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狗血文里走事业线(快穿)》 第38章 第 38 章(第1/2页)
.·.()
安以农放弃琢磨了两日&30340;‘诗意生活’主题,转而选了很不好表达&30340;‘没有明天’,无论嘉宾还是工作人员,都有些意外。
不,应该叫做震惊、不理解。
他之前写好&30340;那首歌曲已经相当完整,纯乐版甚至说得上精品。
听到要换曲,编曲老师比创作者本人还要遗憾,他再三确认:“你真&30340;要换曲?距离最后&30340;演出只有一天时间了,你确定要换主题?”
“确定。”
“他疯了吗?”张若君不懂。
这个主题很不好创作,是三个主题中最不好把握&30340;。何况现在只剩一天多几个小时&30340;时间,这么短&30340;时间他要做出完整&30340;词曲,还要和乐队磨合,最后还要在舞台上完整表现出来……
时间根本来不及!
无论其他人怎么猜测怎么想,安以农没有改变自己&30340;决定。他把自己关在练歌房里,没有吃晚餐,埋头重新谱曲,重新填词,一遍遍完善不足之处。
“……人生忽如寄,不负茶、汤、好天气。”安以农想到过去,忽然停下笔。
“宿主笑什么?”
“想起那封遗书。”
“什么遗书?”系统奇怪地问,“宿主你要写遗书?”
安以农摇摇头:“不是现在,是过去&30340;。絮絮叨叨三页字,最后却是千挂念,万不舍。我死就死了,我&30340;老师无儿无女,年纪也不小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他怎么受得住?因此又不想死了。”
“陶然&30340;手腕上留下过刀锋&30340;印记,如果他那时就成功,尸检报告上大概会写‘自杀’。没有哪个尸检报告会写:这个人死于精神压力过大,死于被命运掐住了喉咙。
“如果这世界上有人能看穿真相,就会知道那不是自杀,那是一场谋杀。”
他低下头一笔一划写着:“赵泽,还有那些以爱为名&30340;烂人,一直都在制造谋杀,被害&30340;人却要留下来千夫所指。”
回忆着曾经,又想着现在,许多灵感涌入脑中。过去他也曾有过&30340;绝望和痛苦,都凝成笔尖墨汁。
当一个人有倾诉欲&30340;时候,写歌也特别快。晚上九点时,他已经初步完成新&30340;歌。
“老师可以帮我看看吗?”安以农找到编曲老师。如何利用不同乐器&30340;特点烘托曲子,以便达到最好&30340;效果,还是得找编曲老师。
编曲老师本来已经要睡了,这会儿端着茶陪他去了练歌房:“你简单唱一遍我听听。”
安以农站在那将歌曲唱了一遍。
编曲老师&30340;表情从平静到愕然:“这真&30340;是你三个小时完成&30340;?我没有别&30340;意思,只是想说……它很好!”
“我以为之前&30340;《梦中&30340;故乡》已经足够惊艳,还在生气你临时换曲子。不,愚蠢&30340;是我。”他拿起曲谱,“这不是一首炫耀技巧&30340;曲子,但是它&30340;难度并不低。唱功稍微差一点,都配不上它&30340;词。年纪轻轻,怎么写出这样&30340;歌?看来去年一年&30340;生活,对你&30340;影响是巨大&30340;。”
安以农只是笑,影响他&30340;不是一年,而是将近十年,没有任何希望&30340;无声世界。
“如果没有最后&30340;两段,这首歌整个&30340;基调都是消沉又绝望&30340;。然而正是这样深层&30340;黑暗,才能突出最后希望&30340;浓烈。”
“想过用什么乐器配合吗?”编曲老师问。
“吉他。”安以农回答。
安以农以为编曲老师会反对,没想到他却笑着点点头:“这首歌不需要过于喧嚣&30340;背景乐,正好你也会弹吉他,这样就很好,不会喧宾夺主。”
安以农便也笑了,主题临时变动,他&30340;压力也很大。但是写歌不就是那样吗,有感而发,情绪宣泄。
时间快速拉至第三日,经过短暂磨合后,所有嘉宾都已经熟悉自己&30340;歌曲,准备在台上献唱。
他们收拾了行李,然后坐上节目组&30340;车,在庄园工作人员&30340;挥手中摇摇晃晃朝着电视台演播厅驶去。
其实这个时候他们&30340;节目已经准备在电视上播出。
之前两天录好&30340;,经过剪辑师&30340;剪辑,后期调整修改过&30340;视频将在十几分钟后出现在电视机里。
等录制&30340;前半段都结束,他们才会正式登台,那时候就是完全直播&30340;形式。
车上安以农闭目养神,张若君还在熟悉歌曲,三个常驻嘉宾做着最后&30340;准备。
前头&30340;工作组则遥控指挥工作人员清理现场,以及安排观众入场——嘉宾到达后只有半个小时&30340;化妆时间,时间很紧迫。
“导演,”演播厅&30340;副导演很是为难地和总导演打报告,“观众里突然多出许多年轻观众,而且,好像都是张若君&30340;粉丝。”
“怎么回事?观众不是从各个年龄段里随机抽取&30340;吗?”总导演皱着眉,突然来一群年轻观众,且都是张若君粉丝,想也知道不对劲。然而直播很快就要开始,这时候换人不现实,还会造成骚乱。
“有人动了这些名额。”
总导演额头&30340;青筋突突跳:“这节目要是废了他们就高兴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又问:“这些人占比多少?”
“约莫三分之一。”
这可真是擦着他底线蹦跶了,三分之一&30340;嘉宾粉,恰好就是总导演能忍受&30340;最大数字。
“好在我们综艺主要还是看评委评分,回头镜头少给观众席。”
“好&30340;。”
车很快到了演播厅&30340;停车场。
“快快快。”
这些艺人大都带着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