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80-90(第7/17页)
,伸手去扭他的脸。
林海也不知道躲。
徐慧:“我已经嘱咐了你父亲,如今日子不同,不可多言。”
林海讷讷点了点头,听见母亲又道:“你心中高兴,也莫要透露出去。”
……
原本以为贾敏婚事落定,必然是一件大事。
可是荣国府上下静悄悄的,贾赦和贾政两边见爷和奶奶都不太高兴,太太身子似乎也没好全。
不知是不是因为南巡的御驾马上要到,整个家里气氛都很紧张。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先前嫁到京城的大姑娘一举得男,二姑娘和三姑娘都上门道贺,各自写了信回来。
史苗和刚穿过来的时候一样,难受了四五日,渐渐又好起来。
贾敏很懂事,知道母亲为什么事情病了。
贾敏每日都来母亲这边侍奉,母女俩一起在院子里散心,撇开众人,说点贴心的话。
贾敏道:“母亲说的,我都记着,此事不怨母亲。”
定下这门婚事之前,史苗已经和女儿贾敏仔细分析过一回利弊。
贾敏也知道,比起被皇家金口玉言定给谁,母亲已是找了一户当下最适宜的人家。
她又如何能怨怼母亲呢?
起码她比起几个姐姐,还能大约知道一点对方人家的脾性。
不至于如何忐忑。
不过史苗还是要强调一点:“林家那孩子勉强还成,这日子,能过就过,不能过就散,改明儿过了这一遭新鲜劲,你若不喜欢,咱们就退亲。”
之前史苗在现代社会的时候,就是玩乙游搞纸片人都会腻。
可惜了,贾敏不在那个时代,没有那种概念体会什么叫做下一个更乖。
这事母亲已经说了八百遍,反正在母亲看来,什么都不如自己把日子过着舒坦。
这反而是贾敏不太担忧的原因。
贾敏无奈笑着点头:“知道了。”
自从定了亲事,林海读书愈发勤勉,平日里也比以前注意打扮,不再穿得老气横秋。
那日从崇正书院回家,半道上突然遇见了骑着马的贾赦,似乎是有事去过一回城郊,马腿上沾了几处黄泥。
林海连忙下车拜见。
贾赦骑在马上,一手握着马鞭,一手扯着缰绳。
以前他是觉得林家这孩子很不错,今日真是越看越不顺眼。
贾赦挑剔起来:“瞧瞧这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模样,等过了圣上这一桩事,你不许躲回姑苏去,和我一起,演习骑射。”
林海躬身应下:“是。”
贾赦又叮嘱他几句,御驾马上就来,不要乱跑之言,骑着马又走了。
剩下一个贾政,见大哥这样实属有些失礼,前儿母亲才交代过,一切要低调,两个儿子,不许去找林家人。
贾赦还是憋不住,顺路过来了。
贾政只能在后面打圆场:“我大哥与四妹妹感情极好,自然要多操心些。”
回到家中,林海站到自家那个西洋来的玻璃镜子面前,左看右看。
转个圈继续看。
小厮不知道大爷发了什么癔症,竟然照了这么久的镜子。
战战兢兢:“怎么了,大爷……公子?”
林海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瞧着……很弱吗?”
小厮不敢答话,索性选择闭嘴。
御驾第三日果然到了金陵,仍旧是甄家接驾。
和先前传来的消息一样,伴驾的还是那位盛宠不衰的淑妃娘娘。
岁月对淑妃娘娘格外温柔,史苗率领江南六品以上命妇给淑妃娘娘请安。
看她一如几年前,艳光四射,保养得宜,身量丰满。
可惜这一回,没见着那位夹缝中艰难求全的安嫔娘娘。
淑妃娘娘比几年前还给史苗面子,当即就免了礼,给史苗赐座。
史苗的品阶,淑妃娘娘受不起,圣上又对荣国府印象很好,她表现得平易近人,还能博一个好名声。
史苗一坐定,这位娘娘就直入主题,恨不得拉着史苗手话家常:
“听闻夫人家中小女儿未出阁,什么时候一起带了来,说说话。”
六品以上的命妇才能拜见,朝中赏赐贾敏的是一个九品虚衔。
若非传召,她当然不能来见,外面倒是有几个六品以下也候着的小官夫人。
但史苗今日就没带宝贝女儿出门。
真是想不到,贵人竟然对荣国府姑娘的终身大事如此上心。
史苗微笑着应对:“多谢娘娘厚爱,小女的亲事,早就已经大定了。”
淑妃娘娘是见过大场面,露出几分嗔怪,仿佛她和荣国府极为交好。
“这可好,怎么没见说?我还想着吃一碗媒人酒呢!”
“定的哪一家?”
第85章
荣国府四姑娘定亲一事,就没有往外传出来一星半点。
今日来的各家夫人听说定了亲,都惊疑不定。
有些人甚至想着是不是荣国府为了避免自家姑娘被指婚,弄出来的托辞。
可这么做岂不是欺君?
也有人感叹荣国服嘴巴还真严,这么大一件事,竟然没听到一点儿风声。
更有一些懊恼自家孩子没了机会。
不过对于甄家这种家中没有合适孩子,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的,多是抱着好奇的心思,到底哪一个有福的,轮到了这门亲。
史苗淑妃娘娘问起来必然有下一步安排,而今荣国府早有预备,不能继续安排下去。
史苗神情也是淡淡的:“回娘娘,是姑苏林家。”
其余夫人都知道林家有个小公子。
林海容貌出众,书又读的好,那些夫人正好也有看上林海的。
怪不得背里试探亲事,林家也一直没动静,原来是荣国府这边有意思。
很早之前,林家的夫人就上荣国府走动过好几次,她们早该想到的。
定的林家,许多人并不意外,荣国府上一直很低调,这样选择也正常。
徐慧却轮不到最前面,在一群夫人中间,众人纷纷侧目,她只当什么事也没发生。
反正这种场合,也无人敢交头接耳。
淑妃娘娘听罢,微微点头,捏着黄金护甲笑道:“我也听过一点,是江南有才又出挑的公子,夫人好眼光……”
这一关勉强过去,淑妃那边并没有纠缠,又问起其他家姑娘。
等人从淑妃娘娘行宫散了,夫人们也没闲话家常的时间,各自登上马车,就往自家去。
再有什么好奇疑惑,都得往后等一等。
荣国府今日来的不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