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不偏心: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本宫不偏心》 120-130(第3/25页)



    若是不将胤禛从佟佳氏那边带回来,那日后胤禛回永和宫,自己该如何对待他呢?他那样的小心眼,总觉得自己这个做娘的偏心……如何才能让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偏心?

    还有,若是自己和胤禛亲近,那佟佳氏会不会心里不舒坦?

    以前佟佳氏就没少在胤禛面前说自己坏话,现在若是变本加厉,那岂不是胤禛也要对自己怀恨在心?

    现在才是康熙十七年……也就是说,她那两个短命的孩子还没出生?自己要不要提前想想法子,看能不能避免了他们的过世?还有家里,阿玛和额娘,都还好好的吧?

    阿玛是不是还在御膳房?

    察觉到自己心思跑偏,乌雅秀贞就赶紧将心思给拽回来。然后,忍不住继续跑偏,再拽回来,一晚上来来回回,以至于她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毕竟还在月子里,身体乏累的很,脑子就是再如何活跃,也撑不住身体。

    她睡醒之后并不着急起床,只躺在那里舒缓一下身体,然后才叫了小丫鬟端来水,漱口,然后叩齿吞津三十六下——年轻不知养生好,上了年纪才后悔。

    现下趁着她还年轻,该养生得先养起来,日后不说活它个一百岁吧,至少有个强健的身体,生出来的孩子也康健结实。

    再者,康熙就算是在分例外,额外要些什么,御膳房也是绝不会耽误的。

    康熙最近是很了解乌雅秀贞了,听了这话就挑眉:“说吧,这是想吃什么了?”

    “想吃虾肉。”乌雅秀贞连忙说道:“清蒸之后配些蒜蓉拿过来,吃起来鲜香弹牙,滋味好的很,还有那石斑鱼,也清蒸,那味道鲜甜的很。”

    河鲜对宫里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京城就有河流,再者,就算是没有河流,庄子上挖了池塘养一些,也不是什么难事儿。难得的是海鲜,海鲜运送,十分耗财力物力,一年之中,也就五六七八月,这段时间才能稍微吃一些。因着比较珍贵,妃嫔们的份例里面是比较少的,偏偏乌雅秀贞又爱吃,于是早早就将自己的份例给吃完了。

    现下康熙主动送上门来了,那乌雅秀贞肯定是要抓紧机会的。

    鱼虾是要提前处置的,乌雅秀贞既然要吃,就必得先问问康熙意思,早些和御膳房打招呼,不然这一顿饭估计就得很晚才能吃上了,她自己倒是能等一等,但就怕康熙等不得。

    康熙勤政的很,有时候处理去公务来,午饭都不一定能吃多少,这晚饭就必得要早些吃,吃饱些才好。

    康熙点头应下:“行,正好朕也尝一尝,派人去御膳房传一声吧。”

    第122章

    ◎今晚上不休息,要连夜赶路。◎

    想和我约会吗?请补订章节作为礼物送给我吧!上前吧,就怕伤到了她皮肤。不上前吧,贵人虎视眈眈的盯着呢。

    乌雅秀贞无奈:“行了,给我,我自己来吧。”

    小丫鬟松口气,急忙将丝瓜瓤递给了乌雅秀贞,自己下手有分寸,疼不疼的,也就怪不到别人了。

    乌雅秀贞痛痛快快的洗个澡,又用炭盆烘干了头发,然后才换上了干净衣服,就算是出了月子,这一时半会儿的,也是得多注意的,不能冻着了。

    生孩子等同于是将身上的骨头都给拆开重装了一遍儿,所以这会儿是万万不能见风的,就怕这风留在了骨头缝里面,日后年年折腾人。

    出了月子,就等于是骨头装好了。但也还是不能见风,免得吹了风肉疼。

    反正就是各种讲究,也就是乌雅秀贞在宫里呢,能讲究的起来,这要是在外面,怕是早被催着起身了。

    “我那抹额和衣服都放在哪儿了?”她问阿竹,阿竹忙去拿了过来,抹额和衣服就是之前她打算给太后和小阿哥做的,半个多月了,终于做好了。

    抹额她还稍微费了心思,在上面多绣了两只仙鹤,但衣服嘛,做到后来,实在是不想捏针,干脆就取消之前的计划,别说是绣竹子了,连捏边儿都是让身边人做的,她只缝了几个系带——扣子折腾人,倒不如系带干脆利落了。

