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22、谁来接驾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22、谁来接驾(第2/3页)

    贾赦道:“若不是他老子娘忽然急病咽气,兴许早三年他就进士及第了,年岁也轻,现投在义忠王府门下,将来兴许有几分前途。”

    陈深显然想不到,自己随口一问,贾赤竟然说了这么多。

    平日里问起京城事,贾赤只说些何处好吃、何处好玩。

    今日贾赤说话的口气非常奇怪,透着一股子对京城权贵的熟稔。

    比如陈深之流,也就见过几个举人。

    落到贾赤口中,当朝进士老爷也不过是随口的谈资。

    陈深有些迷惑:“这……”

    贾赦又被贾政用笔杆自腋些狠狠戳一回。

    干巴巴咳了一声:“我们在京城中,听过一些消息。半蒙半猜,在京城里都是小事。”

    陈深点点头,进士老爷能进翰林也不过七品,在京城着实不够看。

    陈深又凑近一点,声音压低:

    “我听他们说,京城里最不缺新鲜事,贾兄还知道什么?圣上赐府的贾家,你知不知道?”

    贾赦撇撇嘴,他自己家的事,他怎么会不知道。

    “当儿是听过的,宁容二府的国公老爷,早年是与圣祖一起……”

    贾赦又被戳了一下,嘶了一声,马上反应过来,斜着眼狐疑的看向一脸八卦的陈深:

    “好端端的,你问这些作什么?”

    陈深看看四周,神神秘秘:“你们可莫要和旁人多话……”

    陈深拢着脑袋,恨不得把自己遮起来,声音压得更低:

    “我听说……圣上明年要南巡,你看和你们二人同姓的国公府又封官,又赐宅子,圣是要到国公府下榻,肯定会到咱们金陵地界来。”

    圣上要南巡?

    贾赦和贾政同时皱了皱眉。

    荣国府接驾,这怎么可能?

    贾政忽然开口,听着很是不悦:

    “本朝自开国以来,先帝南巡曾至金陵一次,当今圣上七年前南巡,未在金陵下榻,不过,就算圣上此番果然南巡至金陵,与荣国府也不相干,国公夫人寡居,不便接驾,多半是甄家。”

    也不想想,他们母亲寡居,妹子们又未出阁,怎么可能?!

    这回可算轮到贾赦了,他也掐一回贾政的胳膊。

    “二弟……”

    贾政也干咳两声:“咳咳……只是猜测而已。”

    陈深却将话都听了进去,像是听到什么至理名言,恍然大悟的拍手:“我觉得,贾正说得很有道理!”

    有没有道理还是其次,贾赦一把将陈深薅到跟前:“圣上南巡的消息,你从何处得来?”

    陈深又弓腰缩背,一副窃窃的架势:“你们莫要传出去……刚刚我从雨亭的假山后过,听几位先生说起的。”

    原来如此。

    贾赦和贾政对视一眼。

    先生们都谈论,不是什么秘密,他们在书院消息不比家中灵通,母亲肯定得了消息,没准明日就把消息带进来了。

    两相比较,当然是家中消息更准,贾赦和贾政对圣上南巡一事反而没了心热的气儿。

    ……

    皇帝南巡不是小事,荣国府的主子们沉得住气,下人们却有些稳不住了。

    贾姝当下领着妹妹们料理家事,也察觉到:“圣上南巡的消息与咱们家有多少相干,自打消息传到,上下也人心浮动起来。”

    贾媃在旁道:“那是一国之君,她们议论几日也就过了,咱们家还在孝中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家。”

    荣国府中有传言,没准圣上来到江南,见大爷二爷一片纯孝,又会让搬回京城去。

    府上好些人都长在京城,存着回京的心思,不管真假,都愿意信。

    但回京之事,岂会如此简单?

    贾娴也无奈:“母亲得了消息那天就让门房那边说话仔细,不该答的莫要乱说话。”

    此事却不必急,贾娴又道:“马上就是年关,水路也不通,圣上真到咱们这边,也是明年的事。”

    贾媃接过话茬:“真的定下来金陵,预备接驾那一家,有得忙!”

    早就传开了,金陵的甄家主理此事,现下金陵、姑苏、扬州等地,不知多少人挤破头想进甄家的门。

    想来甄家门槛都要被踏破。

    贾姝坐在上首:“论他们别家忙什么,咱们也要记得父亲的事。”

    她又转头对懒得参与讨论的贾敏道:“四妹妹,你画幅画给大哥他们,问一问。”

    贾代善的事阖家上下哪个敢忘……

    嗯,除了史苗。

    好在就算史苗不记得,家中总有人提醒她。

    贾赦和贾政也告假归家,一来预备年关,再来就是祭奠亡父。

    理由十分正当,乃是一片孝心。

    贾政和贾赦回来那日,才下车从角门进家,就听下人说甄家有人过来,正和母亲说话。

    他们两人原本要去给母亲请安,此刻却不方便。

    两人站在游廊拐角,吹着冷风,不耐烦的问:“甄家的人还没走?”

    回话的婆子道:“没走,大爷二爷要见一见吗?”

    甄家来的不只女人,还有两个管事的男人。

    这婆子不太懂,所以才管的杂事。

    除非是甄家的爷们过来,几个管事何必劳动两个爷。

    “不见。”贾赦冷淡得很:“我们先去换衣裳,一会儿再去给母亲请安。”

    两人刚想走动,就见赖嬷嬷引着几个人过来,瞧着都是媳妇模样,贾赦和贾政往后退到角落回避。

    听到赖嬷嬷说话声:“我们府上你也瞧见了,现下人手支使不开,太太也没法子。”

    又听一人带着本地口音,似乎有些为难:“只是我回去,不知如何同老夫人交代。”

    赖嬷嬷又道:“她老人家是个明白人,又宽厚,不会怪你的。”

    ……

    待几人渐渐走远,贾赦抱着手臂嗤了一声。

    “甄家还缺人?主意都打到咱家了!”

    听这口气,甄家是想来荣国府借人去帮忙。

    原先举家过来,贾赦和贾政都跟着料理过许多家事。

    从京城过来,带的哪些人他们心中有数,如今自己家都有些支使不开,哪里能匀给旁人?

    况且甄家想请荣国府派人去帮忙,不知道是要收买下人打探消息,还是将来出纰漏,在绳子上多栓几只蚂蚱。

    贾敏的声音从下面幽幽传来。

    “岂止,若不是在孝中,她们肯定巴不得把哪个姐姐娶过去,两家捆在一处,同气连枝,我们荣国府肯定尽心尽力。”

    两兄弟一低头,不知到小妹妹什么时候摸过来的。

    贾敏小小一个,披着一件杏色刺黄蕊的斗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