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不偏心: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本宫不偏心》 150-160(第23/25页)

格小脑瓜转的快,立马就给七格格出主意——大降价售卖,并且声明这售卖有一半儿的钱会拿出来给灾民用,剩下一半钱用来发工钱,总之就是七格格自己一分钱不赚,倒贴成本钱。

    若是有救灾心思的百姓,也可以花钱买两套衣服,随后再将这段时间的交易,也就是账本,银钱来往给张贴出来。一来是为羊毛衣厂做广告,因着羊毛衣十分赚钱,现下已经开始有仿制的了。

    这东西,堵不如疏,你搞垄断那肯定不行。所以就遍地开花,陕北那边,蒙古那边,都已经了别的纺织厂出现。九格格给七格格出这主意,在清朝这种没有广告也没有宣传单的存在的年代,就是一种很超前的打广告行为了。

    七格格也聪明,在九格格一通分析之后,立马就着手开始准备。纺织厂那边立马就张贴了公告,并且在大门口摆摊,将厂里所有的货物都给摆放了出来——搞成了一条街的形式,左边是女人衣服,右边是男人衣服,出口是结账的地方,结了账才能出去,没结账的就不能拿着衣服逃跑。

    因为打折也是真的便宜,所以在经过一天的发酵之后,纺织厂立马就热闹起来了。就连寻常百姓也是能买得起几身羊毛衣得,再加上今年这天气,实在是冷得很,大家也宁愿多买些羊毛衣穿着。

    这边生意火爆起来,其余商家就看见了机会——纺织厂这边是将利润全都分出去了,七格格还贴了成本钱。但是,他们自己搞的时候完全可以将这个本钱算进去,稍微打个折,原本赚三两银子的,现在换成赚一两银子。

    这样一来,既可以宣传知名度,又可以清理库存,还可以宣扬名声,一举三得。

    七格格这边的银钱很快就交给了朝廷这边,各地的粮仓虽然是送来有赈灾的粮食,但朝廷还是要往周边小国家去收购一些,还有各种纺织品衣服之类的。

    朝廷出面统一购买,再送到灾区统一发放,这样才能确保中间不会被贪污掉。

    这次的赈灾……还是胤禛带头,因着六阿哥也忙,所以他就带了十三和十四这两个。十四虽然年幼,但跑跑腿还是足够的。

    赈灾有条不絮的进行着,乌雅秀贞就带着后宫女眷帮忙做一些棉衣棉鞋之类的,这些东西也是后宫女人自己掏钱买的。

    乌雅秀贞出了三千两银子,宜妃惠妃还有荣妃平妃,分别出了两千五,太子妃也出了三千。再加上其余的小妃嫔,皇子福晋,宗室福晋,零零散散,加起来总共说是凑了三万两银子。

    这三万两银子,全都用来买棉花和粗麻布,各人各家,都可以领一些回去,带着家里丫鬟婆子做了,再给送到宫里来,宫里这边呢,乌雅秀贞会给太子妃,太子妃再交给太子,太子再送到胤禛跟前。

    中间倒手这些……是因为乌雅秀贞并不愿意给胤禛兜揽名声,康熙现在十分看重太子呢,她着急慌的将胤禛给推到前面,百害无一利。

    她这样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干事儿,不注重名声,胤禛也只勤勤恳恳办差,听从太子吩咐,日后太子倒下来的时候,才能显出来胤禛的好。

    反正,现在抓尖儿要强的,将来都不会有好结果,比如大阿哥,比如八阿哥。

    这样一来,整个京城都安分了许多,因为家家户户,但凡是有点儿诰命官职在身上的,多是在家里做棉衣棉鞋,谁也没空出来找事儿。

    一直到了年后,这冬天过去了,京城里的气氛才稍微的缓和了些。虽然旱灾还没缓解,但至少,熬过来一个寒冬了,八阿哥带了皇上命令到周边小国家买粮食,也已经传了好消息过来,只等着粮食大批量送来,这次的旱灾就能完全缓解下来了。

