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买活》 930-940(第19/21页)
雄气,大概在外敌来犯的时候,于墙头说些威风凛凛的狠话,指挥手下勇猛作战,这是可以的,但要指望他能应付日常生产的琐碎,管好立志城的大小事宜,这就超出了他的能力。
立志城急缺一个内政上能站出来的主官——金逢春其实早在一年半以前刚上任的时候,就做出了这个判断,且也很不巧,虽然第一任办事处主任能力不差,但却不能适应天候,得了哮喘,立志城这不就耽搁住了?只能是得过且过,又拖了一年多,等来了周定齐,各方面这才有点上正轨的意思:李魁芝连写信要钱的勇气都没有,就知道装疯卖傻,就算大东区想帮,难道还自己送上门去?周定齐这一上任,立刻做了计划书送过来,要钱、要人、要物,而且计划书做得整整齐齐,这才像话嘛!这不就有了布局落子的一个抓手了吗?
“这笔钱都备了快两年了,再不写信,怕是在银行里都要生出小钱来了……”金逢春嘀咕了一声,痛快地在计划书上做了批示,“小张,来一下,这个条子等下送到库房去,让库房那里发信给狮子口仓管,把罐头机和马口铁找出来,准备装船送立志城,另外,给参园那里写信,让派两个专家去立志城考察药材环境,看看虾夷地能不能养参。”
这里有好几门的学问,比如说大东区的很多物资是储存在狮子口的,尤其是预备支援苦叶岛和立志城的那些,没必要费事来回运。而且,很明显,发展药材、做鱼罐头这些策略,并没有超出金逢春的预料,她早备好资源了,就等着立志城那里开口——就说这做冷水鱼罐头吧,这和药材一样,都是现在大东区南输的重要农产品,考虑到矿产资源的可替代性,以及北地矿产南运不可忽略的距离成本,金逢春很注意发展大东区不易被替代的核心产品,冷水罐头、药材、北地木材,这样都是南面的确难以获取的商品,因此大东区的州县基本城城布局这几个产业,立志城的份可不是早就预备好了?
小张这里,听了她的吩咐也不诧异,而是笑道,“这个新主任,真开窍,是个脑子好用的,而且也很有运气——好像艾放羊和南面那个罗刹皇族,就是他们遇上的。他还建议引入鞑靼人,在虾夷地开牧场,这是我们事前没有想到的,主任你怎么看,此事是否要请示六姐,列入今天的通讯内容?要的话,我这就去给通信员说了。”
他虽然是金逢春的秘书,但也担当了小半个智囊的角色,这小张和金逢春是从泉州就开始搭班子的,他性格柔弱谨慎,不能独当一面,但却是个很好的副官,虽然短暂被调走过,但金逢春北上的时候,还是要来了这个老副手,两人多年的交情,说话肯定随便一些,周定齐的报告也是小张先读过,整理出提要来,金逢春再看的,他熟知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金逢春听了,也是笑道,“这倒不用,我来之前,六姐就对我说,虾夷地是可以搞牧场的,尤其是如今这个气候,同纬度就它们有暖流经过,还能搞搞畜牧业,别处都受气候影响,畜牧业会有一个衰退——六姐早就指出了鞑靼人在气候影响下必定迁徙了。”
提到六姐的高瞻远瞩,两人都是引以为傲却又理所当然的态度,小张更是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对金逢春能够有幸跟随六姐培训的羡慕,金逢春扬起手来,威胁着要掴他一个耳光,小张这才止住溜须——不过,虽说如此作态,但只看她面上蕴含的笑意,便知道人类对于马屁,自古以来都是无法完全免疫的。
“让鞑靼人去虾夷地,其实对我们来说,早在意料之中,实行上也并不困难,只需要加开建新往苦叶岛的渡口班船就好了,在通航时节,让他们去苦叶岛,从苦叶岛南下到南面渡口,再开一个渡口班船,要比开远途航船成本更低,只需要四艘船,从狮子口调派过去即可,不费什么事儿。”
这两人相伴多年,也就只差一层窗户纸了,主要是金逢春再高升的话,小张和她结婚,按现在买地高官的风气,多数是要离开政界,去找个教师之类的工作,但现在金逢春手底下的嫡系带得还太少,离不开小张的辅佐。因此两人还没有订婚成亲,但私下已经比较随便了,独处时嘻嘻哈哈一会,也是个很好的调剂,笑闹过了,小张才给金主任分析道,“如果要送信,刚好和库管的信一起南下了——到时候押运罐头机的船,就从立志继续北上去做渡船,岂不便宜?”
