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北宋开酒楼》 64、第 64 章(第2/2页)
说溺就溺?
最后鉴于对方不要这孩子,赵令闻一火大先把孩子给带走了,走之前留下了地址,想清楚的话,就来接孩子回家。
只是后来等了一个月,都没有人来接孩子的,也不知道怎么传的,说他有私生子什么的,呸,他好好一黄花闺男!
这么没个名分的养着也不是,赵令闻干脆就办了个慈幼院,专门收留老弱妇孺的,顺便跟他哥报备了一下,免得他哥以为他干啥好事了。
毕竟他要有孩子,还是什么私生子?早被他哥按着脑袋成婚了。
知道是些可怜的孩子,官家也是无奈,百姓愚昧只想要儿子,可只有儿子没有闺女,这个世道会变成什么样?
哪怕他禁止百姓这样的行为,根本管不了……
赵令闻那个慈幼院收容了街上的一些乞丐,有年老无法干活养自己的,也有年幼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的孩子可以照顾更小的孩子,年老的则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至少比放他们在大街上乞讨要强,上了年纪的都没想到,临老了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对官家来说,这些人的确是不小的麻烦,先不说影响汴京城的风貌,到了冬天经常有冻死的乞丐没人收尸,只是让他弟弟来养……
倒不是觉得赵令闻有什么歪心思,别的不说,这个弟弟他还是了解的,一直都心善,而已那一群老弱妇孺,能做什么?
如今国库充盈,官家便给自家弟弟拨款,总不好让弟弟吃亏了。
有朝廷拨款,赵令闻觉得这事可以有所为,主要是城里条件不行,要换了别人能给笑死,就没听说过住在城里还条件不行的。
要见过赵令闻和孙蓁蓁建的学校的,就能发现,城里的住宿是真的不行,要不是赵令闻的王府被他改造过,他都想住学校去了,不管怎么说,舒服。
到了冬天暖和冻不着,夏天又凉快,怎么不比城里舒服,有了他哥拨下来的钱,他完全可以建一座全新的慈幼院,也花不了什么银子。
作者有话要说:嘤……大姨妈来了,肚子疼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