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买活》 980-990(第17/19页)
狭隘之人,也来了一碟。而且立刻就拿起黄瓜沾了一下,送到口中嚼了起来。丝毫也没想到这举动不算太文雅,惹来旁人侧目。她的社交礼仪,有时候的确是会突然跳闸的。
“呣!”
这酱料一入口,钱芳英顿时眼睛一亮,难得满意地点起头来。她对食欲不算是多狂热,但当然也懂得欣赏美食。这东西吃起来很香甜,但又不觉得腻味,搭配着黄瓜那股子清香,相得益彰,黄瓜那一点点涩口的感觉,完全被掩盖过去了,咀嚼起来满嘴留香,虽然是素菜,但开胃不下于任何荤菜!
吃完了再来一碟,甚至这酱料可不可以拿来拌点别的吃?比如说拿来拌饭拌面如何?
钱芳英对于荤菜,有点兴趣缺缺,隔远瞭望了一眼,见到的菜色大致都是罐头里拆出来的,比如说红烧肉、豆豉鲮鱼、扣肉、烧带鱼等等,虽然还有卤水、炸货档口,但钱芳英觉得还是新鲜蔬菜好吃,这个新鲜的酱料也让她很着迷,便跳过了排队人数最多的荤菜柜台,径自向点心主食方向走去,想着来一碗白饭配酱吃,尝尝味道。途中还经过了一队身形矮小,神色极为激动的倭人,从嘴角碎屑判断,大概是刚吃过炸鸡腿,惊为天人,这会儿一窝蜂又都去排队再拿了!
小国寡民,就算是贵族,又能有多少见识,吃过多少肉!炸货费油,想来更是从不曾吃过几回,倒也是情有可原。钱芳英对他们谈不上有什么好感,她是武林人,自然记得倭寇之乱,看他们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轻蔑之余却也能理解缘由,仔细看看炸鸡货柜台前,果然外番是最多的。再一个就是她要去的点心柜台前,钱芳英鼻子抽动了一下,心想,“这里的主食档口是不是有煮伊面啊?这东西油炸过,也很香,的确会得外番的喜欢。”
正这样想着,柜台已经在望,钱芳英看了一眼,也吃惊地轻叫了出来。
“啊,什么!奶油蛋糕——居然也在自助餐里供应?这——而且羊城港居然也有?”
这会儿,她那股子不自觉端起来的上国架子,在自己还没发觉的时候,突然间就融化了一地,钱芳英这边虽然惊讶,但却也丝毫不耽误她脚步迅速,以一往无前的气势,越过了七八个洋番,一下就排到了队伍的末尾。“蛋糕——这是不得不吃的!就算来回排个七八次也好,罩子里那么多花色的蛋糕,总要一一地品尝过来,才算是没白来一趟!”
第990章 金榜牛乳的消失
“怎么会有奶油蛋糕呢!哎, 黄来,你是北方人吧,我记得去年老李想和你进货, 你还说奶油根本没法往云县以南的地方卖, 就连云县都是难得, 可有这事儿?我记得是真真的呀!”
“是有这么回事不假, 别说眼下这天气了,就是云县的奶油蛋糕, 那也都是当地自出的牛奶, 奶油、奶皮子这些东西,就算是鞑靼人拿他们的牛皮袋缝死了, 也很难运到南方,天气略暖和些, 在路上就要发酵起来, 把袋子给胀破了, 这些年来也不是没人试过, 可都未必能成, 袋子炸了以后,那个味儿, 真别提了,两三年以后,进了那个船舱还有腥味儿呢!”
