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28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命在我》 280-300(第10/32页)

也正是在离开牢房的这一日,一个脸生的狱卒突然与他擦肩而过,匆匆在他怀中留下了一张纸条。

    纸条上字迹潦草,但是高澹看出这字迹是刻意模仿了他那已死旧友的风骨。

    是姬初寒的信,上面只有一行字:“敌在何方?敌是武国?人妖,家国,信谁舍谁,一路见闻,或可予你解答。”

    高澹一瞬心如擂鼓。

    姬初寒把这封信传给他,是冒了相当大的风险的,对方面临如此危局,居然还能探听到梁王的谋算,而且劝说他不要听从梁王命令搞乱武国……这是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

    梁王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但是对于全心全意投诚的人,他一向不吝奖赏,他只是恨姿态做不到位,投诚也不彻底的臣子。

    高澹只需要对狱卒交出这封信,向梁王表忠诚,梁王甚至可能立刻免除他家人的罪名。

    那封信团在他手中,他的手握紧,又泄气似的松开。

    错过了今天就再也不会有这样表忠诚的机会,他离救出亲人如此之近,可又觉得如此之远。哪怕罪名被赦免,他们也依然只能做听话的狗,但或许可以过上普通百姓的生活,活得像个人,不必被囚禁在监牢方寸之地。

    可什么才是人?

    梁王那样的人算人吗?

    不算!

    高澹表情冷硬,直接定下了答案。

    假如世上真有妖,梁王那种人就和妖一样,残暴冷酷,对人命毫无敬畏,不能算作人。他从前看不上这样的人,现在也看不上,哪怕对方已经成了王,他在高澹心中也不配。

    姬初寒似乎知道一些秘密的消息,高澹十分想和对方进行进一步交流,可惜这是不可能的了。

    她被困在王宫,他则要随流民北上。她也不确定他的立场,所以那一封简短的信没有说更多的东西。

    高澹一身破烂的衣装,在离开睢丘之前看了一眼自己从小到大生活的都城。

    随后他一头扎进了流民堆里,和其他被安插进去的内应一起鼓动流民起事,一路上颠沛流离,抢过粮仓,推倒过官府院墙,打死过哄抬粮价的富商。

    那些流民尝到抢掠的甜头,变本加厉,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竟然对普通人也开始烧杀抢掠。

    高澹不忍,遂出手管束,因一路走来他展现出了不凡的见识和文化,身边倒也聚拢了三两信众,一时间他带领的这支流民居然称得上纪律严明。

    高澹可怜被抢夺的普通人,也可怜这些被迫离开家乡的流民。

    每到一地若抢到了粮食,他都主动组织人手分粮,而且处事公允,慢慢有了比其他人更高的声望,许多人奉他为头领,听从他的指挥。

    也不知手下的人怎么弄得,居然搞出了一个口号来:“打杀豪富,开仓放粮,破衣得暖,广济贫民!”

    他们就这样来到了娄国。

    娄国对他们这一伙流民大开方便之门,只是象征性得派兵阻挠了一下,甚至没让他们死几个人。

    娄国人口只有八十万,流民过境难免劳民伤财,官员主动送粮并哭诉武国富庶,劝说流民去那边讨生路,于是流民之中说要去往武国的声音越来越大。

    等他们浩浩荡荡来到娄武两国的交界地,已经抢夺成性的流民再次闹事,袭击了边境的一处粮仓,还不知怎么的在粮仓隔壁的武器仓里面发现了五大车被淘汰的旧兵器。

    流民有十数万之众,高澹一路走来,深感民心可畏。

    他在流民之中声望颇高,可是还有梁王派来的其他几个人与他分庭抗礼,流民想要做什么,不全是他说了算,还要看那些民众自己想要做什么。

    此时武国在他们眼中已然成了一个世外桃源,掩埋在冰雪之中的大粮仓,有人心生向往,有人磨刀霍霍。

    可是在他们踏上武国的国土之前,一件前所未有的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这世上真有妖,原来那些朝堂重臣皇族宗室说世上有妖并不是借口。

    流民被妖邪附身,本就稀稀拉拉的队伍脆弱得不堪一击,顷刻乱成一团。

    “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高澹醒悟了。

    一路走来,高澹迷茫着,也随波逐流着,他想要寻找一个答案。

    原来妖才是他们真正的敌人!

    几个大国互发国书你来我往口诛笔伐,今天这个国家昭告天下,明天那个国家公开指责。今天换了皇帝,明天死了太后,乱成了一锅粥,可是远离皇土的普通人对这少有感知。

    他们只能感觉到衣服破了没法做新的,粮食少了天天饿肚子,这个地方有水患,那个地方有旱灾,人们背井离乡讨生活。

    什么妖啊鬼呀,跟他们有一个子儿的关系吗?

    你们说有妖,但是妖在哪儿呢?你们倒是变出来一个给我们瞧瞧啊?

    直到那五十万妖魂倾巢而出,他们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是妖,也是那庇护着大妖的大国。

    作者有话说:

    第287章  投效武国[VIP]

    怎样才能聚拢民心?

    这个问题如果让从前的商悯来回答, 她能给出的答案也就那么一条——推行利民政策,扩大王之声威,用道义教化民众, 积累数年之功,便可聚拢民心。

    可如果是现在让她回答这个问题,她就能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上面那条方法是需要潜移默化慢慢实施的, 若无三五年之功,不容易轻易见到成效。可是现在鬼方天柱倒塌, 五十万妖魔流窜世间,局势发生了变化。

    如何聚拢民心?

    答曰:给他们树立一个共同的强大的外部敌人。

    这是取巧之法, 但是极其有效。

    百姓不知妖魔之害,这一直是商悯焦虑的一个痛点。

    因不知妖魔之害,所以他们才会对妖毫无防备, 就连底层的官员都不知道商溯和商悯发布那一系列命令的意义。

    他们是老油条了, 适应没有妖的世界太久了,他们自以为聪明, 看什么都在说谎, 看什么都是借口,任何政策推行都被他们认为是大国博弈,认为这是政治作戏。

    谭国的战场离他们太远,他们以为那是故意散播的流言, 就像大燕攻打谭国也是在利用有妖的流言。

    他们和宿阳那群不敢承认皇宫有妖的朝臣不一样,他们是压根就不信,而宿阳的朝臣是不敢信。

    他们敷衍着,观望着, 麻木着。

    除非把证据甩在他们脸上,否则他们就不肯相信妖的存在。

    苏蔼打破鬼方天柱, 这给人族带来了危机,可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或许也是人族的转机。

    观前世历史,民众在什么时候民心最凝聚,反抗之心和战斗之心最高涨?是富强的时候吗?

    是饱受压迫的时候。

    当妖化为从天而降的冰雹砸在每个人身上,他们才能体会到那切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