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不偏心: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本宫不偏心》 240-250(第34/38页)

,就有些眼热。她催促过七阿哥,想让七阿哥去求求六阿哥,或者找胤禛帮帮忙,但七阿哥这性子,和成嫔那是如出一辙。

    若是六阿哥主动吩咐一声,说老七你今儿将什么什么事情给办了,那七阿哥必然是高高兴兴,半点儿不打折扣的。可六阿哥若是不说,七阿哥也不去问。

    用七福晋的话来说,那就是属乌龟的,戳一小动一下。

    于是这么些年下来,空有一个爵位,无权无势,

    “老七算无权无势?”听到这里,乌雅秀贞都吃惊了,章佳氏顿了顿,很含蓄:“看和谁比较了。”

    和十三比,那老七现在可是好的不能再好了。可若是和五阿哥等人相比,七阿哥确实是差了点儿的。

    七福晋是心气儿高,要比较肯定不会找十三阿哥这样落魄的人来比,指不定是和六阿哥,四阿哥,甚至九阿哥比的。哦,之前的九阿哥,不是现在的九阿哥。

    越是比较,心里越是不平衡。

    心里越是不平衡,和七阿哥相处的时候,必然也没有遮掩。七阿哥本就因着腿脚的事儿,心里是略有些敏感的,又感觉到七福晋有些瞧不上自己,他也不问,只干脆疏远了七福晋。

    那田氏侧福晋,倒是个温柔小意儿的,进门之后,就像是那菟丝花,一心一意只攀附着七阿哥。

    七阿哥说太阳打西边出来的,田侧福晋都点头说对。

    七阿哥若是吃粗粮饭,田侧福晋就跟着啃粗粮饼。七阿哥若是吃野菜,田侧福晋就去学野菜汤的做法。

    那人心都不是石头做的,时间长了,七阿哥这心,就干脆的偏了。

    乌雅秀贞听着,都不知道该如何说这事儿了。

    顿了顿,才说道:“七福晋,以前瞧着不是这样的人啊。”

    以前看着性子是挺好的,温温柔柔,不说话脸上都带着三分笑意。怎么现在,听起来竟还有些嫌贫爱富呢?

    “也不是嫌贫爱富吧。女人家,盼着夫婿有出息,也是正常的?”章佳氏说道,谁愿意自家男人是个窝囊废呢?

    再者,七阿哥又不是没这个长进的路子,他是皇子阿哥,但凡他勤快些,嘴巴甜一点儿,那差事还不是随手挑拣的?

    “再者,七阿哥自己不管账,可能也不知道府里这日子,艰难不艰难?”他性子淡泊了,但是儿子长大了要娶妻,女儿长大了要嫁人,聘礼嫁妆,这不都得谋算吗?

    再者,七阿哥若是有权有势,那儿女的婚事可挑选的范围也就大了。

    皇孙们那么多呢,郡主在京城,那都排不上号,夸张点儿说,在宫门口喊一声郡主万福,到城门口,这一路上,至少能有一百个人回应——不光是皇上有孙女儿,宗室人家,也有女儿孙女儿的。

    这种情况下,七阿哥皇子的身份,那是真不算什么的。

    再者,人情往来,府里各种花销开支,全都是七福晋在操心。

    七福晋一边算计着府里的用度,你七阿哥这边嫌弃人家只看重金银,这合适吗?

    田侧福晋确实是能陪着他吃糠咽菜了,但是田侧福晋的用度月例,是从没少过的。

    章佳氏就觉得,七阿哥这性子……说好听了,那和成嫔是一样的,安分守己淡泊名利。但说不好听点儿,那就是缩在壳子里的乌龟。

    反正,章佳氏是挺同情七福晋的。

    乌雅秀贞干脆摆手:“这种事儿,咱们外人插不上手,夫妻之间嘛,有时候这缘分就奇怪的很,看对眼了,对方什么都是好的,看不对眼,那对方无论做什么都让人厌烦恶心。七福晋以前能忍受,估计是因着七阿哥没纳妾,现在嘛,大约是不想忍受了。”

    她笑道:“御膳房那边得下午才能做好桃花糕,咱们现下到园子里去走走?”

