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命在我》 140-160(第35/37页)

信任,谭国真的把商悯当做交易的筹码,而不是糊弄燕军的幌子,那么谭军的行事缘由就能说通了。

    虽然沿着这条线思考是可以顺下来的……但还有一件事顺不下来。

    ——苏归的应对。

    如果苏归的内心产生了“谭国信商悯”和“谭国不信商悯”两种猜想,那么他最应该做的是去求证,向郑留求证!

    郑留在城下见过商悯,可以从谭军对商悯的态度分析出点什么,如果苏归问了郑留,郑留可以“如实”说出谭军是如何严防死守的。

    但关键在于,苏归竟然没问!

    他居然没有问?

    商悯百思不得其解。

    她坐在床榻的边缘,整理思绪,从头推演苏归可能产生的想法和应对……越是想,商悯脸色就越凝重,心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一个危险的猜测。

    她眼皮狂跳,顺着另外一个假设思考:如果苏归猜出她来陇坪城,是专程来找郑留的呢?

    这个念头甫一出现,商悯就感觉浑身发麻。

    要是苏归猜出来了,面对郑留他可能会有两种选择。一是放长线钓鱼,看他到底要干什么,又想翻起什么浪花。二是直接拘禁郑留,让他彻底掀不起风浪。

    苏归显然没有拘禁郑留的意思,郑留甚至能自由活动。商悯原先估计的最差最差的情况,是苏归觉得郑留私情太过可能背叛燕军而将他软禁。

    现在苏归什么都没做,反而让商悯摸不着头脑了。

    难道他是想试探郑留?但是他的行动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要是苏归想钓鱼,就不会选择这种方式,让郑留心生警惕。相比钓鱼,这更像是一种……警告或提醒?

    商悯眉头紧蹙。

    苏归身不由己,这是她能感受到的。

    他也不忠于谭闻秋,若是他绝对忠诚,就不会放走商悯。他心中有情,因此断臂绝义,希望商悯能平平安安活着。

    如果苏归并不想站在谭闻秋那边,只是苦于某种原因无法反抗呢?

    就像那日商悯试图招揽苏归投武,他没有坚定拒绝,却说世上有些事早已注定,他虽不愿,但只能认命。

    不愿!不愿才是他真正的想法。轢閣

    若是给苏归一个机会,若是给他一个挣脱谭闻秋控制的机会,他会不会抓住?

    若把机会送到他面前的是商悯,他愿不愿意相信她,去把握住这微小的胜机?

    皇帝剖心,妖魔现身,是不是正是因为这些事情,才给了苏归新的希望?

    也许她让郑留传达的那句话,苏归给她的答案从来不是什么“不愿”,而是——“愿”!

    他不问郑留,也不限制郑留行动,不是想要阻止他做什么,而是希望他能做些什么。

    果真如此?!

    商悯被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她甚至振奋地从床边跳了起来,但很快,她就强制自己冷静下来,迫使自己以绝对理智的心态思考。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苏归对郑留所说的某些话都可以有另一种解读方式。

    他说,你们师姐弟三人感情似乎真的很好。

    所以他确信郑留在陇坪城下不认她是真公主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保护她,或是配合她,并非是要邀功讨赏。

    他可能还因他们的牢固关系怀疑商悯与郑留碰面是别有目的,就算猜不到他们的传信方式是隐灵飞矢,也会疑心他们在这短暂的碰面里交换了情报。

    最后苏归警告郑留把事情烂在肚子里,不然就杀了他,是因为他要确保这件事不能以任何方式泄露,否则功亏一篑。

    如果苏归和子邺、姬瑯一样,受诡异力量的约束不能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口,甚至连行动都无法自控,那么他不肯直说,不肯表露想法,也在情理之中。

    商悯整理清楚了思路,然后陷入了新的困境。

    她没法证明自己的推测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她自作多情。

    商悯希望这推测是真的,这样她就能多一个助力,少一个敌人,谭闻秋也会失去一个爪牙。

    但就如之前所有的事情一样,她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也不能将胜利的筹码压在一人身上。

    即便苏归心有不愿,可他身不由己是现实。

    退一万步说,就算苏归站在商悯这边,他也没有能力下令让几十万燕军就此止步,转道去宿阳杀了谭闻秋。默许郑留存在大概已经是极限,哪怕是这样,他怕是也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

    “唉!”商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悲戚地爬回床上,钻进被子里闭上眼,心中喃喃自语,“一个两个话都不说明白,非要让我猜,我脑瓜子都要想破了……先是郑留,再是子邺敛雨客,然后是苏归……”

    虽然没法把话说明白不是他们的错,但商悯还是极度郁闷。

    这群人简直是在比谁的心眼子最多,商悯觉得自己算是练出来了,要和心眼子多的人打交道,那她也得努力锻炼心眼子才行……

    来到谭国国都峪州的第一天,商悯奢侈地没运行假寐术驱散疲惫,而是阖上眼浅眠,享受这难得的安宁。

    准确地说,是风暴前最后的安宁。

    ……

    新皇登基第五日。

    长阳君姬娴举家投武的消息震动朝野,朝会上,众多大臣窃窃私语。

    商悯低眉顺眼地跟在子翼身后,看着他坐上了龙椅,她充当背景板。在殿外时,她凭借妖族卓越的听力将大臣们议论的话听得清清楚楚。

    “听说新皇登基当日,长阳君便不见了……”

    “仆从遣散,动作利落,像是策划已久。”

    “听说是有个家仆被派往城外的农庄收账,结果回来时只看到了空无一人的君府,接着又在书房发现了长阳君的辞别信。”

    “那信不是被长阳君当奏折递上来的吗?”

    “是准备了三份,一份是奏折,一份留在君府,一份被送给了丞相大人。”

    商悯闻到了子翼身上的气味,他很紧张,以至于身上都是汗,心脏也在咚咚跳,呼吸是紊乱的……

    皇亲国戚公开宣布投武,指责大燕不可信,这对于刚登基的新皇来说是极为沉重的打击。

    从声望到品性,从能力到得位的正当性,都将遭到全方位的质疑。为了把事情闹大,商悯特意准备了三份一模一样的辞别信从不同的渠道发出,就怕谭闻秋真的压消息。那被派去城外农庄的家仆,是姥姥在长阳君府发现的内鬼。

    谭闻秋确实压消息了,不过消息只压了短短四日。

    宗室成员来找长阳君商议要事,姬令韬和姬言澈多日未去上值,实在是瞒无可瞒,只得将消息公布。

    那封辞别信所表述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宿阳不再安全了。

    先帝驾崩,新皇登基的消息已经传达到各个诸侯手中。

    而为了□□,为了彰显仁德,子翼将在今日颁布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