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480-4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480-490(第8/30页)

的风向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果不其然,李东阳一见她也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南直隶,不亏是太。祖定都之福地,自来气象万千,风华无线,衣着鲜艳啊,如今我们去外面找人做衣服,都是问我们要不要做南直隶款式的。”

    “我们一群老头穿什么花花绿绿的衣服啊。”王鏊也跟着慢慢悠悠走进来,一向,“这不是丢人现眼嘛。”

    江芸芸目不斜视,镇定问道:“还有五日蒙古的队伍就到了,我们这边的接待规格是不是要再找兵部商量一下。”

    “那你去兵部找刘尚书吧。”李东阳说,“内阁就一点意见,文书上必须是朝贡,蒙古人反复无情,不能让他们在京城中丢了我们自己的脸面。”

    江芸芸点头,揣着折子,溜溜达达出宫了。

    李东阳和王鏊看着她优哉游哉离开的背影,突然都扶着桌子笑得直摇晃。

    事情是昨天傍晚发生的,大家是当天早上知道八卦的。

    昨日殿试的事情一出,谁心里没点小心思,但当天晚上就有人出手堵人的,也实在是太令人措手不及了,听说还和刚回京的黎循传迎面撞上了,可不是好大一出戏。

    兵部

    江芸芸被人引进后直接见到了兵部侍郎刘大夏和兵部右侍郎丁凤。

    “脱脱卜花点名要你接待。”刘大夏公事公办,直白说道,“到时你需出现在队伍中。”

    “多年前有过交流,此番也正好再试探试探她。”江芸芸点头。

    “蒙古此番朝贡只带了几匹马,几匹羊。”丁凤为难说道,“着实太少了点。”

    “只要最后在国书上盖棺定论是朝贡便也不碍事。”江芸芸想了想,“此番来京,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此事,若能成,自然是一件好事,若是不能成,至少也不丢脸。”

    刘大夏看了她一眼,但没说话。

    丁凤继续说道:“若是重开兰州边贸,只怕舆论极大,且蒙古人背信弃义多次,早就毫无诚信,若是要扶持脱脱卜花,直接在给她一个名号便是。”

    江芸芸认真解释道:“一个名号不能让她在蒙古壮大,但是一场贸易可以,脱脱卜花愿意来京城,只怕是因为她在蒙古的发展受限,不得不寻求外部的帮忙,若是我们这次视而不见,土默特不是被小王子彻底打垮,就是转头和小王子合作。”

    她想了想,又举出一个例子:“宣城受不得两部落合二为一的攻击。”

    丁凤摸着胡子,随后看向刘大夏。

    “只怕是蒙古人野心难填,我们这事在养虎为患。”刘大夏低声说道。

    江芸芸沉默。

    事情的发展谁也无法预料,江芸芸的想法过于大胆,自然也有执行空间,可谁也不能保证此事的后续发展。

    兵部作为此事的前头人,疑虑重重也是无可厚非。

    “先把人带入京城,看看他们的诚意吧。”最后刘大夏拍板说道,“若是蒙古人实在太过嚣张,那索性关闭边贸,屯兵边境,也好过让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翻脸。”

    江芸芸自然是点头应下,随后把手中的折子递过去:“年前盘点过国库剩余开支,去年各地受灾,浙江刚结束兵乱,所以税赋并不充裕,蒙古人自来又喜欢胡吃海喝,所以要一开始就定下规矩。”

    丁凤好奇接过去一看,随后震惊:“一人一天一顿一百文,这,听上去有些小家子气了。”

    “那些蒙古人每次都像是饿了三天来京城进货的一样。”江芸芸解释道,“我之前在兰州施行过,很有用,他们也会克制一些,至少脱脱卜花应该是明白我这个规矩的。”

    “是不是瞧着有些少了。”丁凤犹豫说道,“那些都是壮汉……”

    “那就自己花钱去吃点好的,而且一天一顿一百文,如今京城四十文一斤生米;一只鹅一百五余文;鸭近二十文;鸡十余文;猪肉每斤十余文;牛肉每斤八文,怎么不够吃。”江芸芸显然对物价也是非常领情的,一笔笔算下来,也确实是够了。

    “也算一个下马威。”刘大夏想了想,点头说道,“每次招待给这些蒙古人都会有很多浪费,现在限制了未必不好,就先这样吧。”

    “若是他们不听呢?”丁凤还是犹豫。

    “是来做事的,不是来撒泼的,每日按人头拨给这么多钱。”刘大夏冷冷说道,“再胡闹,蒙古人的诚意也就有待商榷了。”

    江芸芸施施然点头。

    丁凤见主官都如此说,便也跟着点了点头:“那我就这么拿去办了,也和会同馆的人说一下,通个气。”

    “辛苦了。”刘大夏说。

    江芸芸起身目送他离开。

    等人走后,屋内只剩下两人。

    回京后,江芸芸还没单独见过刘大夏呢,刘大夏对她也一直淡淡的,不过他以前对江芸也是这个态度,所以江芸芸一时分不清他现在到底是什么态度。

    “昨日你和宾之一唱一和,我还以为你们要做什么大事呢。”刘大夏先一步开口说道。

    江芸芸万万没想到刘大夏这么警觉,但面上只是哎了一声,不好意思说道:“就是瞧见了,见不得这样的事情,一场科举就这么被人弄坏了。”

    刘大夏沉默,随后无声摇了摇头:“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江芸芸应下。

    “内廷的那些太监自来是可恨的,我听闻你和那个叫冯三的交往过密?”刘大夏又严肃质问道。

    江芸芸缓缓摇头:“就是以前认识。”

    “少于他们交往,都是一群包藏祸心的小人,这些年到处霍乱朝政,为祸百姓,逼走了多少官员。”刘大夏一脸厌恶,随后又说道,“你本就身上很多是非,沾了他们,对你清名有碍。”

    江芸芸还是点头应下。

    刘大夏也跟着无话可说。

    他已经七十一了,虽身体还算硬朗,但面容依然衰老,板着脸不说话时,脸上的皱纹深刻繁多,瞧着是个严厉,不苟言笑的人。

    “师兄,你看好这次开边贸的事情吗?”江芸芸另起话题说道。

    刘大夏仔细想了想,随后摇了摇头:“我看过你在蒙古的边贸政策,小范围内并无问题,但若是推行到九边怕是非更多,自来贸易最容易出岔子,钱财动人心,兰州之前有你才安稳了这几年,但你这一走……”

    他顿了顿,却没有继续说下去,反而又说道:“但边境多乱,百姓多艰,国库也空虚,若和太·祖太·宗一般能打出去,还能换几年安稳日子,如今却是不行了,我们不得不另谋他路,也许你的办法有用,能保边境多年太平,也许你这办法没用,未来会让你遗臭万年。”

    江芸芸坐在椅子上沉默,日光明明落不进屋内,却也照出几分亮堂。

    “总不能畏惧未来,就止步不前,我们高居京城,安然无恙,却放任边境百姓,提心吊胆,为公为私,都难以接受。”

    刘大夏听着这话有些恍惚,微微侧首,看向自己多年不见的小师妹。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印象中的人长高了,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