    现下出了月子,今儿就能去太后那边请安去了。她就打算带了东西去,给太后请安之后,再去景仁宫一趟。

    东西带好,乌雅秀贞就穿着大氅出发了,一路上就只露着两个眼睛,连头发丝儿都不能露在外面被风吹到了。

    慈宁宫里,太后正在摸牌呢,听见乌雅秀贞求见,就让嬷嬷去迎了下:“这刚出了月子就来请安,也是有心了。之前还听说,生了孩子就有些牛心左性了,现下……”

    正说着话,就见乌雅秀贞进门,进内堂肯定是要脱下大氅的,看着乌雅秀贞那坐了个月子就越发白嫩水润的脸颊,太后都不好说乌雅秀贞这月子没做好了,只继续说道:“现下看着倒是养的很好,可见还是想明白了,心宽,心宽才能体胖。”

    太后说的蒙语,她不会说汉语,满语也能说,但蒙语才是母语。她都是太后了,哪儿还会委屈自己去将就别人呢?所以,只管说蒙语,听不懂的,自去学蒙语去。

    乌雅秀贞不光能听得懂,她说的也很溜。小选之前,她在家是学过的,她自家是满人,但也有蒙古血统。再加上皇上是满蒙汉三通的,所以就要求乌雅秀贞也从小学了蒙语。

    伺候人的,多学一门语言是没错的。

    “得多谢娘娘呢,一开始奴婢也是有些钻牛角尖,后来一想到娘娘教导,奴婢就豁然开朗,这才养好了身体。”乌雅秀贞忙说道,太后确实是个心宽之人,年轻时候也是没少吃苦的。

    被蒙古送过来是为了稳固蒙古地位,她年幼,和先皇本来就没见过,自然也没有感情。

    上有十分强势的孝庄太后,中间有疯癫的前废后静妃,下面有十分得宠董鄂氏,旁边还有虎视眈眈其他妃嫔。先皇不光和她没感情,还要十分提防警惕,连她房间都不进的。

    她若是不心宽,怕是都熬不到现在。

    也幸好是心宽,也才能容得下怀孕生子的妃嫔们,才能帮着当年的佟妃养住了玄烨三阿哥,也才有了今天这尊荣日子。

    太后自己心宽,也喜欢劝人放宽心,日子反正是要过的,痛快是一天,不痛快也是一天,何必非得不痛快呢?

    见乌雅秀贞说起来这个,太后就笑道:“你能想明白就是好的,我知道你刚生了孩子定是舍不得,初为人母都是如此,但是你需得为孩子着想,你现下不过是个贵人,孩子跟着你有什么好日子过呢?佟贵妃向来温柔,又性子和善,为人端方,她将孩子养在身边,你该感恩才是。”

    这话说的太过于直白,若是换个人,不得心里扎根针——抱走我孩子我还得感恩,开玩笑呢?

    但乌雅秀贞知道太后这性子,就赶忙笑道:“是,牢记太后娘娘教诲,奴婢惦记着佟贵妃恩情呢,日后必定会好好感恩。”

    太后眼明心亮,活了这把年纪了,能看不出在她跟前,谁说的真话谁说的假话?见乌雅秀贞十分真诚,心里也就很满意:“是个能听得进去话的。”

    “奴婢自打进宫,就觉得娘娘才是这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娘娘教导,奴婢必然牢记在心。为感谢娘娘教导,奴婢特意为娘娘做了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