“这样当然是好,如果能开起来的话,我也会如此安排,但你可别忘了,这首先是要能开起来啊!”
“什么意思?”小张有些困惑,“建新不是前天才刚发文来说这事儿吗,就这几个月,南下来依附他们的鞑靼人口都几千了,他们今年耕种面积没扩充,需要开原补充点口粮,不然怕过冬不够用——这人口过多,分点给虾夷地不是正好么?建新不可能不愿意吧!”
“他们应该倒是愿意的,但该问的是鞑靼人愿不愿意啊。周定齐想要的卫拉特鞑靼且先不说……”金逢春开抽屉找出了一封公文,撂给小张,“昨天你休息,没看到这封报告,我看完的感觉是,鞑靼人领受了种土豆的好处,估计没几个愿意去海岛放牧的,你也仔细读一读,读完了以后,看看能不能给我些不同的观点……”
第940章 土豆的威力
“就这样, 吸血鬼莽古斯被人们从心底揪出来打败,在东边的部落里被完全消灭了,老僧哥一家上下重新露出了笑脸,东边的部落里吃起了青食, 吸血莽古斯的故事广泛流传, 告诉我们,愚昧和迷信才是最大的莽古斯, 如果我们闲来无事就多读读《走近科学嘎啦吧》, 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去学习科学知识,遇到了怪现象, 先来学校请教先生, 让衙门前去调查,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谜团,没有什么莽古斯啦! ”
清脆的朗读声回荡在小木屋里,透过玻璃窗, 明亮的日光射进了屋内,在窗前投下了斑斑的亮点,坐在脚边的小孙女大声朗读着手里捧着的书本,而在她身边,临窗炕上盘坐着、歪倒着四五个大人, 都惬意地眯着眼睛,享受着做完早饭之后, 炕上还没有完全散去的余温, 并且彼此地议论起了书里所说的内容。“苜蓿也是可以吃的么?”
“北海的苜蓿又粗又老, 就是嫩芽也不能入口,他们说的苜蓿草,是不是和黄金豆一样, 都是汉人从天界拿来的好东西?”
“大概是的,可我们那从来没有商队卖什么青菜干那!”
说到商队,好像和说准什么似的,炕上的男人突然神色一动,透过敞开的窗户往西边看了一眼,同时俯下身子贴着炕倾听了起来,大概是这样听得不准确,过了一会,他还下到地上,贴着土地听了起来,“有马队来了,隐约还有马铃声——是商队来了吧!”
“那钦老哥!”果然,不一会儿,院子外头就传来了大呼小叫,“商队在前头要进村啦,你们快把车子准备好,来拉煤吧!”
“哎!”这一下,那钦一家很快也被惊动了,“来啦来啦!你们今年准备买多少煤?我们心里可没个数!这还是头一年烧炕呢!”
“这得问头人去!”
这个小小的新建村庄很快就活跃了起来,倘若把视线拉高的话,便可以看到,隔着野地,这儿撒一点、那儿撒一点的院子内,都走出了蚂蚁大小的人头忙碌了起来:和南方稠密的民居,又或者是北海那边过冬草场的拥挤不同,这个村落的房子虽然小,但院落却普遍很大,而且互相撒得很开,有些院子都有个四五亩地,站在院门口都不怎么能看清里头的房子,这是盛京附近的村落都没有的事情。
这样的一个村子能有南边的一个县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