康熙没表示,那就说明九格格说的没错啊。

    私底下人们是如何议论的,康熙就暂且没搭理了。

    康熙没管这话会不会传出去,太后这边自然也是有所耳闻。听着乌雅秀贞的话,就沉吟了片刻,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七格格又不是嫁不出去,若是拖延两年……也不是不行。

    她就点头:“你说的也是,七格格也才十一岁,还早呢,现下既然正在读书,那就好好读书。”

    又说起来五阿哥:“宜妃着急,非得要给五阿哥赏赐一侧福晋,说到我跟前,被我拦着了,五阿哥那年岁,都不成人呢。”说的成人,是说他有遗精。

    五阿哥还是个小孩子呢,宜妃那性子就是如此,看见别人有自己也就要,也不管合适不合适。五阿哥小时候,她能纵着五阿哥抢别人玩具,九阿哥小时候,她能纵着九阿哥和别的小阿哥打架。

    现在呢,大阿哥成亲了,三阿哥成亲了,胤禛成亲了,太子虽然没成亲,但是侧福晋也进门了——未来太子妃要收效不能进门,但也不能耽误了太子是不是?

    一转眼也该轮到五阿哥了,宜妃就先开始着急起来。

    对这事儿吧,乌雅秀贞到底不是亲娘,不好说什么,就只笑道:“到时候阿哥所可就热闹了,若是再生了孩子,阿哥所还不知道能不能住的下呢。”

    阿哥所总共也就八个院子,都是那种比较小的,现下全都住着人呢,总不能所有人成亲了都住在宫里吧?

    康熙也在想这事儿呢,儿子成亲会有孙子,有了孙子并非说只是添了那么一个小小的人儿,有了孙子就得有照看的人,首先是奶娘就有两个,伺候的丫鬟太监,这算起来又是一大把。

    总不能拦着儿子不让生孙子吧?那生了,阿哥所岂不是就要住不下了?

    再者,现下十阿哥都住在了阿哥所了——只有八个院子,但因着太子不住阿哥所,胤禟和胤誐住在一起,大阿哥,三阿哥,胤禛,胤祺,胤祚,还有胤祉,胤禩,胤禟,再加上一个胤誐,这九个人住八个院子正正好的。

    可眼看十二阿哥都要开始读书了,也该搬出来了。十三阿哥呢,也五岁多了,转眼也该搬出来了。

    从哪儿再弄一个阿哥所给他们住?

    与其到时候发愁,不如……让成了亲的年长的儿子们,搬出去住?

    康熙算完一笔账,到了九月里就直接下旨,命成了亲的阿哥们出宫建府。因着是第一批出宫的嘛,康熙还是很有慈父心肠的,表示每个儿子可以领一笔安家费,一人二十万两银子。

    胤禛就找乌雅秀贞商量,自己要在哪儿修建府邸。乌雅秀贞都不带多考虑的,直接按照上辈子的府邸给选了:“这里瞧着就不错,而且呢,地方好,将来六阿哥要出宫,也可以在旁边修建府邸。”

    可以将八阿哥给挤走,也可以在另一边选址。

    胤禛上辈子就看中了这地方,现在得了乌雅秀贞指点,更是对这地方满意了,拿了图纸找内务府,原本这里是个破旧宅子,要住人得重新修建,或者推到了重建。

    重建需要时间更久,一年左右。修补的话就快了,年底就能弄好。

    康熙给的银子是足够推倒重建的,但重建之后,这府里的摆设可能就要有些不够用了,胤禛就在考虑是不是只修补一下就好。

    乌雅秀贞就给拦着了:“你若是缺银子用,和额娘说一声就是,额娘这里再给你准备些,但是你宅子,将来不一定得住多久呢,肯定是重建了好,重建的合乎自己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