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不偏心: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本宫不偏心》 150-160(第6/25页)

人,做正室得,哪个能高兴自己的男人被这样的女人给迷住?

    所以不到一个月,九格格这数据就调查出来了。

    她做了好几手准备。

    小脚女人的平均寿命。

    小脚女人生育下来的子嗣存活数量。

    小脚女人后半辈子的病痛种类。

    小脚女人的身份,正室还是侍妾姨娘。

    她反正不是官员嘛,所以这些数据也不用拿到朝堂上,直接带到宫里给了康熙就完事儿了。为了形成对比,她还特意送上了另外一份儿数据——正常女人生育下来的子嗣存活数量。

    一个很触目惊心的对比。

    康熙看了都沉默了良久,然后剩下的事儿就不用九格格插手了,事关人口数量,康熙自然会下旨废除裹脚的事儿的,若是朝堂上有人反对,那就将数据砸在他们脸上。康熙明确的在朝堂上表明了态度——采用了九格格之前的说法,之前的事儿不追究,自此之后,官宦之家,谁家若是有裹脚的女子,不管是自家女孩儿还是纳妾,若是被揭发,朝廷立马会贬谪,严重者会罢官。

    裹脚这事儿呢,也和当地政绩挂钩了,若是当地裹脚的人多,那就算是当地的父母官不合格。

    影响到政绩了,自然也就没办法升迁了。

    九格格那边自然也没闲着,特意请了胤禛来写文章,她自己虽然熟读四书五经,但是写文章这方面确实是没多少天赋的。这文章呢,也是面对想要制造小脚的男人的,所以也不能太白话了,就只好来请人捉刀了。

    等胤禛写好,就直接刊印在卫生部发行的报刊上了。

    另外搭配的是一篇白话文文章,这个是找太医院的人来写的,直接就阐述了裹脚的危害。

    这种事情不是一次性就能断绝的,只能是慢慢的让人知道裹脚不好,朝廷不赞同,若是想自家女孩儿一辈子不出头,连个侍妾都做的躲躲藏藏,那你就狠心去给她裹脚吧。

    但女孩子自己也有反抗的权利,若是不愿意裹脚的,可以直接到当地衙门去求助——这事儿毕竟是和政绩挂钩了,当地父母官若是不帮忙拦着,那就算是失责。再闹大了,别说了升官了,怕是连现下这乌纱帽都保不住。

    在九格格闹腾这裹脚的事儿的时候,胤禛和胤祚的差事发生变化这种事情就显得很小了。

    两个人顺利的换了部门,一个换了刑部,一个进了工部。

    但这两个吧,真不是什么消停人。

    胤禛进了刑部不到一个月,就发现了个大秘密——白鸭。

    什么叫白鸭呢?就是有些人家,有权有势,家里的子弟在外面犯了人命案子,当地官员是个好的,人抓了,案子判了,然后送到大牢里成了死刑犯了。

    那家里就很不愿意了,于是花钱买穷苦人,或者是快死的重病之人,送到大牢里来顶替这死刑犯。这种买来的人呢,就叫白鸭。

    上法场的是白鸭,掉脑袋的是白鸭。

    被取代的这原本的真正的死刑犯,就暂且顶替这白鸭的身份在外面躲藏几年,然后改头换面,再回到家里来。

    胤禛生性认真严谨,去了刑部就要先看看往年案例,看完之后,在街上行走的时候,也是凑巧,就遇上了一个原本该死掉了的人,却活蹦乱跳的在街上闲逛的死刑犯。

    然后,这事儿就被他严查了一番,直接送到了康熙的案头了。

    康熙对这事儿……是有些感觉复杂的,他一来是觉得这些人实在是胆大包天,在京城里,天子脚下都敢做出来这种事情,实在是藐视律法,藐视朝廷,藐视皇权。

    但一方面呢,又觉得这事儿有些不好处置。

    因为这并非是个例,可若是要彻查,这五六年里,不一定得有多少真正的死刑犯是逃过了砍头的,能逃过的,家里必然是有权有势得,这案子查下来,牵扯很深。

    一方面是买白鸭的官员富商,一方面是大牢中换死刑犯的人,一方面是法场的人——法场砍头可不是说你来个人跪在这里就随随便便一刀下去砍掉脑袋就完事儿了,是需得仔细核实,要确认好了才会砍头的。

    几年之间的事儿再给翻出来,牵连甚广……康熙只觉得脑袋都要大了好几圈,但是这事儿不处置也不行,胤禛都翻腾出来了,还上了折子,在朝堂上公开说了,若是不处置,朝廷颜面何在?威信何在?

    但是交给谁处置,康熙就为难了。

    按理说是该给胤禛,毕竟是胤禛发觉的,又是胤禛上的折子。

    可胤禛这性子,康熙是再了解不过来,若是事儿交给胤禛,胤禛能将刑部的案子翻到十年前的。也就是说,原本一个巴掌大的小雪球,他能滚到一个人那么大。

    不交给胤禛的话,又怕这事儿查不出来个什么,到时候没个说法,不光是朝堂上不满意,民间也不满意,到时候还是得费事儿。

    这扒拉来扒拉去的,胤禛就给推荐了:“五弟素来稳重,不如这事儿交给五弟来做。”

    御书房呢,五阿哥都有些吃惊了,偷偷的转头去看胤禛。胤禛又说道:“不过,最好是有人来帮着五弟一起,儿臣觉得,七弟细致,若是他们两个一起,这事儿必然能尽早查清楚。”

    八阿哥垂着眼没说话,九阿哥就嚷嚷道:“八哥也细致,而且之前是八哥在刑部……”

    胤禛没说话,九阿哥被五阿哥给拽了一下,剩下的话也就没说出来。

    康熙扫视一圈,微微垂下眼帘,停顿了片刻才说道:“那这事儿就暂且交给老五和老七,你们两个回头到刑部去。至于老八……内务府那边少了人,你六哥不耐烦那一摊子,不如你暂且去内务府那边。”

    六阿哥笑眯眯的点头:“对,我这人,最不耐烦算账了。”

    这话谁也不信,就六阿哥和九格格做生意那事儿,谁不知道他六阿哥在算账方面也是很有一手的呢?但康熙这样说了,六阿哥也这样认了,大家就得信。

    等说完了正事儿,康熙就打算打发了他们,不会随即又想到了事儿,就先将七阿哥和八阿哥给留下了。

    到了门外,九阿哥才贼兮兮的问十阿哥:“汗阿玛留下八哥是有什么事儿?是不是内务府又有什么好东西?”

    十阿哥摇摇头,顿了顿才说道:“九哥,咱们也得办点儿差事才行。”

    九阿哥脸色沉了沉,过了一会儿笑道:“之前四哥给我说了个事儿,想要在广东那边成立什么外贸部……但是我没应,你若是想办差,这个外贸部的事儿我可以仔细想想。”

    十阿哥就摇头:“广东?那是不是太远了点儿?听说那边环境不太好,总有水患不说,蚊虫滋生,蛇蚁横行,我不行,去不了。”

    九阿哥就皱眉,伸手摸下巴,那京城里,还有什么好差事呢?又要轻松简单,又要有点儿权利便宜。

    九阿哥和十阿哥两个人在一起嘀嘀咕咕,可不影响胤禛和胤祚一起回永和宫。

    乌雅秀贞也正在和章佳氏说话呢,十三这年纪,也到了要上朝的时候了。他现在十三岁,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康熙那边呢,暂且没表示,但不管是胤禛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