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不达薏: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瓷不达薏》 50-60(第14/15页)

问一答,问的人散漫慵懒,答话的拘谨恭敬。

    不多时,从书房出来额头冒着冷汗的小助理抱着签好的文件,如获大赦一般长长舒了口气。

    他走到门口,与许薏毕恭毕敬地点头告别。

    看他这生涩拘谨的样子,许薏脑海里似乎能勾勒出周泽言这个上位者在寰宇压迫感十足的形象。

    “徐特助呢?”

    平日里,这些应该都是徐特助的差事,眼前的小助理,一看就是临时抽调接下的任务。

    许薏也只是随口一问,却见小助理站定脚步道:“周总临时回国,徐特助在国外替周总主理商务峰会!”

    寰宇一年一期的商务峰会,邀请的全是举足轻重的合作伙伴和金融风投机构,其中还不乏当地政府机构人员,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而他在关键时刻说走就走,不免会让人颇有微词。

    “怎么还不走?是在这丢了脑子?”

    周泽言长身玉立,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打断两人的交谈。

    第60章 对我公平一点要抱你一下

    小助理闻言脸色一变,麻溜地关门滚蛋。

    厚重房门隔绝掉屋外清凉的草香晨露,徒留一室裹挟着暖意的清冽雪松香。

    “其实,你不用刻意回来!”许薏转身对上他深邃悠远的目光,“我自己可以的!”

    看来,这姑娘又躲进了倔强的躯壳里。

    “许薏,你要对我公平一点!”

    “什……什么?”许薏没懂。

    “抛开周泽言的身份,去公平对待一个正在追求你的人!”周泽言双手插兜,倚着桌沿,一双比例极好长腿微微屈着。

    “我做的一切都出于我愿意!你不用为此心存亏欠,还是那句话,你按你的节奏和感受走,但无法阻止别人的喜欢和付出!不要偏爱和特殊,我绝对尊重,多久都可以等!”

    许薏被他这番言辞整的哑口无言,只能心安理得由他去。

    吃完早饭,在许薏的一再坚持下,周泽言驱车将人送回瓷坊。

    深秋的阳光恬静淡雅,透过橙黄的树叶洒下斑驳光斑洒在他平直的脊背,渡上一层虚幻朦胧的滤镜。

    两道错落有致的身影,徐徐前行,最终在楼梯前驻停。

    “我就不送你上去了!”周泽言双手插兜,小臂流畅的肌肉线条蓬勃贲张,忍住想要抱她一下的冲动,“下午还有个会议!”

    许薏微微侧身点头,“好!”

    “就这么简单?”周泽言似是很不满意。

    许薏想了想:“那……一路平安!”

    周泽言无奈地啧了一下,最终没忍住,抬手在她绵软的脸蛋上捏了捏,“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把自己养胖点儿!”

    清泠泠的小鹿眼,似是没预料到他会忽然如此亲昵,一纵即是的诧异后,十分羞赧地朝后躲了躲。

    怎么办?

    周泽言心有点儿痒,但他清楚,目前两人的感情节奏,也只能点到即止。

    他垂眸,喉间溢出几声轻笑,戏谑地问:“我这会儿要抱你一下,会不会挨揍?”

    许薏知道他不会,抬手将人往外推,“你快走!不是还要开会吗?”

    高大身躯被她柔弱无骨的手掌推了几下,虽然隔着衬衫的布料,但依稀能感觉到那绵软的力道。

    他咬咬牙,叹了一声:“那我走了!晚上的航班飞m国,大概一周!电话24小时开机,随时可以找我!”

    这是在事无巨细地报备行程吗?

    许薏被这满满的安全感冲击着思绪,直至那台黑色车子消失在巷口,这才缓缓回神。

    晚饭时间,手机上又收到周泽言发来的近期的行程表,密密麻麻快节奏的工作安排,都已精确到分钟。

    工作压力和强度可想而知。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各自忙碌,但每天都坚持在微信和她道早晚安,其中更不乏一些随手拍的风景及夜幕星空的照片。

    不论她回复与否,天天依旧如此!

    一开始,许薏只是看看鲜少回复,久而久之,慢慢养成了习惯,习惯这份惦念和安全感。

    工作累了,会去看看他的行程,分享的图片,寻求一些正能量的慰藉。

    再后来,他也偶尔会来瓷坊小坐片刻,有时蹭上一碗小面,便匆匆疾车而去。

    从两人只言片语的聊天之中,她知道,他的风投公司,正在对接一个ipo项目。

    而许薏也并不轻松,除却瓷坊接下几笔大订单,和陈叔的瓷厂整合资源联合生产之外,南城的工作室也慢慢步入正轨,开始向创意街区渗透,开设手作体验,逐步向日常化推广,她几乎每天在双城往返。

    时间一晃到了年底,瓷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顾客。

    一对痴迷于中国非遗文化的国外夫妇。

    夫妻二人是超级瓷器迷,来自于欧洲的一个小镇,在当地有自己的制瓷工厂,此次在商务峰会期间,收到一份瓷花的伴手礼,然后决定中国行,辗转几次找到了这里。

    在了解完瓷花的创作是来自于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时,竟流露出不可思议的崇拜之色。

    对于远道而来,想要参观交流并切磋技艺的同行,许薏同样受宠若惊。

    瓷坊目前良性运转,订单稳定,白瓷瓷塑作为几千年历史的传承技艺,她渴望更需要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和平台去提升它的影响和感召力。

    这大概也是爷爷和世世代代在这个行业深耕的瓷匠人所追求的目标。

    许薏带着夫妻二人在厂区参观,并介绍他们制瓷流程、工艺,同时毫无保留地阐述手捏瓷的传承技法。

    夫妻二人兴趣浓厚,当即决定要小住几天,要深入学习和交流。

    几天接触下来,双方相互交流切磋技艺,畅谈理想信念,许薏和埃布尔夫妇俨然成了忘年之交,并引荐给谢屿及其他的非遗联盟成员。

    埃布尔夫妇是非常热情好客的人,对于此次中国行感到非常开心,并诚意邀请许薏参加他们当地的巡展会。

    许薏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与她而言,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艺术展览品和日常瓷器商品不同,要有独特创意,同时兼顾体现非遗瓷塑的文化底蕴。

    为寻求创作灵感,融合西方文化元素,更贴近展览题材,许薏启程前往欧洲艺术馆采风。

    而后,潜心沉淀创作,最终赶在巡展推介会开幕前交出一份答卷。

    巡展会的推介活动,在欧洲一个瓷都小镇拉开帷幕,源于世界各地的匠人汇集于此。

    许薏因为时间仓促,未赶上报名,只能在埃布尔夫妇的瓷厂挂名,单独占两个展位。

    而谢屿此次作为瓷器附属品的附属品,自然也有幸亲临这场盛宴。

    他与许薏达成了深度合作,此次展品之一的“国色天香”手捏瓷花里的香氛,便是由他亲手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