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本宫不偏心》 190-200(第11/25页)
糖,送了一大堆,都是现在年氏能用得上的。没多久呢,李氏那边也知道了消息,虽说这两个都是庶福晋,但李氏毕竟年长,又有三个子女,就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大度,也送了些吃的用的过来。
那拉氏第二天进宫来和乌雅秀贞请安的时候,就顺便说了这事儿,乌雅秀贞并不很在意,年氏的孩子嘛,还是站住了再说吧。现在说,一切都是为时尚早。
再有就是请封侧福晋的事儿,乌雅秀贞还有些疑惑呢:“请封李氏?怎么不是赐婚呢?明年该大选了,到时候若是有看得上,直接赐婚就成了,何必费这一番事儿?”
“四爷也是觉得李氏算有功劳的,再者,这大格格不是也到了要成亲的年纪吗?若是李氏能有个册封,对大格格来说也是好事儿。”那拉氏笑着说道,胤禛并非是重色之人,所以府里进不进人倒是不太要紧的,重要的是李氏有妊娠功劳。
乌雅秀贞就点头应了:“既如此,那我回头和皇上提一句,李氏也确实是不错,人也老实听话,又能生。”
上辈子的李氏就是个好的,偏偏这辈子因着年纪的事儿,和胤禛无缘错过。现下这个李氏呢,也算不错,从不在府里给那拉氏闹幺蛾子。
难怪是同族姐妹呢,这一家子对自家姑娘的教导,怕都是一样的。
乌雅秀贞回头就给康熙递了话,这种事儿,康熙都是不稀罕仔细问的,立马就让人拟旨,转头就送到胤禛府上,也就一抓眼吧,前后不到三天,李氏就成了侧福晋了。
胤禛这府上,李氏还是头一个侧福晋呢。
年氏听着前面热热闹闹的声音,就有些好奇,找人一问,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顿时脸色就有些不太好了,她身边丫鬟知道她性子,忙扶着人,轻轻安慰:“李氏也是生了孩子才得的册封的,再者,奴婢也听说了,大格格这婚事有了些苗头……为大格格脸上好看,并非是四爷多看重李氏。”
年氏抿抿唇,过了片刻才问道:“大格格的婚事有了苗头?”
丫鬟点点头:“听说四福晋特意请了那拉夫人过来呢。”
丫鬟顿了顿,又有些操心:“本来李氏就听四福晋的,现下若是大格格嫁给了那拉家,那四福晋和李氏,可就成了一条心了……”
府里得宠的就这三个,人家两个成了一条线,那年氏不就成了多余的吗?
年氏没说话,丫鬟也没敢继续说。
今儿毕竟是李氏好日子,晚上胤禛是要留宿在李氏那边的。年氏本来肚子疼,想要让人去请了胤禛过来,但话都到了嘴边了,她又忍着了——胤禛那性子,她比谁都了解,那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现下她在胤禛心里平平,若是凭着争宠的手段,哪怕是暂时得了些宠爱,怕是也不长久。
她想要的,是胤禛的一颗心。还有……皇后的位置,反正她也不是和那拉氏争抢,那拉氏自己活不久,她年氏不过是想捡个漏而已。
所以,一定要稳住,李氏现下的荣光,也就是一时的,生个儿子不争气,将来迟早要被拖累。
她只要忍得住,好日子就还在后头。
年氏伸手盖在肚子上面,这个孩子,最好是个阿哥。
虽说弘晖没死,那拉氏甚至还另外生了个嫡子,和她印象中大不相同,但夺嫡这种事儿嘛,谁说嫡子就一定能盈利?那胤礽不也是嫡子吗?还是出生就被册封为太子的人呢,不照样二废二立,成了被圈起来的理亲王吗?
