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替嫁王妃揣崽跑路了》 110-120(第6/18页)
时,宗聿终于喊人了。
一直候命的溯流和回风最先冲进去,宗聿从房间里出来,坐在屋檐下。他脸上的黑纱被自己取下来,身子面向庭院。
“主子。”溯流道,“你终于想通了吗?”
回风脚下一踉跄,抬脚就把溯流踹跪在地上,自己也跟着跪下去。
怎么有人哪壶不开提哪壶?
宗聿低头看着跪在面前的手下,声音微哑:“江瑾年离开那天有没有什么异样?”
回风道:“没有,王……他很自然地出门,我们以为是去办事,没有多想。”
“是吗?”宗聿回头看向房间,确实江瑾年的东西都在,他什么都没带,什么都没拿,
是不想引人怀疑,也是为了轻装上路。
毕竟谁会想到一个正常出门的人,踏出宁王府的这道门后,再也不会回来?
“江家的判决下来了吗?”宗聿又问。
回风略犹豫,道:“下来了,除江云枫外,满门抄斩,诛九族。”
“江云枫怎么回事?”宗聿问道,他不觉得宗熠会放过江云枫。
“他……官府对外说是在家中畏罪自杀。”回风道。
他没有明说江云枫死的蹊跷,而且还是死在江瑾年离开那天,只是隐晦提及。
江云枫的尸体处理的很快,禁军让草席子一裹,丢去了城外的乱葬岗。宗熠不许江家有哭声,也不让江家见江云枫最后一面。
宗聿隐约猜到,他自嘲地笑了两声。原来江瑾年离开的原因在这里,他亲手为娘亲报了仇,是非恩怨已了,确实没有继续留下的必要。
他宗聿不过是他复仇的踏板。
“溯流,去备车,我要进宫面圣。”
溯流听了起身,抬头看向宗聿,犹豫了一下,问道:“主子,你的眼睛是不是能看见了?”
没有缎带的遮掩,宗聿的眼睛一片清明,他准确地看向溯流,这一个动作胜过千言万语。
溯流又惊又喜,没再废话,转身跑出去备车。
宗聿的眼睛不算突然复明,他吐血那天就已经能看见一点微光,本来是想给江瑾年一个惊喜,没想到江瑾年给他的惊喜更大。
山盟海誓成空,他执着着虚妄。
宗聿这一趟进宫去了很久,他和宗熠单独会谈,没有人知道两兄弟说了什么,期间有过争吵,但是无人敢上前。
宗聿从宫里出来后不久,宫里的圣旨紧随而来。
宗熠将他封为钦差大臣,要他奉旨出京,去各个地方整顿官场。
江党伏诛,不过是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隐患,地方上还有无数的问题,那些曾为江阁老门生的官员,还潜伏在暗处。
宗熠这道旨意,便是要把宗聿支出去。
至于是宗聿自己的要求,方便寻找江瑾年,还是宗熠为了让他不能去找江瑾年,故意给他安排这件繁琐的政事,外人不得而知。
他们只知道宗聿很快就离开京都,这一去便是四年之久,从京都脚下开始,走遍河山,后世称其是时间持续最长的官场肃清,在这场肃清中,落马的地方官员数以百计。
宗聿每到一个地方,就是从上到下的整顿。江瑾年的离开,彻底释放了他埋藏在心中的戾气,逐渐露出冷酷暴戾的一面。
他稳定地方政权的同时,也遭到诸多弹劾。
和以前宗熠为了保护他,让御史大夫弹劾小事的情况不同,这次是上下的官员弹劾他酷吏、苛政、不通人情。
不少人听见他的名字就头大,为此没少买凶杀人,甚至请到了已经不问江湖事的青云楼。
但是让那些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名单很快就被青云楼交给宗聿。因为上一任青云令令主在归还青云令时,提出了一个请求,这个请求就是无条件帮宗聿一次。
青云楼没有拒绝。
宗聿没想到自己会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和江瑾年有关的消息,这四年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江瑾年的踪迹,仿佛他从来不曾存在。
关于曲落尘的消息倒是不少,可他是一个横空出世的面孔,没有人知晓来历。
宗聿询问青云楼江瑾年的消息,但他们没有回答,而是让宗聿放下。
万般执着皆是苦果,只有放下才能自由。
宗聿做不到。
他将这场反腐反贪的终点定在了青州,青州有唐家。
宗聿之所以不是最先去唐家,是因为他能想到的,江瑾年也能想到,他不会最先联系唐家。
如今过了几年,或许在江瑾年看来,已经是尘埃落定。
只是这一次的结果依旧让宗聿失望,唐家没有江瑾年的下落。
唐家是江湖门派,本来就不怎么和官场打交道,和宗聿做那笔兵器买卖,是因为唐诀看中宗聿的为人,又有江瑾年在中间做担保。
兵器交付后,唐家和朝堂就断了往来。
宗聿上门寻人,唐门上下都很惊讶,他们中甚至不少人不知道江瑾年这个人,只是对唐映雪的名字有印象。
唐家老太君解答了宗聿的疑惑:“宁王,唐姑娘并不是唐家人,只不过早年她对唐家有恩,和我们结下一段善缘。她死后,只有少数本家弟子知道她留下了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后来也帮过我们,所以他请我们帮你时,我们没有拒绝。但在这之后,我们也没再见过他。”
江瑾年帮宗聿的每一步,都在消耗母亲留给他的帮手,一点点抹去自己存在的痕迹。
宗聿意识到,江瑾年的离开不是大仇得报后的一时兴起,而是从始至终。他这些年的寻找,四处打听就像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感动。
“曲落尘和你们唐家也没有关系吗?”宗聿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唐老太君摇头,唐诀被她护在身后,看见宗聿得到答案低下头,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那些把酒言欢的日子,终究是昙花一现。
宗聿没有为难唐家,他很快就从青州离开了。
在知道江瑾年从来没有想过要留下后,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他结束了在外的奔波,回去京都。
一年后,在京都为质的耶律苏和暴毙而亡。同年,蛰伏五年的狄戎卷土重来。
他们不再选择孤军奋战,而是联手周边的部落,甚至派人游说自在一方的云川,打着复仇的旗号,再度掀起狼烟。
云川回应会加入战场,狄戎喜不自胜,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云川所说的加入战场,是对狄戎开战。
这些年,狄戎因为在虞朝手上吃亏,往外扩张,不止一次和云川在边境上产生摩擦。
云川早就看它不顺眼了。
只不过他们向来爱好和平,不喜欢先挑事。狄戎这次跳出来,正中下怀。
宗聿出征应战,云川也派出精锐,双方形成夹击之势,将狄戎拉起来的人手打的溃不成军,联盟很快瓦解。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