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60-70(第3/19页)



    林如海握着笔,写了两个字,伸着脖子往外看。

    徐慧见儿子模样滑稽,笑道:“你若实在好奇,打开瞧瞧。”

    林海站起来,走过去开桌上的木匣子,徐慧仍旧坐在椅子上看儿子的文章。

    匣子卡扣打开,林如海拿出一册书,惊奇中带着迷惑:“母亲……不是节礼。”

    林家夫人放下手里的东西,也走过来,书册封面上:“初等数学教学手册……什么怪名儿。”

    徐慧没见过这种书,匣子里还有一封信,上只写了徐

    慧亲启四字。

    字迹颇为眼熟,徐慧打开信封一看,忽而了然道:

    “这是荣国府那位夫人编写的算学教材。”

    白琪写的信,也是白琪征得荣国府封君同意后,专程送来的教材。

    此刻徐慧的欣喜之情多于意外,没想到世间也有同样痴迷算学的女子。

    倘若史苗知道此刻徐慧心中感念,大约要汗颜的红了脸。

    她不是痴迷算学,谁让数学升学必考,分数占比又大,又是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呢!

    徐慧当下再顾不得什么儿子的课业:“你去外书房忙你的事,我看完了再与你说。”

    就算林海好奇,也让她这个母亲先看了再说。

    林海放下笔,往外书房去,临走还不忘嘱咐丫鬟记得给母亲添上手炉的火。

    冬日里外书房太空太冷,林海呆了一会儿又回自己院里。

    等晚间该用饭的时候,仍是不见林海母亲,只有她身边大丫鬟过来回话:“太太请老爷和公子先用。”

    林海晓得,他母亲多半又开始痴迷算经了,捧着一碗汤,叹息一句:“今日母亲得一本好书,许是废寝忘食了。”

    第二日林海一早去找母亲,徐慧见儿子,兴高采烈招手让他过去。

    指着那本荣国府送来教学手册,嘴上夸个不住:

    “好好好……以前你外祖父在世时,就提过用这种外文数字计算,可惜没人当回事,想不到,想不到……”

    想不到竟然已经有人编成书了!

    林海看着母亲写的东西,弯弯扭扭、横横竖竖,像是梵文,又不是梵文。

    他虽然和母亲学过算学,又会算筹和算盘,还是看不懂。

    母亲从这本书上,学了外国数字。

    林如海没想到,荣国府那位夫人,竟然会外国字,是不是他们家请到了外国人当夫子。

    林海听父亲说过,沿海那边来过一些金发碧眼的人,说的是外国话,写的是外国字。

    林家藏书里也有几本珍贵外国书,可惜家里没人看得懂。

    林家夫人忙着做题,家务事上抽不开身。

    家中的林嬷嬷又看不下去了,太太闺阁中带出来的毛病,现下又分不清轻重。

    林嬷嬷酸溜溜的敲打:“太太就算要看书,也不该扔了家中里的事,年头上多少事情。”

    林海知道这老嬷嬷是照顾父亲长大的老人家,平日里没少在母亲跟前摆半个婆婆的谱。

    他出言维护母亲:“咱们家年头上能有多少事,不是还有几个姨娘和管事媳妇,况且那本书是荣国府那位夫人送来的,母亲研习,自然有其深意。”

    林家老爷对嬷嬷的话没反应,听儿子提到荣国府,眼睛里亮了:“当真?”

    林海拿着美人锤给父亲捶腿,笑道:“父亲莫不是忘了,金陵城的荣国府学风蔚然,就连家中奴仆,都延师习字。”

    林老爷连连点头:“记得记得,你们刚回来的时候,我就说咱们家也请人来教一教,让下面的人也识得几个字。”

    林家老嬷嬷见插不上话,林老爷也没给她看座看茶,自己灰溜溜走了。

    待林如海母亲能从书中抽身出来,已是过去好几日,她将教材后面附带的习做了七七八八,此乃后话。

    荣国府中年味越来越浓,一年的国孝马上到头,贾代善的三年丧期已满,马上府中上下就可以穿上红衣裳。

    虽说史苗平日不是那么喜欢红艳艳的东西,但好几年这样素着,姑娘儿子都长大了。

    贾敏却一点不开心,今日天阴沉沉的,不知是要下雨还是飘雪,老天爷也不干脆点。

    昏昏暗暗,又潮又湿,白日里都要点着蜡烛照亮,才有几分暖意。

    贾敏和两个姐姐一起,百无聊赖看池塘中的鱼。

    连红鲤鱼也冻得不爱动了,只栖在光秃秃的石头下面,偶尔甩一甩尾巴。

    贾敏哈出一口白气:“唉!等过年去,大姐姐就要进京城了。”

    “还早呢!”贾媃折断一个小树枝,扔进池塘里,水面泛起一圈涟漪,“大姐姐,婚期在九月里,怎么会过了年就进京?”

    女方这边孝期满,但男方那边祖母没了,不是等着日子,贾姝原本应该年后就出嫁。

    贾娴知道四妹妹的心思,也跟着道:“只怕过年去以后,日子就飞快,九月十月又有什么分别。”

    姐妹们一直在一处,谁又舍得分离。

    几人又相约往母亲屋里去,正好贾赦和贾政也在。

    说起来因太子殿下亡故去年延考的院试的事。

    三四月份有一回,等到秋收也有一回,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另类的‘恩科’了。

    考一回是考,考两回也是考,史苗的意思是让他们去试试。

    已经考出习惯的两兄弟都没异义。

    天色愈发昏沉,暗沉的光线叫人难受,史苗又让人点起好几盏琉璃灯。

    这种天气,大约会下雪吧!

    外面脆生生的通传:“太太,林家的节礼到了。”

    是赖嬷嬷的声音,她中气十足,史苗有点惭愧,赖嬷嬷年岁比原主还大一点呢!

    贾赦贾政几乎同时开口:“林家?”

    赖嬷嬷引着人进来拜见。

    那林家婆子也很爽利:“我们太太得了您的书,废寝忘食看过四五日,又写了四五日,成了稿子,派遣小的快马加鞭送来。”

    看来节礼是个幌子,林家来送书的。

    史苗让管事的把林家人安顿好,待那林家婆子磕过头谢恩,才打起精神让贾赦他们打开匣子看看。

    贾赦看不懂,把稿子捧到母亲跟前。

    稿纸上密密麻麻的用毛笔写出来的算式。

    林如海母亲的杰作!

    瞌睡虫飞了大半,史苗精神一振,让丫鬟去请白琪。

    “旁的都不重要,最要紧是这个。”史苗拿着稿子啧啧称道:“果然是精于算学的人,马上就会了。”

    林如海的母亲徐慧,已经完全学会阿拉伯数字的使用方法,看懂了史苗编写的教材,然后还把所有的习题都做了一遍。

    最后还有一册装订起来的文稿,是徐慧自己编写的算经,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