    今儿梁九功也没来说康熙要不要来用午饭,那乌雅秀贞一律当成不来处置。

    她和章佳氏到了园子里没多久,平妃也就过来了,平妃顺便带了陆嫔来,正巧四个人,干脆就让人拿了叶子牌,四个人在御花园打牌。

    这熊掌呢,康熙是到了第二天才过来吃的,顺便通知乌雅秀贞一个消息,要去蒙古了。现下手里有钱了嘛,有钱了就得花花,不花出去放在手里烧得慌。

    问乌雅秀贞要不要去,乌雅秀贞是不去的,她又不是没去过,这一路光是折腾都得小一个月了,有这功夫,她在宫里吃香的喝辣的,每日睡大觉不好吗?

    康熙还有些惋惜呢:“本来想着你若是要去,今年朕这生辰,就要在蒙古过了。你若是不去……到时候朕身边没了你,到底是寂寞孤单了些。”

    乌雅秀贞本能的要反驳一句——就康熙身边那美人环绕的,什么时候轮到他孤单寂寞了?

    但话到了嘴边,她就赶紧安抚道:“正好妾身这段时间可以安心做个针线活儿,到时候派人送到蒙古去,就算是妾身不在皇上身边,有妾身的礼物陪伴皇上,也等于是妾身陪着皇上了。”

    康熙叹口气:“你可真是……够聪明的。”

    这法子可太机灵了。

    “这段时间可有做噩梦?”康熙忽然问道,乌雅秀贞眨眨眼,绞尽脑汁的想了想,这些年,大清总算是不像是早些年一样天灾频发了,所以她“做噩梦”的频率也降低不少。

    这都将近半年,她没和康熙提过这方面的事儿了。现在被康熙猛然一问,她还真有些想不起来。

    康熙见她这样子,也不勉强,只笑道:“若是你没做噩梦,那就算是有什么事情估计也不会严重,甚至又可能不会出人命。这样的话,朕倒是该庆幸了。”

    “若是妾身能梦到什么,回头给皇上写信。”乌雅秀贞笑着说道,她也很辛苦的好吗?要筛选能说的是天灾还是什么,人祸是绝对不能沾染的,只能说天灾方面的。

    就算是天灾,也得将时间地点给仔细回想起来。

    年轻时候记性好,随便想一想也就想起来了。可现在上了年纪了,就有些力不从心啦。

    她可不会勉强自己,本来这些东西,就是她的功德了。她真忘记了,也只能说是老天没给她这个机会,不能说她重生之后一点儿正事儿没干。

    这次去蒙古,胤禛是要留在京城的。出乎众人意料,这次留在京城的胤禛,竟然还得了一道监国的圣旨。

    这圣旨一下来,不知道多少人砸了手里的茶杯,监国这名号可不是随便能说的,往年也就康熙有一次亲征在外,太子留在京城,得了一道监国的圣旨。

    现在,康熙不过是去一趟蒙古,康熙就给了这样的旨意,难不成在康熙心里,是已经将胤禛,当成了太子的吗?

    不管多少人砸茶杯,反正胤禛是稳如泰山的,该做什么照旧做什么,不该做的,一点儿不沾染。他来永和宫请安,乌雅秀贞还是那样的说辞:“你汗阿玛,眼明心亮,什么都知道,你也别想着有什么事儿能瞒过他,做儿子的嘛,诚心些,孝顺些,我儿胤禛,本就是赤子之心,你要做的,只是让你汗阿玛看见你这个赤子之心,剩下的不用折腾。”

    胤禛严肃点头:“是,额娘,我心里都明白的。”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