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命在我》 140-160(第26/37页)

诏,最后从谭闻秋手中接过了皇帝玉玺。

    沉甸甸的玉玺就在他手中, 他转身望着下方跪了一地的朝臣,只觉得窒息感从内而外将他包围,手上的玉玺重若千钧。

    他内心毫无喜悦,只有空洞和麻木。

    头上的玉冠和身上的龙袍如此沉重, 要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他就像谭闻秋教的那样用沉稳的面容和平稳的语气道:“众爱卿平身。”

    接着是颁布圣旨。

    先是把先皇姬瑯登基以来的政绩全部拎出来歌功颂德一遍, 接着将谭闻秋从皇后封为皇太后,将已死的老皇太后追封太皇太后……

    等杂七杂八的事情都说完,该封的活人和死人也都封完了。

    子翼深吸一口气,颁布了登基以来的第一道有实际效用的圣旨。

    “朕冲龄践祚,涉道犹浅,经事未深,未能周悉政务。平南王姬麟果毅忠勇,实国之股肱;丞相柳怀信勤慎克己,乃社稷之臣。宜居辅弼。兹特命平南王为摄政大臣,与丞相总揽朝政,共揆百官,同商国是……”

    除这道圣旨以外,其他的圣旨都没有意义。

    只有这道旨意是有意义的,是有实际效用的……其他的不过是些许废话。

    子翼不需要自己动脑子去想,下面的大臣就会自己把圣旨拟好拿过来,他也不需要去翻看,更不需要提出意见,只需要在那明黄色的卷轴上盖上御印就大功告成了。

    从一开始就该知道了,不是吗?

    子翼敛去眼中的灰暗,心道。

    他在最不该登基的时候登基,在最无力的年纪承担这样的重任。

    没有人期待他做出怎样的政绩,也没有人对他投以期望的目光,不管是柳怀信、姬麟,还是母后,没有任何人对他说:“希望你能成为一个明君,勤勉于政,做个好皇帝。”

    子翼明白,他们对他没有期待,所以不会对他说鼓励的话。

    他们甚至……不屑于去伪装。

    父皇活着时,子翼刻意表现得性子温吞软弱,生怕步了先太子的后尘。父皇死了,他被接到清秋殿偏殿不允许随意外出。他一瞬间就懂了,他只能做一个听话的皇帝,一个顺从的傀儡。

    随后子翼身边的太监宫女被统统换掉,曾经服侍先帝的宫女小蛮成了他身边贴身的宫女首领,在御前做事的太监白小满也成了他的掌事公公。

    夜深人静的时候,子翼只感到遍体生寒。

    妖孽未除。

    谁是妖孽?

    曾经的御前大太监胡千面是妖,还有谁不能是妖?

    妖操控父皇,是否也想接着操控他?除了胡千面,还会有谁是妖变的?是小蛮,白小满,还是……还是那一副慈母面貌,让他在清秋殿偏殿不得外出的……

    那究竟是保护,还是以保护为名的圈禁?

    子翼心底一片冰凉,简直不敢继续想下去。他怕极,可是不能表现出来分毫。

    登基的前两日,谭闻秋将他召到正殿,用苍老无力的语气向他诉说了她的安排。

    她说,平南王姬麟威望较高,但也有野心,他可保皇,然未必没有僭越之心。

    她又说,大燕丞相柳怀信为人奸诈,贪恋权势,善于结交朋党,权倾朝野,不好连根拔起。

    她还说……说若要坐稳皇位,得姬麟作保,为避免姬麟独大产生不臣之心,就得扶持柳怀信,令二人相斗,彼此制衡,两败俱伤。此乃帝王心术,权衡之道。

    这听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对,甚至是相当有道理的,是最合乎当前情势的建议。

    今日登基,子翼如她所言任命了摄政大臣。

    父皇归于皇陵,他坐上了皇位,大臣各司其职,皇后荣升皇太后。

    除了妖还没抓到之外,其余所有事貌似尘埃落定。

    然而,果真如此吗?

    先前种种是他多想吗?那些人态度微妙并非本意如此,而是他杯弓蛇影猜忌太过了?

    子翼不敢去看身边的皇太后谭闻秋,也不敢去看侍立在一侧的白小满和小蛮。

    他眼神空茫地望着下方的大臣,视线并无落点,像是什么都没看。

    大臣们跪了下来,伏在地上,高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着这大殿内回荡不断的万岁之声,子翼的心猛然间颤动了一下。

    “陛下圣明”,可是圣明的不是他,是建议他重用姬麟制衡柳怀信的皇太后。

    “吾皇万岁”,随后无人不跪,大殿内的全部大臣都向着龙椅的方向跪拜了。但子翼恍惚一息,竟然有一瞬分不清他们究竟是在跪他,还是在跪他身边的皇太后、白小满和小蛮。

    他满目哀色,满心苍凉。

    他从未如现在这般清晰地认识到,他登上了这个高位,可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看似无人不服,实则无人可信。

    ……

    长阳君一家,今晚就要离去。

    商悯从府外归来之际,长阳君正在拟信。

    见商悯归来,她暂时停下笔道:“你的事儿都安排好了?”

    “是的。”商悯道,“我侍女共四人,每个人都实力不弱,最强的是雨霏,围捕白小满那次姥姥见过的。我想让她再带一人护送你们,剩下的两个留在宿阳,帮衬我重新组建的武国密报机关。”

    “如果雨霏得力,你大可以让她留下,不必让她护送。”长阳君劝她。

    商悯摇头,“姥姥放心,我心中有数。况且如果不是雨霏护送,我心有不安。”

    “好。”长阳君惆怅一叹。

    商悯把目光移到了长阳君所写的信上,信的开头写着:“吾名姬娴,文圣之后,得先皇册封为长阳君,今以此书敬告天下……”

    商悯想过要如何才能将姥姥姥爷舅舅表哥等所有人都挪去武国。思量许久,她得出的结论是人相对好挪,但是宿阳上下的嘴不好堵。

    长阳君一家集体失踪,这带给朝野的震动是难以估量的,恐怕仅次于寿宴现妖和各国出兵征燕。

    长阳君可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地位尊崇,是能主持皇帝丧仪的那种尊崇,这种人失踪,根本不可能不叫人察觉。

    摆在商悯面前的没有多少选择。

    要么把姥姥一家的失踪推到妖的身上,假装他们是遇害了。

    要么是直接摊牌,坦率告诉宿阳所有人,没错,他们就是去投武了。

    商悯细细思考后觉得第一种办法是不靠谱的,认真运作一番,她是有办法做好痕迹和伪装,制造长阳君一家被妖袭杀的假象。

    反正妖又不能跳出来直接说自己是被污蔑的,这脏水泼也就泼了。

    但是这么做就会有没法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长阳君一家如果到了武国只能隐姓埋名,永远不能以真实身份和面目示人。以及,无法解释妖为何非要挑长阳君下手,长阳君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