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开酒楼: 78、第 78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北宋开酒楼》 78、第 78 章(第1/2页)

    第七十八章

    孙蓁蓁手速惊人,主要是有不少的灵感,她先是写了以男子为主角,建功立业的书籍,换个笔名开启种田模式,再还有保家卫国的,一口气写了十余本小说,换了差不多十个笔名,都是由她自己的书肆印刷出版,古代没什么出版商可言,所以她直接自己弄了一个,本来就是她的店面,稍微装上书架,弄了一些赵令闻收藏的,当然不是原版的,也足够充当门面了,夹杂在这里面的小说话本,也不是太过突兀。

    这里面没有那些世面上穷书生的话本,意外的卖的还算不错,小说只要上市基本都被抢空,还经常有人来询问续作。

    不过那都不是孙蓁蓁真正想写的,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她后来写的都是一些女子独立自强的话本,什么女子女扮男装考上状元之类的,虽然逻辑有点问题,毕竟参加科举都是要检查的,要如何女扮男装的参加考试?更何况还有户籍等问题,反正就是披着言情皮的女强小说就是了。

    这样的话本根本没有人会印,孙蓁蓁缺钱吗?她不缺。赵令闻缺钱吗?他也不缺。

    当然直接自己印啊,第一批印出来的,直接免费送,送的都是女子,毕竟也没几个男的爱看。

    孙蓁蓁都没想到的,这书在印刷送人之后,会成为一本禁书,是的,遭到无数男人的抵制。

    呵呵……

    不过抵制归抵制,这家书肆的生意依旧不错,主要是他们书肆的书籍价格便宜,质量优良,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放过这样的好书。

    特别是囊中羞涩的读书人,更是喜欢在这书肆里买书回去。

    至于孙蓁蓁的书肆卖的书能这么便宜,还不就是成本低嘛,用的是有卡槽的木头雕刻小方块,印刷方便。

    纸张也便宜,雕刻的印刷版也便宜,这书的价格可不就下来了。

    书肆里印刷了不老少的三字经之类的启蒙书籍,在城内,孙蓁蓁还建了一个学堂,专门收那些招揽来的工匠的孩子。

    因为在这边有住的房子,基本都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设计,住下一家四五口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有些甚至老家的壮劳力都叫了过来,只要是参与建设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分到住的一套房子,而且是真实的分到,不会再要回去的那种。

    他们就是靠这些吸引人过来,那修建的巨大的城墙,足够给人不少的安全感,城内还有试验田,试验田的边上就是一所农业学校,专门带了那些擅长种地的人过来,研究如何养出更好的良种。

    先前赶着种下去的玉米土豆棉花之类的,都已经被收割了下来,像玉米土豆,产量惊人的,虽然不知道这东西要怎么吃,但是看到粮食可以有这么多,每个人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就是孙蓁蓁都跟着一起下地收割。

    收获的当天,孙蓁蓁还举办了一场丰盛的庆祝宴会,辛苦了几个月的农户都分到了煮熟的玉米土豆,亲自体会了劳动的成果。

    当然没有忘记忽悠百姓让孩子上学的事,只有百姓生活好了,才会想更多,并没有说那些不实际的,让孩子当有出息之类的话,而是能选择更多的职业,赚到比父母更多的钱。

    城内的小学才会招收了上百个孩子,可要比在汴京城的时候多多了,特别是女娃,在这边女娃怎么了,都是家里的劳动力。

    读书识字还不要钱,还给两顿吃的,为什么不学?

    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回家,说在学校里吃的啥啥,那些个家长都快羡慕哭了,他们都想去上学了。

    人人都以为,孙蓁蓁出的那个书籍被男子抵制了,却不想,这书在女子之间却是被传了开来,从未有人想过,女子也可以。

    不少的女子都被从小告知,只要安安分分的听话嫁人,却没人告诉她们,世界可以完全的不一样。

    孙蓁蓁也成了不少小娘子崇拜的偶像,当然了,是用的笔名来着,拿真名出去,她又不傻。

    “看来今年,怕是要在这边过年了。”赵令闻品尝着新鲜的牛肉,在火锅里涮个几秒,果然好吃。

    “是啊,我给家里的礼物,已经上路了,相信年前应该就能送达。”孙蓁蓁还是头一次跟家人分开过年,不过问题不大,每个月她都有跟家里通信,了解弟弟妹妹的学业等等,当然还有工厂面馆和酒楼的营业报表一样都不能少。

    “跟我来这边,委屈你了。”赵令闻真心实意的说道,原本孙蓁蓁可以不必跟她的家人分开,要不是他身边太缺少帮手了。

    “怎么会委屈,能来这里,我可是很开心的。”孙蓁蓁一点都不觉得委屈,离开家人她真的没什么感觉,本来对孙家的感情都是原身留下的,事实上孙蓁蓁并没有感觉那么的强烈。

    搞基建才让她更加的欢喜,这成就感不是一般的强。

    “你真这么认为?”赵令闻很是高兴的问道。

    “那是自然,你瞧瞧我们建的这座城,要是没来的话,什么都不可能发生。”孙蓁蓁一脸认真的说道,“你给了这边百姓足够的安全感。”

    同时也震慑了草原野心勃勃的人,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便可以带来奇迹。

    在城内,他们训练了一批壮劳力,倒也不是刻意的训练,主要是让百姓可以运动起来,强身健体的同时,孙蓁蓁还掺和了一些攻击招数进去,没什么难度可以足够人自保就是了。

    几个月下来,那些人都尝到了一些甜头,甚至是女子也跟着练习。

    当然练习的人不是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娘子,都是普通家庭的妇人之类的,主要这是赵令闻派人传下去的,对舒王,城内的百姓是信服的。

    如今的好生活,就是舒王给他们带来的,只要是舒王提出来的,他们没有一个会反对。

    孙蓁蓁的酒楼在冬天的时候终于建完了,一楼二楼的装修也都已经完成,楼上的房间都很简约,一张床两个床头柜,床上还带了个弹簧垫,松软的棉花枕头。

    没错,从棉花大丰收以后,那些棉花就派上了大用处,无论是织布还是做成枕头,一样都不少。

    至于为什么能有这么多棉花收获,还是赵令闻跟草原人联系,租他们的地来种植棉花,到冬天给他们口粮过冬。

    两边都很开心,草原人很喜欢和赵令闻做生意,不光是他总能拿出好些好东西来,主要还是跟他做生意很痛快。

    赵令闻也喜欢,毕竟人傻钱多谁不喜欢?

    他这边的烈酒很受草原那边的人欢迎,每次到这边来,草原人都要进一大批,反正孙蓁蓁无论什么就都可以做成蒸馏酒,十分的方便。

    至于冬天的口粮,土豆红薯玉米一样不少的磨成粉,做成玉米面等等,这些在变成百姓家也非常的受欢迎。

    新鲜的玉米味道也很不错,晒干了又是别的味道,为了方便,孙蓁蓁的食品厂弄了个打磨的机器,比自己弄要快的多。

    因为跟草原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