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买活》 900-910(第8/19页)
,因为的确有这么多情报员就是冒着生命危险在给她干活,谢双瑶并不怀疑这些人的信仰,他们的安全是必须要得到保证的,但她也不愿意让这些人滥用武力,所以,仙火铳可以发,但弹药特别少,基本就只够防身用的,大部分时候,来上一枪,显示神力之后,就得靠情报员的三寸不烂之舌脱身了……
就像是锦官城,也就是最开始那会儿,处理被叫来的管事时,一开始用了几发,把首脑打倒之后,情报员用的就是自产的火铳了,在这方面买地的供给则非常的慷慨,虽然自产火铳,在连续击发后会因为枪膛过热而失准,但多备几把这不就行了吗?总之,王至孝预料得的确不错,在被派遣到锦官城这样评估认为异常危险的地区时,情报员的火力储备是绝对足够保护自己的,甚至在配合之下,策划一起斩首行动都绝对不是问题——当然,这种火铳就算落入敌手也不会有太大的妨碍,因为目前来说,定装弹药也是买地这里的专供,普天之下还没有第二个药火工坊能稳定生产出不炸膛的定装弹药来呢。
想到这里,谢双瑶的眉头不禁皱了一下:锦官城、王至孝的事件中,需要她决策的部分已经告一段落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却又阴魂不散地浮了起来——那自然就是叙州了,这个地方给她带来了相当的惊喜,一直到如今都是屡屡出人意料,比如说,让一直以来都表现出色,甚至谢双瑶屡次夸奖其胜过锦衣卫不少的情报局,都闹得个灰头土脸的‘叙州药火’,现在就搞得人相当的尴尬。
叙州怎么就能自产药火了呢?还是威力这么大的药火,连现在的敏朝药火局都没有这个能力,叙州又是从哪里折腾出来了这批货卖给锦官城,而情报局怎么就连一点儿也不知道呢?
是他们的生产能力有了极大的飞跃,还是机制出现了漏洞,又或者是买地高官的立场动摇,做了蛀虫……
这答案,可叫人相当的好奇啊……谢双瑶皱了皱眉,重新在电脑上开了另一个文档,这个文档已经被反复编辑过多次了,她仍是再三审阅着其中的内容,半晌才轻轻地摇了摇头。
“快刀斩乱麻!”她轻声说,“以力破巧吧,不能再耽搁下去,我要尽快返回羊城港了……”
第905章 罪魁祸首?
“有啥子说头哟!我没道理和你们这些人讲, 为什么会走火?都说了,黑药火不比书里说的其他药火,它的性质就是不稳定的, 遇明火肯定会炸,你们装库的时候,有没有说过储存的三大要领?而且我就说了,够用就行了, 这东西做出来就是不能久存的, 你们非不听, 硬是要造!造多了不炸那才有鬼!”
山沟沟的早晨是寂静而又喧闹的,天还没有亮, 仅仅是一丝曙色的时候, 山间便布满了早起的动物们所发出的响动,鸟叫虫鸣声, 小兽在草木间活动时发出的悉索声,在遥远的听觉中构成了生机盎然的背景音, 但等到人们伸着懒腰, 打开房门时, 随着太阳升起, 这些声响又潮水般地褪去了。
属于人类的声音逐渐明确了起来,走动声, 舀水声、劈柴声, 当然了,这几日还有村尾那几间作坊里传出的争吵声, 时而响起,很快让村民们都陷入了麻木,甚至没有前去看热闹的愿望——也就是吵吵罢了, 这几日作坊上工下工的时候,这样的争吵是家常便饭,虽然说的都是官话,让人听不太懂,但反正只要耽误不了活计,还能发钱,他们村里人也就没必要去过问太多了。
“话说回来了,你们造这么多药火,真是只为了开矿用的吗?你们那个矿洞,又招了多少工人?真的经过培训吗?□□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安全用药培训没有做过,怎么敢就让工人去用药火开矿的,还开了这么久都没事故,如何又忽然间和我说出了个大事故?炸塌了多长的坑道,多少人陷在里头了?嗐!问我的时候,倒是话多,这会儿成哑巴了?!”
