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40-50(第16/17页)

点模样!”

    贾赦又问领路的婆子:“怎么如此安静,母亲和几位妹妹呢?”

    那婆子是庄子上的,低着头回话:“四姑娘说,大爷二爷肯定今日要来,但今日她们劳作辛苦,午间要休息,若是大爷二爷来了,让大爷和二爷先想想自己要种什么地。”

    贾赦啧了一声。

    “像是做了多大的活儿,累的都起不来了。”

    贾敏忽然从角门那边蹦出来:“看吧,我没说错,大哥哥肯定要说这种话。”

    贾敏一出来,其他几个妹妹也跟着走出来。

    清一色方便行动的小短打,背着小草帽,头发不像是平时在家里梳理得云鬓堆叠,珠翠点缀。只是很平常扎起来。

    瞧瞧这样子,倒是很有荆钗布裙的天然美貌。

    贾赦和贾政都觉得稀奇,上下多看了好几眼。

    贾赦笑道:“几日不见,几个妹妹都变了样,稀奇,真稀奇!”

    贾敏皱皱眉头道:“大哥哥以为

    母亲让我们种地,是光吃不练进假把式?”

    若是从前,贾赦和贾政肯定看不上好端端的大家闺秀去学什么地里刨食的。

    当下母亲和妹妹们都那么庄重,他可没胆子贬低。

    贾赦道:“妹妹你效仿神农,自然是最值得夸奖的。”

    贾敏撇撇嘴,她大哥这哪是夸人,分明就是捧杀。

    贾政忽然开口问:“母亲何处去了?”

    贾赦摸摸鼻子,他一回来只顾着和小妹磨牙,都没问母亲。

    真是不孝,不孝。

    贾姝笑道:“母亲现在忙着和庄户们开田间会,下人们传话说你们来了,她让我们来看看。”

    田间会?

    那又是什么?

    每次离开家回来,贾赦和贾政兄弟俩都跟不上版本。

    贾敏调皮的赶着几个姐姐往后门那边走:“好啦,也看到人了,咱们该去找母亲了。”

    “等等,我们也去!”

    贾姝连忙拦住,又道:“大哥哥和二弟还是先去换身衣裳。”

    贾赦和贾政赶紧去了他们的小院,庄子上不比家中,兄弟俩要住一个小院。

    两人换好衣裳紧赶慢赶跟上去。

    出了后院门,兄弟二人算是开了眼,整齐的地块和立牌。

    此刻母亲正站在一块不知种了什么的地边,和一群女人说话。女人们听得很认真,旁边还有几个丫头模样的人捧着本子像是在记录什么。

    哎呦,看岔了。

    领头的那个就是给妹妹们上课的白夫子,看她神情专注,不时点头,若有所思,显然把此事看得极重。

    反正比给他们讲课的时候严肃多了。

    贾赦和贾政巴巴跟在妹妹后面走到地头,只能站在地埂上,史苗看见他们过来,也只略点点头,仍旧开她的会。

    贾赦和贾政一听,都是后面浇水要注意什么,施肥的话要如何记录,还有就是问什么什么品种生长状况。

    字儿贾赦和贾政都是认识的,农书他们也看过,但糊里糊涂听了半截,还是一头雾水。

    母亲身上似乎有一种独特的雍容,就算没有华服美饰,谁也不能看轻了这种气度。

    史苗交代好诸多事务,才叫人散了,贾赦和贾政可算有机会凑到母亲跟前请安。

    史苗笑道:“你妹妹没猜错,就知道你们会回来。”

    贾赦也跟着笑笑,指着地边的牌子。

    史苗点头:“对啊,这些以前你们写的牌子。”

    两兄弟恍然:“原来用在这里……”

    贾赦又开始卖乖,巴巴问道:“母亲,哪块地是我的?”

    刚才他都看见了妹妹们各自有地,怎么能少了他呢!

    贾赦这个人,旁人有的东西他历来都要有的。

    史苗领着几个孩子往回走,听见贾赦要地:“你的?要自己种,你妹妹们的,都是自己种的。”

    果然是要种地的,贾赦倒是没生气,反正母亲给自己留了就好。

    贾政历来是话少的,况且他想问的大哥已经问过来了,所以他只跟在母亲后走回去。

    想不到他们从书院回来,又被母亲抓去干活。

    上回是写牌子,这回是帮忙整理誊抄这些日子记录的册子和表格。

    识字的好处就在这儿,看着记录的东西,贾赦和贾政大概也搞明白了,今日田间地头那些人在忙活什么。

    母亲种地也和别人忒不同了,哪家种地会事无巨细的记录这些,连秧苗长多大,长多高,几片叶子都要记下来。

    像是小妹她们都不来帮忙整理,反而画工笔画一样,给各种秧苗画图样。

    瞧瞧,自己弄过的表还要落款,里面好些是白湘湘的落款。

    显然她不好出去,就在屋里做文字工作。

    庄子上这个和家里图书馆布置得差不多大地方,架子上除了一些四书五经,多半都是记录的册子。

    贾赦边誊抄边心里嘀咕,看来家里光教写字和识字还不成,这些个丫鬟们,写字还是不够好看。

    只是他又哪里晓得,记录这些东西的时候,又不是四平八稳有个桌子让你慢慢的记录,就连白先生,字迹的工整度也是有限的。

    今夜弄得有些晚,天都黑了还没誊写完,史苗让人多点了好些蜡烛。

    为了保护眼睛,她一般都不许孩子们夜间读书。

    可惜大脑容量有限,当下又没有录音录像设备,如果不趁热打铁记下来,很多细节都会忘记。

    贾赦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始自夸起来:“真了不起。”

    他得意洋洋,把他的册子上填了编号,落款,然后又道:“我看母亲这样种地,比我们在书院里弄什么劳什子文章,有用多了!”

    贾敏深以为然,点头赞同:“可惜,科举考试,又不考种地。”

    这家中还有个人要努力科举呢!

    史苗觉得科举考种地,似乎也不太现实,就连现代社会都没探索出绝对完美的考试方法。

    史苗道:“也不能这么说,科举是一块垫脚石,也是一块敲门砖,你先过了这道门,将来当了官,有了权才能做更多的事。”

    贾赦听着,小小的哦了一声,然后赶紧去看老二。

    贾政已经听住了,立着耳朵,直起身子。

    史苗把砚台放到一边,继续说到:“就说今日我们所做之事,倘若不是恰好是国公夫人,我们家有庄子,有地,有人,我也做不成这些。科举也好,种地也罢,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

    母亲没有否认科举,贾政心中深感安慰。

    白琪合上自己那一本登记册,叹息一声:

    “可惜世上许多人,敲开了门,垫上脚,早就将百姓抛之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