所以,嫡出的身份,不一定就是胜利的关键。
年氏在心里盘算了一会儿,肚子上的疼痛被岔开了注意力,没多久也就不疼了。
年氏心里虽说还有些烦躁,但至少是睡得着了。
胤禛府里的这些个事情,乌雅秀贞肯定是不知道的,就算是知道,她也不会理会,因为那拉氏才是这府里的女主人,这府里的事儿呢,也都是那拉氏的责任。
她若是应付不过来,找了自己这个婆婆求助,那自己定然会出手帮一帮,但人家自己能应付的过来,她乌雅秀贞出身,那就是越俎代庖,手伸的太长了。
这年头,手伸得太长,就会有被人砍掉的危险。
宫里也有好事儿呢,宜妃叫了九阿哥进宫,娘儿俩不知道怎么就争吵起来了,后来听说是宜妃找九阿哥要银子,三十万两。九阿哥呢,就觉得宜妃在宫里,又有月例,这三十万该不会是被骗了吧?他倒不是不愿意孝敬,九阿哥还是个很有孝心的人,但是,是个正常人,在自己不缺钱的老娘忽然找自己要三十万两白银的时候,都要生个疑惑的。
九阿哥仔细一问,宜妃偏偏又说不上来自己要用钱做什么——总不能说是为了防止九阿哥将银子给了八阿哥吧?
于是娘儿俩就不欢而散,一个觉得儿子脑袋进水,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居然给兄弟都不给亲娘,一个觉得亲娘莫名其妙,难不成是看见三阿哥家有个园子,所以自己也想弄个园子?但她一个后宫妃嫔,她就算是弄了个园子她自己也住不了啊。
人家这娘儿俩的争吵,半点儿影响不到康熙。
康熙得了空,就带了荣妃,往三阿哥那园子里赏景去了。
叫了一群小娃娃,让他们给三阿哥的园子取名字,取得好的有奖赏。这种场景吧,有跳着想得康熙关注的,比如说弘皙,一张嘴就是引经据典,连着起了三个很讲究的名字。
也有弘晖这种,十分内敛,中规中矩,只按照要求填写了一个答案得——出门之前自家阿玛就和自己说过了,虽说康熙是召集孙子们都来取名字,但毕竟是三阿哥的园子,三阿哥也是有四个亲生的儿子的,大的小的,十多岁的和一两岁的。人家自己这园子,肯定到时候是更喜欢自家儿子给取的名字的。
评委的心都是歪的,那弘晖等人自然也就是凑数的,也就不用很花费力气表现了。
也有根本不掺和的,就像是六阿哥家的,进门就是好吃好喝,顺便再去围观一下堂兄弟们的发挥瞬间,自己是一张纸都不愿意带的。
康熙最后挑中了五六个名字——园子本身要一个名字,里面各处院落也要名字,弘皙的是榜上有名,剩下的有一半儿是三阿哥的儿子给取的。
最后康熙一张嘴,定了个毫不相干的事情——宫里上书房,现下就只剩下几个小阿哥在读书了,孙子们现下既然年龄不小,都到了读书年纪了,干脆都进宫去读书吧,他做祖父的,不偏不倚,各家都送适龄的阿哥到上书房去。
康熙自己没说嫡庶方面的要求,怎么说呢,这事儿不好做规定,太子家没嫡子呢。除了太子家,五阿哥家也没嫡出的,之前有个的,没站住。七阿哥府上的嫡出的,比庶出的年幼,身体也不好,去了上书房时不时的闹个病请个假的,也不好看。所以,各家自己看着办,自己挑选人送过去就成了。
乌雅秀贞在宫里和章佳氏她们打牌呢,这消息就送进来了。
乌雅秀贞就有些无语了,这不纯属找事儿吗?
但还是赶紧起身,吩咐了人往阿哥所:“之前胤禛和胤祚他们兄弟住那院子,后来不是给了十六十七他们吗?现下十六十七也都出宫去了,正好空出来了……”
宫里正经年纪小的,也就两三个。两三个也占不了那许多院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