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北宋开酒楼》 45、第 45 章(第1/2页)
第四十五章
侍者在给人灌下一杯水后,那人就奇迹般的苏醒过来,睁眼就看到那侍者一脸惊喜的喊道,“醒了!醒了!”
“我这是怎么了?”醒来的男人一脸的懵,显然是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自己还是坐在的地上。
“元武兄,你没事了?”正被扭着的那人,见人醒过来,赶紧问道。
“挺好的,之前的气闷,居然都好了?”郑元武迷茫的摇了下头,感受了一下后说道。
“你之前都吐血了。”那人难以置信,当即说道。
“是吗?”显然郑元武没什么印象,他现在感觉自己出奇的好。
“你之前是不是总感觉胸闷气短,不能用力,否则就无法呼吸?”孙蓁蓁看了他一眼后问道,之前用灵气检查对方,就发现了毒素的存在,也不是什么见血封喉的厉害毒素。
“这位小娘子,你是怎么知道的?”郑元武惊讶的睁大眼睛问道。
“那是你先前中毒了,慢性毒,一时半会要不了你的命,长时以往怕是要驾鹤归西。”孙蓁蓁简单的解释道,哪怕毒素不强,长年累月的叠加,还是会挂的。
“你怎么说话的呢!”听到驾鹤归西这种不吉利的话,同伴自然又一次怒了。
“我中毒了?”郑元武下意识的问道。
“是,今日算你运气好,喝了我这的银耳汤,将之前累积的毒素都给逼了出来。”孙蓁蓁只觉得这人运气是真不错,再等几个月的时间,怕是喝银耳汤都救不了他了。
“别往脸上贴金了,就你们这破酒肆,什么银耳汤能这么厉害,还逼毒。”显然这郑元武的同伴并不相信孙蓁蓁的话,怎么可能有这么神奇的汤,真要有,岂不是喝了能长命百岁?
“你也算是运气好,这嘴长的,迟早挨揍。”在一旁的赵令闻只觉得孙蓁蓁脾气是真的好,换别人怕是早开揍了。
他是不清楚,孙蓁蓁对凡人大部分都是不搭理,毕竟大象会跟蚂蚁计较吗?
“你什么意思?!”同伴听到赵令闻的嘲讽,只要是不傻,都能听出对方的话里的意思,他自然也明白了,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放肆!谁允许你这么对我们王爷说话的!”侍者不乐意了,他们王爷在孙小娘子面前的确是平易近人了一些,可不代表可以被人这般口吻对待,没见侍卫的大刀都要忍不住了!
“王,王爷?”那人傻眼中,结巴的说道。
“掌柜的,大夫和差爷都过来了。”伙计噔噔噔的跑了上来,看着这剑拔弩张的气氛,小心翼翼的说道。
“病患在哪?”那大夫跟着进来,张嘴就问道。
“大概,可能是我,不过我现在已经没事了。”已经坐在椅子上的郑元武说道,主要是他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
“大夫,还请先为他瞧瞧。”郑元武的同伴赶紧请大夫上前。
大夫把脉,又好一顿的检查后疑惑的问道,“嗯?阁下并没有生病啊。”
“是中毒,我怀疑这家酒肆下毒!”同伴当即说道。
“我要是下毒,最先做的就是毒哑你。”孙蓁蓁扫了这人一眼说道。
“你!”同伴难以置信,这小娘子未免也太嚣张了吧!
“我可以肯定,这位没有中毒,即便是真之前中毒了,现在也已经清干净了。”大夫摇头说道,“就是体虚,要调理一下。”
“多谢东家。”郑元武一脸感激的望着孙蓁蓁说道。
“这怎么可能……”同伴到现在还脑子发蒙,喃喃自语。
“史兄,不必多说,这一次,确是悦丰楼救了我的命,多谢你邀我来这里吃饭。”郑元武一脸感激的说道。
“真的?”同伴见他真没什么问题,这才放心。
“其实我胸闷气短已经有数月了,正如这东家说的一样,喝了那银耳汤,我现在感觉好多了。”郑元武点点头说道。
“你身上余毒未清,最好找擅长解毒的大夫,再调理下。”孙蓁蓁在一旁说道。
“多谢东家指点。”郑元武感激的笑着答应。
“所以现在,还要去衙门吗?”站在门口的衙役当即问道。
“不必,不必,我已经好了,悦丰楼的吃食没问题。”郑元武在看到衙役下意识的笑脸说道。
别看衙役没什么品级,没有人脑子不清醒会去得罪衙役,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对了,既然你没事了,就麻烦这一位,在外澄清一下,我悦丰楼的吃食没有问题。”孙蓁蓁没什么表情,想起今天的生意被搅黄了,也是心塞的很,好在这勉强也算是行善积德。
平时有个什么小灾小祸的,孙蓁蓁也会捐赠些东西出去,有功德总比没功德强。
所以说,修炼之人不像一般人那么自由,因为修炼之人清楚因果功德,弄了不好就前功尽弃,白白修炼了那么些年。
“正是,这一闹,我们晌午的生意全都泡汤了。”掌柜的忍不住抱怨,刚入坐,菜都上了,结果楼上就喊杀人了,谁也不想惹事,都给跑了,拦都拦不住。
“应该的,应该的。”郑元武没有一丝的排斥,这家酒楼可是刚刚救了他的命,至于他怎么中的毒,那得他回去再处理。
因为菜都冷了,郑元武在门口跟围观的人解释后,又点了一桌,顺便还邀请围观的人一起吃饭,费用他全包了。
没想到,当天的营业额还涨上去了,毕竟白吃的午餐,没人会拒绝。
更何况人家当事人都说了,人家酒楼还救了他的命,这让人就更好奇了。
是什么样的东西,还能救命?
孙蓁蓁都没想到银耳汤会意外的火爆,因为都听说了那郑元武的事,谁不希望自己长命百岁,特别是能去的起酒楼的人,谁不想长寿一些?
甚至还有带着父母去酒楼的,一般人不会这么做,上年纪的人牙口不好,很多东西都啃不动,可银耳汤没问题啊!
最主要的是,悦丰楼的银耳汤不外送,他们就只能上门来吃。
导致悦丰楼每天生意火爆不说,还总排队,不少人都希望悦丰楼能扩建,这样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扩建是不可能扩建的,现在的生意都要把员工累死了,光是炖银耳汤的就有三个人,基本只要出锅就是秒空,实在是太难了。
孙蓁蓁觉得银耳都要被他们吃完了,要不是她之前在孙家村后山养了一些,经过灵泉水的浇灌,山上的银耳一发不可收拾,就现在这生意,怕是根本供应不上。
当然了,当初也是因为自己种的银耳长的太旺盛了,她才想着在酒楼试着卖卖看。
想收了银耳汤这道菜,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