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 50-60(第12/19页)

给爸妈的信进了邮局。

    红旗公社的邮局不仅能收发信件,更是装了几个电话能打电话。只不过收信的地方和打电话的地方不在一起。

    打电话要在进门更靠里面一点。

    这也是因为电话贵重,放里面让大家心安一点。

    闻怀溪今天只寄信,不打电话,便在靠门一点的地方,进去就是工作区。

    巧的是,今天收信的女同志还是她的老熟人,是之前她来取被江婵媛拿走的那个包裹的时候,帮她寻找包裹的刘晓慧。

    刘晓慧也一眼认出来她了,看闻怀溪手里东西多,还热情的让她将东西可以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又从自己坐着的工位给闻怀溪掏了一把瓜子出来。

    人家都把瓜子递到手里了,闻怀溪就没拒绝,下次她来的时候给这位刘同志也带点东西就好。有来有往,关系才能长久。

    她估计还要在姜柳大队待上不少时间,能有邮局这么一个关系也好,往后不论是她或是姜家人,取包裹什么的都能方便点不是。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闻怀溪掏钱买了一张邮票,仔细贴在信封上后,将信递给了刘晓慧。

    “那我走了晓慧姐,下次闲的时候来找你玩。”

    寄完信她也该走了,毕竟表姐一个人还在外面。

    刘晓慧爽朗一笑:“行,下次见。要是有你的包裹,姐也给你留意着,绝不会出现上次的情况。”

    闻怀溪友好地笑了笑,拿好自己的东西转头却猝不及防看到打电话那边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栗珍珍?

    闻怀溪脚步顿了一下。

    不过她没有多想,看了人一眼后径直走出了邮局大门。

    据她所知栗家挺有钱的,栗瑶瑶平常收到的报过不少,栗珍珍有钱给家里打电话是情理之中。

    闻怀溪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出了门就赶紧跟表姐回了家。

    时间飞速流逝,很快端午便到了,王娟跟周子安的婚事如约举行。

    大队里各个人家都沾亲带故,办婚事的也不止王家一家。

    前两天姜家人商量了一番,算着大队里办婚事的人家,把家里人大致分派了一下,去往不同的几家吃酒席。

    一家分上几个人去帮忙,刚好把家里所有人分完。

    别人无所谓去谁家吃席,但闻怀溪和姜怀梦与王娟关系亲近,自然被徐桂芳分去了老王家。

    端午一大早,姜家人分头行动,闻怀溪和姜怀梦带着前两日买的鸳鸯红双喜枕巾,跟徐桂芳一起去了老王头家里帮忙。

    老王头今天嫁女儿,家里热闹得很。

    作为新娘子的王娟一早被自家妈喊了起来,换衣服绞面梳头,王家人好一通忙活,打扮出来了一个漂漂亮亮的新娘子。

    闻怀溪跟姜怀梦到的时候,王娟刚换好衣服。

    两人先跟王娟说了新婚快乐百年好合等祝福话语才将贺礼送上。

    王娟果然很喜欢这对枕巾,应该说屋子里这些女人就没有不喜欢的。

    能在结婚当天得到这么一份贺礼,就没有哪个女人是不高兴的。

    王娟欣赏完枕巾后拉着两人坐在自己的闺房,闻怀溪跟姜怀梦有幸围观了新娘子准备的后半程。

    闻怀溪甚至被那细线绞面时王娟的痛呼吓得后退,打定主意自己将来结婚那天一定不要弄这个东西。

    虽然绞面后王娟的皮肤确实光滑了不少,但是太可怕了。

    她感觉娟子姐被绞完面后整个人都有气无力的。

    能把一向好强的娟子姐整成这样,闻怀溪觉得自己还是不要碰这个东西的好。

    今天的婚礼,王家跟周家是按照惯例的流程安排的。不同的是周家那辆来接新娘子的自行车不是借的,而是周家自己新买的。

    当时周母说三大件真不是虚的。

    自从王家同意了两个孩子的婚事,他们就在一起商量了三大件应该怎么买。

    首先自行车是肯定要买的,有一个交通工具去哪都方便。

    确定了一样东西后,剩下来的一件在手表和缝纫机中选。

    王娟主动拒绝了周母要给她买一块儿手表的想法,选择了缝纫机这个比较实用的东西。

    周母会用缝纫机,王娟虽然在做衣服缝补衣服这方面技术不好,到底是会一些的。

    买了缝纫机两个人都能用不说,平日里拆洗被子啊,补个衣服什么的更能方便不少。

    人家周家态度好,王娟也不是那种不懂事儿的。

    手表对他们这种农家来说是真的没啥用,平日里根本用不着。

    而且周子安是有一块手表的,对于看天吃饭的他们来说,用他那块尽够了。

    周母是真心实意想给王娟买手表的,一开始并不同意王娟的话。

    她觉得这么些年家里没缝纫机都过来了,无所谓买不买。

    但是她儿子有一块手表,给新媳妇儿买了手表刚好跟她儿子一人一块。

    可王娟态度坚决。

    周家最开始商量的就是三大件买什么主要看女方那边要啥,既然王娟坚持要缝纫机,周母便点了头,心里却对这孩子更满意了。

    虽然她想要给儿媳妇买手表是真心实意的,可儿媳妇这么善解人意她也肯定开心啊。

    她闺女当时出嫁的时候便要了一块儿手表,年轻姑娘听到能拥有一块儿自己的手表哪有不心动的?

    她儿媳妇肯定是心疼她做这些活儿累,这才要了一个缝纫机。

    周母坚信这是她儿媳妇心疼她,不接受反驳。

    这就是她戴滤镜看人了。

    王娟真的就是方便而已,也是真心觉得手表没啥用。

    她解释了,但是周母不听。

    周母心里琢磨着既然这次没买上,回头一定让周子安好好努力,小两口自己奋斗了再买也成。

    儿子挣钱给媳妇儿买的,也比他们这两个老的买更让人高看一眼不是?

    打定主意后,周家就寻摸着换自行车票和缝纫机票了,最终在农忙开始后不久,她女婿帮忙从城里一个亲戚那里换到了自行车票。

    拿到票的当天,周母就喊上王娟一起去挑了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倒是缝纫机票一时没换到。

    本来这种大件儿的东西就少,票不好换,周家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换到自行车票已经算是幸运了。

    至于缝纫机,那个亲戚说了会帮他家留意着。

    周家为了表明态度,直接把买缝纫机的钱跟彩礼一起送了过来给王娟拿着,说换到票以后她随时买,想买哪个牌子就买哪个牌子,钱不够就要,别的自家人不插手。

    这样的行动,王家是一点错都挑不出来,对周家的态度满意得不得了。

    双方都有心跟对方好好相处,两家的关系自然是突飞猛进,一时间根本让人看不出这两家是才成为亲家的,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