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360-3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360-370(第5/27页)


    —— ——

    日子进了六月,江芸芸的生日月,她家也彻底热闹起来了。

    “夫人送了好多东西!”乐山震惊,“都是公子的东西,春夏秋冬都有呢。”

    江芸芸乐颠颠跑过去,打开一看:“哇,好花哨。”

    乐山笑:“夫人和老夫人一样,都喜欢给公子做这么热闹的衣服。”

    江芸芸抓出一件粉色的衣服,在身上比划着:“好看嘛,会不会太粉了。”

    “好看!”乐山竖起大拇指。

    江芸芸又掏出一个白色的小鹿绒帽,顶在头上,来来回回地转着脑袋:“好看吗。”

    “好看!”

    黎淳坐在屋檐下看着她兴高采烈的样子,半晌没说话。

    “这颜色也太娇嫩了。”黎叔笑说着,“不过芸哥儿越长越漂亮了,穿起来粉粉嫩嫩的,跟个小姑娘一样,好看,这以后的姻缘可要抢手了。”

    黎淳眉心微动,突然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黎叔担忧问着。

    黎淳揉了揉额头:“在外面少说这些话。”

    黎叔点头:“是我失言了,回头让人攻讦他的外貌就不好了。”

    黎淳盯着江芸芸看,不再说话。

    “都好看的,周夫人还做了很多小玩意呢!不过夫人之前还被骗了,去寺庙点了一盏长明灯呢,我说哪有给活人点长明灯的,结果夫人说替这天下可怜人点的,希望能保佑你平平安安的。”徐叔真是到处跑,这一次的东西就是他从南直隶带回来。

    “我们公子也托我给你送了礼物,他现在在山西过不来,带了好多特产来,还有祝公子现在人在辽东呢,您看看,好大一条人参啊,说要给您补补身体呢……”

    本来徐家想要徐经留在京城,但徐经的胆子已经越来越大了,又自请外放了。

    祝枝山也跟着去了科道做御史去了。

    江芸芸东看看西看看,忙得不行。

    两日后,唐伯虎和张灵托商队送来的礼物也都送来了。

    几日时间内,原本都在天南地北的朋友们好似一瞬间都活跃起来,信件礼物络绎不绝地被送了过来。

    黎循传信里委屈坏了,絮絮叨叨了好几张,还说等他回来要补办的,又送了一副深夜漳州海岸图来。

    ——“我想着,我总不能让你再一次被卷入海水中。”

    背面是小青梅写的一行小小的字。

    江芸芸摸着那行字,半晌没有说话。

    十日,远在浙江的顾清也托毛澄一起送了礼物来。

    毛澄拜访了黎淳,这才去找江芸芸聊几句。

    “你最近在忙什么,怎么瞧着这么憔悴。”江芸芸震惊。

    毛澄低声说道:“我本打算请假送母亲回乡,但朝中又需要人去边镇,我这几日辗转反侧,也想去一趟大同。”

    江芸芸一听这名字就忍不住皱眉。

    “就是你想的那个。”毛澄低声说道,“大同巡抚空悬很久了,如今刘首辅和马尚书避嫌,便有些争议不下了。”

    江芸芸拧眉:“这么多官员难道还选不出一个?”

    毛澄没说话了。

    江芸芸了然:“陛下不是小孩了,这样闹下去怕是要出事。”

    “因为你之前在兰州的事情,要求重新修建长城,还要设景泰镇,王学士的儿子王守仁早早就请缨要去,不巧又碰上宣府北路也说要修边设险,现在内阁都不同意,兵部也有意见,但边臣们据理力争,还牵出你,陛下就想派人去看看大同到底什么情况。”

    江芸芸想了想:“修边有利有弊,劳役很重,钱粮也很需要,而且未必有用。”

    毛澄点头:“兵部议复:御戎之道,在于士马精强,将帅谋勇。修边之役,止遏鼠窃而已。宣镇方值多事,行伍疲惫,正宜休养以作气;遽然行此大工,恐有他虞。”

    “给事中蔚春也称:虏众拥至,每墩七卒,必不能敌;边地多风沙,沟堑易为漫没。且宣镇游兵仅三千,何来三万夫得役。”

    “如此就要耗费兵力,那也谈不上御敌。”江芸芸说。

    “现在朝廷议论不休,还带着你之前兰州的事情,觉得浪费人力,不若也一并搁置了。”毛澄说。

    江芸芸叹气:“修边止遏鼠窃,本就困难,若是靠它御敌,那我朝之前的朝廷,哪个不是下力气来修边的,可边境依旧是时常遭人劫掠。”

    “那你为何还要修边?”毛澄不解。

    江芸芸解释着:“我不是为了御敌,我是为了大小松山,大小松山的地势居高临下,一旦蒙古人占据,那便可以直冲兰州或者周边卫所,所以我要建立缓冲,免得西北情况更加恶化,我那时是非修不可,不然之前也就白打了,但修边确实要因地制宜。”

    “是,也有人是如此赞同你的。”毛澄点头,“我有意也走一趟边关。”

    “好啊!”江芸芸笑说着,“去外面看看,听得再多,说得再多,都不如亲自走一趟。”

    毛澄看着年轻的朋友,也跟着笑了笑:“听你的。”

    江芸芸把人送走后眼巴巴和老师说了此事。

    黎淳笑着点头:“你在兰州的事情我听说了,但外面也说你和蒙古人关系密切,你就不怕养虎为患嘛。”

    “那也要成了虎才是,自来边境就是扶持一人去打强的,等这个强了,再扶持一人去打这个强的,而且我们一边要分化,一边要归化,让蒙古的普通百姓归顺我们,好好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黎淳安安静静听着,随后伸手拍了拍她的胳膊,露出怀念的笑来:“他人只以史明鉴,就能立下不世伟功,你却还能比他们想得更周到,更安稳,为了你口中的普通百姓,其归,你真的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了。”

    江芸芸骄傲挺胸:“我可是做过县令和同知的。”

    黎淳看着小徒弟得意的样子,沉默了片刻,最后缓缓伸手,用苍老冰冷的手心,摸了摸小孩毛茸茸的脑袋:“多思多等,戒急戒躁,今后要好好往前走啊。”

    —— ——

    十四日,明日就是生日了,乐山忙得不可开交,虽然江芸芸让他直接去外面定席面,但他还是事事都上心,就连酒水摆盘都要仔细看一遍——公子第一次开宴,可不能出一点差错。

    张道长为江芸芸去道观里念了七天经,求了一个平安符,神神秘秘挂在她身上——天官赐福,大吉大利。

    黎叔也忙着到处在京城内布置江芸芸的小院子——也该体面一些的,不然回头又要被人嚼舌根的。

    黎淳这一日日也见了不少以为再也见不到的老朋友——我一把老骨头了,就想着来看看。

    一行人忙到现在,眼看都天黑了,江芸芸把黎淳送去客房休息了,又处理一下通政司的事情,瞧着马上就要子时了,就跟着准备休息了,突然听到外面有马蹄声突然停了下来。

    江芸芸警觉停了下来,目光看到自家大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