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狗血文里走事业线(快穿): 第93章 第 93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狗血文里走事业线(快穿)》 第93章 第 93 章(第1/2页)

    那天晚上,他派出&30340;人(鬼)在赵家找到了账本,也在知县家找到了账本。他将账本另外抄录一份,和奏折一起快马加鞭送去京城。

    而他自己呢,再没去过‘逍遥阁’,而是在客栈里埋头写作。

    那头知州府&30340;人等他等得是望眼欲穿,他也没有赶紧去嘉湖上任&30340;意思。

    有启帝留给他&30340;特殊人员,奏折用不了几日就到了启帝案头。

    安以农在奏折上痛斥章华县知县&30340;不作为,并称他身为一县之长,收受贿赂,和不良商人官商勾结、狼狈为奸、祸害一方,几乎把章华县变成他们&30340;赌窝淫窟。

    除此之外,更有朝廷重臣为虎作伥,毒害百姓,这等官员&30340;危害,不下于十军强匪。

    所以,他请求立刻撤下章华县知县,派能用&30340;人来。

    启帝就此事秘密回复:章华县知县撤职查办,但是因为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顶上,干脆知州辛苦一些,一肩挑两职,暂代章华县知县。

    以防万一,启帝还给了查办本地知县&30340;圣旨、‘如朕亲临’&30340;金牌和最大&30340;权限。

    收到回信&30340;安以农都傻了:“任命就这样随便&30340;吗?”

    开国皇帝就敢这么任性?

    不过不管怎么说,上司给了这种权限,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安以农手上本来就有可以调遣一部分驻地士兵&30340;权利,如今再加这圣旨和金牌,别说来一个赵家,就是来十个,他也不怕。

    “本地驻兵一个个又赌又嫖,早没了精气神,不叫他们。拿着我&30340;证物去嘉湖驻军处调兵,老规矩,金银分一半做军饷(已报备过)。”

    好运客栈&30340;二楼,安以农遥望赌坊方向,手轻轻按在栏杆上:

    “包围衙门,铲平赵家。”

    有军饷这个诱饵,驻军很快就来了。

    为首&30340;小将军拿着圣旨和‘如朕亲临’&30340;金牌,第一件事就是关城门,下一步关押知县和知县一家,同时抄了毫无防备&30340;‘赵家’,就连出门找乐子&30340;赵家子弟也是第一时间被控制起来。

    “这叫什么?这叫瓮中捉鳖!”年轻小将军看着搜出来&30340;金银哈哈大笑,“都看好了,这些银子就是我们以后&30340;口粮、战甲和马草!”

    士兵两眼发光,都称是。

    小将军看他们蠢蠢欲动&30340;样子,忍不住提醒:“别骚扰老百姓,不能损他们&30340;财产,更不能瞧见姑娘就两眼放光,新任知州可不是好惹&30340;人物,那可是一上任就掉一百颗脑袋&30340;狠角色。”

    “将军放心,我们懂规矩。”

    这事儿还没完,还有一大堆&30340;赌场和妓院等着封呢。第一个要封&30340;就是章华县最大&30340;‘娱/乐/城’逍遥阁。

    小将军带着人去逍遥阁一搜,金银竟比其他妓院加起来都多。他们还在后院找到很多被关押起来&30340;年轻女性。

    “知州大人说了,逍遥阁后院&30340;那片林子里埋了尸,把地刨一遍。”年轻&30340;将军扶着自己&30340;剑柄,指挥战士挖坑。

    赵家私库加上逍遥阁就有几十万两&30340;金银,这其中一半会成为他们&30340;军饷,想到这个他就高兴,恨不得让知州再吩咐几回。

    “到底是知州,办事就是敞亮。”

    安以农洗手焚香,在古琴声中给下个月要出&30340;话本画了精美&30340;封面,而他所在客栈&30340;窗下,一身煞气&30340;士兵成群结队跑过,后面跟着很多看热闹&30340;老百姓。

    “先生看这张怎么样?”安以农问顾正中。

    顾正中自然说好,而且它也&30340;确是好,画&30340;是沙漠上一个空悬&30340;阁楼,名‘逍遥阁’。

    这边呼啦啦又跑过一群老百姓,一边跑一边说:“挖出了好多尸骨,据说都是赵家打死&30340;人,埋那儿了。”

    这消息又是吸引了一大波&30340;人。

    魏门房领着人来找安以农:“大人,人都控制住了,您现在去主持?”

    安以农放下画笔:“好。”

    逍遥阁后面&30340;小树林,看热闹&30340;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安以农在护卫和一个士兵&30340;带领下往里面走,一直走到士兵拦起&30340;封锁线边上。

    那个士兵要拦,被看到&30340;小将军怒斥一声:“放肆,这是咱们知州大人。”

    士兵吓一跳,安以农安抚道:“这是他职责所在,当奖。”

    后面围着&30340;老百姓指着一身布衣&30340;安以农一脸惊愕:“他不是那个书生吗?怎么就成了知州?”

    章华县读书人少,安以农生得漂亮,南方长相,又是说得一口官话,在这里很显眼,所以许多人认得他。

    听到身后&30340;议论声,安以农转身作揖。

    众人就看到这个一直操着一口官话&30340;‘书生’用地道&30340;西州方言说:“本官正是新上任&30340;知州,原是定沙知县,听闻章华热闹繁华,所以绕路来瞧瞧。这些日子并未告知真实身份,各位老乡勿怪啊。”

    “不、不敢,您言重了。”章华县&30340;老百姓什么时候见过向他们道歉&30340;大官,一个个手足无措。

    “是定沙知县!”也有人后知后觉。

    “他就是定沙知县?”老百姓竟比看到满地&30340;尸体还激动。

    “我说呢,直接把驻军拉来,先封县衙,后平赵家,连据说后台颇硬&30340;逍遥阁都直接关了。原来是定沙县&30340;知县,难怪这样有魄力。”

    “定沙县&30340;知县做咱们知州,那咱们老百姓&30340;好日子是不是要来了?”

    众人窃窃私语,都很乐观,仿佛‘定沙知县’这四个字就能给他们带去无穷&30340;信心和能量。

    人群中只有两个人&30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