在羊城港这里吃奶油蛋糕!当然不仅仅会惊讶到钱芳英,排在她前后的客人, 大概也都在议论这事儿,只是所用的语言不同而已。在她后头的是几个洋番,叽里呱啦地说着鸟语,钱芳英前头的大概是和武林商会一样, 乃是地方商会的头面人物,他们也很诧异于奶油居然能出现在羊城港——奶油蛋糕要分开来看,蛋糕本身是没什么稀奇的,只要有精细的面粉、白砂糖、食用油,那再热的地方都能烤出来。
包括云县的洋番点心房,虽然奶油蛋糕非常的稀少,价格也高昂,但在面粉能供上的年景,他们的蛋糕出品是不会间断的。这东西在炎热地带,保质期还要比纯粹的米饭面条长得多,这是因为里头加了很多糖,糖和盐都是天然的防腐剂,因此越是往南的地方,就越喜欢吃腌渍食品,这都是为了把食物用来出售,适应天气进行的改变。
但奶油这个东西,稍微熟悉一点的人都知道,在炎热的天气中,它是非常容易‘泄’的,好不容易打发出来,但只要气温上到了能穿短袖的时候,那么它在空气中大概不到五分钟就会泄掉,也就完全没法吃了,泄掉的奶油,吃在嘴里腻乎乎、软趴趴,完全没有香甜的感觉。所以,它只能在冬季短暂的几个月来供应——这还是指闽北、闽中地区,倘若到了羊城港这里,就算是新年,那也是单衫单裤,甚至可以穿短袖的地方,那就全年都没法吃上啦。
就这还都没有说牛奶本身运输和储存的问题呢,要知道,羊城港这里的点心,可很少有放鲜奶的配方——而广府道其实是有牛的,甚至于有个地方(似乎叫做金榜)还专门出产水牛,丰产水牛奶。不过,金榜所卖的‘牛乳’,是一种类似于腐乳一样的发酵小吃,钱芳英在鸡笼岛的时候还尝过几次,但很快就绝迹了。听南北杂货铺子的老板说,金榜从前卖‘牛乳’,是因为当地耕地少,山地多,便养水牛谋生,但是卖牛肉需要的时间很长,他们便给牛配种,等母牛产子之后,杀掉小牛,免得小牛费奶,再取牛奶来制成牛乳贩卖。
但那都是从前的事情了,随着客户人家大迁徙,金榜虽然没有迁徙(他们那里客户人家不多),但周围的集镇却因此变化甚大,这些老食客走了,新的食客并非人人都接受牛乳这很新奇的食物,包括羊城港中,喜食牛乳的客人也走散了不少,产牛乳不再划算,而如今各地对于水牛的需求却比从前大得多,于是金榜的乡民,便不再杀小牛了,而是把它们养大了到处去卖,如今的日子也比从前好过得多了。
而且,这么多对他们来说,心底也是情愿的,因为杀子取奶,在民间认为是一种损阴功的行当,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别的活路,一般人其实也不愿意这么做,这就和买地的奶娘难找是一样的道理,在敏朝,有很多女子进大户人家做奶娘,是不被允许带自己的孩子入府的,唯恐喂奶偏心,叫雇主的孩子得不到营养,那么她们自己的孩子,少了母乳哺育,只能吃些米汤,往往体弱早夭,在民间对于这种现象也持抨击的态度,只是挨不得‘生活所迫’这四个字。到了买活军这里,日子逐渐好过起来了,民间愿意做奶娘的妇女,立刻就减少了七八成呢!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但从金榜牛乳的诞生也可以看得出,在羊城港的气候中,莫说奶油,鲜奶都是难以保存的,而钱芳英又是个很会‘归根结底,这就是个数学问题’的人,她知道规模效应的可怕。一头牛产奶之后,在羊城港这里可以制奶油,这是理论上的事情,能够在餐厅供应奶油蛋糕,这又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了。从供应链的角度讲,一桶牛奶被挤出来之后,哪怕就在羊城港边上,到它进入自助餐厅的后厨至少也要两天的时间,这都还算是快的——
除非每一桶牛奶都有人专门送到后厨,否则挤奶工人每天收集牛奶这就实打实的是一日的功夫,上车入城,完成交割还要一日。而且,自助餐厅不限量的供给奶油蛋糕,这每天要用多少奶油啊,又需要多少牛奶?哪怕就是开了个上千头牛的大养牛场,又哪来这么多同时产奶的母牛呢?更何况如今的养牛场,肯定是以供给耕牛为主,牛奶那都是附属品,也就是小牛吃不完的剩那么几口出来,产量颇稀,住在附近的人家买个一两杯,那是有的,自助餐这里是怎么敢把奶油蛋糕供应出来的?
蛋糕还没吃上,钱芳英脑子转来转去已经烧了好几轮了,前方那几个北方商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也都在说着这个事情,按他们的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