这会儿,在作坊后头,用来给人居住的一座小院里,赖丰德双手叉腰,正是反客为主,威风凛凛地呵斥着面前的管事,见对方被自己骂得垂头不语,他有些解气地哼了一声,这才见好就收,“去给我送早饭上来!吃不饱,哪有心思上工!我今日要吃炸圈子,再要个萝卜馅的灯盏糕,萝卜做得辣辣的,里头放块腌肉,这才好入口,再来一碗豆浆,白糖放得浓浓的!否则,这工还做什么做,又不让出村子,又不给停工,每天还这么七问八问的,不吃点好的,你不如直接把我杀了了事!!”
说句实话,他的这要求,倘若是放在买地,那真是半点都不过分,甚至不算是花费大的,炸圈子,是拿米浆或者面糊,倒在圆形空心的炸勺里,入油锅炸出来的,两个才一文钱呢。
萝卜馅的灯盏糕也是类似,无非就是用大勺来做模具,同时在米浆中放入馅料而已,那块腌肉,不过是指甲盖大小,取个意思,一个一文钱,再来一碗豆浆,加一大勺糖也就是一文钱,倘若不要加糖,只要一个圈子,加在一起一文钱而已,算下来两三文钱的早饭,对于一个有能力搞起药火作坊的工程师来说,简直就不值一提!
然而,在毛黄村这样的小村子里,要满足赖丰德的要求,就非得大费周章不可了——光是每日都开个油炸锅,这在村子里就是没分家的地主老爷都不敢想象的壮举,叙州这些年改换旗帜之后,毛黄村的地主也把田地分给了自家子侄,使得大家都躲过了被强制赎买田地的处理,他们多少算是家道中落了的,但就算是没分家的时候,地主也就是一年内能吃得上饱饭的日子比别人多而已,要说三不五时就见荤腥,吃油炸的菜色,这当然也是完全没有的事情。
毛黄村这一带的地很贫,光种地是很难吃饱肚子的,村民们多数都有第二份工作,譬如说药火工坊开起来之后,便来这里做事,在开起来之前,则很多人到前方的山里去采矿——此处山中有铁矿,或许也是这里土地贫瘠的原因之一。
赖丰德来到这里,也是因为这里有铁矿的缘故,叙州这几年日子过得好,买卖做得越来越大,对铁矿的开采也不再像是从前那样随意了,从前,铁器是相当昂贵的,一般人很难大量消费得起,铁锅、铁铲,铁锄头,即便在铁钱常用的川蜀,对农家来说也是宝贵的财产。或者该是这样说,正因为川内缺铜,惯用铁钱,占用了大量的铁产量,才使得川内虽然产铁,但铁用具对百姓来说仍为奢侈。
叙州帮主事之后,把田地分给百姓们,也沿用了买活军减田租、重生产的做法,百姓们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对铁器的需求当然也就迎来了一次井喷,光是要满足叙州百姓的需求,衙门都要加大开采量——当然,叙州衙门不像是买地那样人才济济,有能力官营矿山,因人手不足,他们对铁条还是以采买为主,这就让叙州周边富矿的地区,应运而生了一批小铁矿。
这些铁矿一般都位于深山老林,交通不便,如果不是民众自行开采,官府也很难组织,因此,官府似乎也就默认了百姓们对于矿产的开发,并不像是买地打击私矿那般下手狠辣,这也是叙州这里规矩特别的地方,不过,除了赖丰德这样从买地跑出来的高级工匠之外,本地的百姓当然是不知道两地政策的差异的。
有了铁矿,有了周边村子里现成的矿工,接下来还想要什么?自然就是能产药火的工坊匠人了——这是非常自然的联想,如今在川中,一股对药火的崇拜正随着疏浚航道工程的进展不胫而走,理由是显然的,因为疏浚航道主要就是靠药火来炸毁那些坚不可摧的暗礁,看到这些碍眼的东西,在江中固执存在了千万年,不知道吞噬了多少人的性命之后,却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