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70-78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70-78(第11/25页)

太子做事,太子自然不会亏待你,我也不会亏待你。”

    又看一眼宝珠突兀隆起的小腹:“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宝珠轻柔抚过自己的肚子,再抬眼,眸中含泪:“长姐,我知道,我不后悔。”

    之后又说了一些话,宝珠起身告辞,对石静笑道:“大福晋病重,不能进宫给惠妃娘娘请安。臣妾今日进宫,怎么也要去延禧宫点个卯。”

    她不说石静差点忘了,宝珠已经是大阿哥的侧福晋,惠妃的儿媳了。

    惠妃听说大福晋病重勾起旧疾,病中最不愿意见的人,恐怕就是宝珠。

    这会儿宝珠挺着孕肚过去请安,天知道惠妃得气成什么样。

    “你怀着孩子,仔细些。”石静看着她的肚子,心中总是不安稳。

    宝珠惨然一笑:“臣妾为太子所用,不敢怠慢。”

    宝珠这张牌几乎是明着打出去的,石静也不怕惠妃为难她:“你怀着的到底是大阿哥的骨肉,惠妃的孙辈,她应该不会为难。”

    “臣妾怀着的不仅是惠妃的孙辈,也是皇上的孙辈,她不敢明着来。”宝珠自打上了胤礽的船,人都变聪明了。

    圣驾巡幸塞外,于七月底启程,八月下旬到达科尔沁草原。

    蒙古诸亲王、郡王,各部落首领迎出十里。

    接受过众人跪拜,康熙回头看,见人群中少了太子,问梁九功:“太子人在何处?”

    梁九功压低声音回答:“想是车坐久了,太子妃有些头晕,太子在马车里陪太子妃。”

    从前皇上住乾清宫,太子和太子妃住毓庆宫,井水不犯河水,倒瞧不出什么来。如今一同出行,梁九功算是开了眼界。

    随驾出行,按规制诸皇子各人有各人的马车,所携家眷另外安排马车,太子也不例外。

    太子是储君,出行规格从前与皇上一样,后来太子自请降等,马车也比其他皇子宽敞许多。

    奈何太子放着大马车不坐,非去太子妃的马车上挤,挤进去半天不出来。

    夜间干脆宿在那里。

    梁九功瞧在眼中,惊在心上,先帝在时宠爱董鄂妃都没太子黏人。

    赶上路不好走,偶尔夜宿马车,太子妃那辆车晃得人没眼看。

    路才走到一半,太子妃那辆马车就坏了,两人又一起搬到太子的马车上。

    好在太子的马车规格高,更结实,再加上后半程几乎没有夜宿在马车上的时候,这才撑到了科尔沁。

    就这太子妃都没怀上孩子,也难怪皇上心里着急。

    当着蒙古诸王和首领的面,康熙没说太子什么,可这一路观察下来,心中忧虑更深。

    这次出巡,旨在震慑蒙古,威服西北,他带上了所有成年皇子。

    这些皇子除了大阿哥,全都或多或少带了家眷在身边服侍,却没有一个整天跟媳妇泡在一起,连接见蒙古诸王、首领都不露面的。

    又想起早已形同虚设的撷芳殿,康熙微微蹙眉,莫非太皇太后的担忧成真了?

    “你看保成对掌珠,千依百顺,要星星不给月亮。”

    那时候太子还小,太皇太后的身子骨也算硬朗,说起这事都愁:“掌珠身有热症,是养好了一些,可她一个人能生出多少孩子?”

    “昨儿保成过来,我问他想不想多找几个伴儿陪他玩,他说不要,有掌珠一个就够了。”

    太皇太后捻动佛珠的手一顿:“我问他想不想娶掌珠,他说想。我问他娶掌珠做什么,他说把掌珠养胖。我跟他说,你是太子,娶了媳妇就要给皇室开枝散叶,皇上猜猜他说什么?”

    康熙笑:“保成才八岁,您跟他说这些未必听得懂。”

    太皇太后继续捻佛珠,睨着人:“他真就听懂了。还对我说,女人生孩子太疼,可能丢了性命,掌珠好好然然陪着他就行了,不生孩子。”

    “这一听就是孩子话。”康熙不以为然。

    太皇太后“哼”了一声:“保成人小鬼大,心里清楚着呢。看我沉下脸,立刻改口说只生一个,够传宗接代就行了,开枝散叶别想。”

    保成的话让康熙记起了早逝的元后,心中酸楚,并没深想。

    在太皇太后弥留之际,掌珠用一句“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通过考验,康熙以为再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直到大婚两年多,毓庆宫一直没传出好消息,而撷芳殿彻底沦为摆设,他才惊觉事情有些不对。

    这一路上他留心观察,越观察越不对劲儿,越感到不安。

    那种不安终于在此时此刻达到顶峰。

    多少年了,手握天下,除了三藩之乱和太皇太后病逝,他很少会有这种不安的感觉。

    人在不安的时候,最是脆弱,总想抓住点什么。

    此时此刻被康熙抓住的,是他那个飞扬跋扈的姐姐,端敏公主写给他的请安折子。

    在中午的宴会上,胤礽终于露面了。

    席间,康熙着意抬举科尔沁的达尔汗亲王,鼓励达尔汗亲王给太子敬酒。

    胤礽客客气气回敬。

    达尔汗亲王心知端敏公主给皇上写过请安的折子,想让他们的小女儿萨仁熙给太子做侧福晋。

    奈何以请安的折子递上去就没了音信,并不知道皇上意下如何。

    今日见皇上如此抬举自己,还让自己给太子敬酒。达尔汗亲王心中一动,试探着对太子说:“萨仁熙小时候在宫里住过,有幸得太皇太后和太后教导,与太子也有过几面之缘。”

    端敏公主请安折子里的话,皇上跟他提起过,已然被他婉拒了。这会儿听见达尔汗亲王又提起萨仁熙来,胤礽心中冷笑,本来不想做绝,非要上赶着逼他。

    可别怪他不给科尔沁脸面。

    “我记得萨仁熙,她聪明伶俐,乖巧懂事,很得太皇太后和太后喜爱。”胤礽甩出“鱼竿”,上面“饵料”满满。

    萨仁熙聪明伶俐不假,乖巧懂事……似乎不沾边,饶是亲爹,达尔汗亲王也实在无法共情到这一点。

    他尴尬笑笑:“听说太子妃也来了,端敏公主想带萨仁熙去给太子妃请安。”

    又不是头一回随驾巡边,端敏公主这个姑母是什么德行,胤礽还不知道吗。

    带萨仁熙给太子妃请安?大可不必。

    “太子妃头一回出京,有些水土不服,还要休养几日。”几日时间足够他处置好一切。

    达尔汗亲王没见过太子妃,却听了满耳朵关于她的传闻。

    早年都在传,说太子妃是太皇太后手把手教出来的,行事做派很有太皇太后的遗风。

    后来又传,说太子爱汉女,很看不上长得不像旗人,更像蒙古人的太子妃。

    可萨仁熙当年从宫里回来,哭着告诉他,是石家姑娘抢了她的太子妃之位。

    还说太子被石家姑娘迷住了,只跟石家姑娘玩,看都不看她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