    乌雅秀贞记忆中,七八月的时候,老天爷会开恩赏脸,到时候就完全没事儿了。

    不过中间这又到了五六月,日子是真不好过,比往年更惹了点儿。康熙是四月就启程往了江南,太后也跟着去了,乌雅秀贞没去,因为七格格生了孩子,才两个月大,七格格不能去,孩子年幼,乌雅秀贞索性也就留在京城了。

    七格格生了个小格格,佟家那边不管心里是如何想的,但面上是高高兴兴,佟大夫人逢人就说十分喜欢自己的孙女儿,长的漂漂亮亮。至于佟家老太太,没能熬住这个夏天,在小格格满月的时候就没了。

    佟家老太太那年纪了,撑到现在,也已经算人瑞了,所以这是喜丧,并没有很折腾儿孙哭灵。

    这事儿和乌雅秀贞也没多大关系,佟家老太太在她心里,那就是不讲理的典范,她去了,乌雅秀贞心里也没多少感触,可乌雅秀贞担心自家亲娘。

    乌雅夫人年岁也不小了,进了夏天就有些受不住,整天昏昏沉沉,恶心呕吐的,没几天人就消瘦了一大圈。

    她原本没有给宫里打招呼,怕让乌雅秀贞操心,还是九格格听了乌雅秀贞的吩咐,去给乌雅家送东西的时候看出来的。九格格自己就是学医的,不用把脉,只听这症状就知道,怕是中暑。

    中暑也分急症和缓症,急症就是人立马恶心反胃,脸色发白,冒虚汗,撑不到一炷香时间就得晕过去。若是救助及时还好,救助不及时,要命都有可能。

    缓症就是也看不出大问题,但就是每天吃不下喝不进去,浑身乏力,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别看都是小毛病,但最是熬人,时间长了,也是能将人熬死的。

    乌雅夫人这就属于缓症,九格格给开了方子。但是怎么说呢,中暑这症状,和天气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天气这么热,哪怕是天天吃药呢,这身体也有些受不住。

    乌雅秀贞干脆就给自家兄弟出了主意,让将乌雅夫人暂且送到外面避避暑,承德山庄是进不去,但是附近乌雅秀贞也买有别院。

    乌雅荣昌也是孝顺,当即就应了,转头就将乌雅夫人给送到承德那边了。

    天气一天天热下来,人的心情也烦躁,为了避免少些争端,乌雅秀贞干脆就不让那拉氏进宫了,她自己也关上门,只安静的过自己的日子。

    熬着熬着,就熬到了八月份,刚进了八月,一场大雨就忽然来了。

    乌雅秀贞本来正在屋子里看书呢,就听见外面有人惊呼了一声:“下雨了。”

    她一抬头,就瞧见大大的雨滴砸落在地面上,说大大的,那是真没夸张,砸到地上甚至将灰尘砸出来个坑。她放下手里的书起身到门口去,就这么片刻功夫,雨滴就变得又急又多,忽通通一阵落。

    以往下雨,乌雅秀贞是不太喜欢的,宫里的人没几个喜欢下雨天气的,不管做点儿什么都不方便。但现下,雨滴落下来,宫人们都跟着欢呼。

    “下雨了,下雨了,真的下雨了。”

    嬷嬷站在乌雅秀贞身边也笑道:“原以为今儿这阴天又是做做样子呢,没想到还真的下雨了。”

    停顿一下又担心:“可别又是一时半会儿的。”

    乌雅秀贞摇摇头:“老天爷不会不给人活路的,这次肯定得下个一两天。”

    章佳氏也出来了,顺着廊檐走过来,给乌雅秀贞行礼,站在乌雅秀贞身边,笑眯眯的:“这下外面的百姓们可都有了活路了。”

    乌雅秀贞点头:“是啊,胤禛和十三十四,也该回来了。”

    赈灾这事儿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年前要分衣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