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1080-1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买活》 1080-1090(第19/20页)

百斤的种子,是如何在农药和化肥的帮助下,直接把产量提到两千斤,连翘对这种言论,也不会往心里去的。

    她以前在仙库资料中,还发现过一种匪夷所思的现象,那就是仙界的百姓,似乎很反感农药和化肥,认为只有敏朝如今实用的种植技术,是所谓‘有机’的,没有什么化学产品混合在其中,出来的食材质量更高……

    连翘觉得,这只能说明,百姓不论在什么时候,知识水平大概都不会太高,反正在她来说,比起粪便堆肥,怎么也是化肥更加高级啊,如果能选,谁喜欢吃大粪浇出来的菜啊!

    再说了,按如今这尿素生产的难度,能用上化肥的田地,那才是凤毛麟角,不知道要受到多少追捧呢。虽然她也尝过,就出品的味道来说,用那种肥料不影响食材的味道,但连翘坚信,一旦这种区别为大众所知,化肥米真正进入市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内部消化,那么,化肥米的价格一定可以做到比普通米更高数倍的。

    从救灾部部长的角度来说,她也是希望化肥能早日普及开来——就现在北方这一道道深可见骨的伤口,米是真的不嫌多,来多少都能给消化掉。一粒米,就是一条命,一粒米或许就能换得北方的道路多修一寸,道路修通了,救灾也比从前容易些啊!

    虽然在救灾部内部,连翘有意重用了一批金香秀这样绝对理性的内勤,以此来制衡部管外派救灾队,平日里也尽量表现得铁石心肠一些,好像对买地之外的灾害无动于衷,但这是因为救灾部的预算的确是有限的,她只能背起这个权衡的责任,总要放弃一些救不到的灾民。

    她难道不希望物资更充裕一些,能让救灾队宽宽松松的去救人吗?连翘甚至可以不当这个官,下辈子——如果有下辈子的话,她不做人都可以,如果这能换得此刻多活一批人命,她都愿意。

    在她这个位置上,其实要退,余生也可以舒服度过,要再往上走,却也是到头了,让她继续这么没日没夜地操劳,除了对六姐的崇敬之外,其实也就是她本心自问的这点追求,帮人是有瘾的,她被人拉扯过,也拉扯了太多人,让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久而久之,竟养成了这样一种不良的习惯,那就是她见不得身边有人受苦。

    而随着买地领土的扩大,连翘心中的‘身边’,范围竟也不知不觉地扩大了,如今,整个华夏北部都犹如屋舍外的庭院,即便她从未去过北面,想到庭院中的惨状,她心里也不得劲儿。

    “救灾队的那些人,出生入死,在买地的时间比较少,看报纸的时候也不留意别的,他们还在主张要‘极度开发南洋’,继续鼓舞迁徙。实际上,开发生地的时间还是太长了,但凡他们的科学素养高一点,都该意识到,多管齐下才是最终解决方案——猛火油开采,提高熟地的亩产量,这才是根本的正道。”

    “上次开会,六姐还提到农户满意度下降的问题,高组织性的耕种安排,从前根本没人不服气,现在有人开始说三道四,是因为什么?其实还是因为以前不被人教种不好地,不知道作物的性子,产量比不上服从安排的那些人。现在,这么多年过去,扫盲班见了成效,一些常见的作物都会种了,衙门手里没有东西拿捏,农户自然就开始抱怨,翅膀硬了,想飞了么……”

    虽然是部长级别的高官,但连翘也没耍特权插队,而是规矩地排队填表,一边观察四周,一边心不在焉地思忖着杂事:“想要缓解这种抱怨,没有比发展化肥更好的办法了。化肥代表的高产,农户没有不着迷的。即便他们很快就学会了使用化肥,但这东西可不像是高产稻的种子,可以私留,又或者是快大白羽鸡的种蛋那样,总可以私下流通,化肥……这东西是只能从衙门这里买的,利益又是如此巨大,可以眼见,如此,还何愁他们抱怨呢。”

    当然了,如今的农户也在高产粮种上受制于衙门,但连翘心里有数——粮种的供应,掐住的是底线,也就是农户大体上服从安排,不会起来造反,但也不能轻易断掉,那是真的要翻脸的。反而是化肥,因为产量有限,拿捏的又是在生存线上多出来的那部分利益,这才好讨价还价。

    她相信,只要化肥、农药的产量往上提,逐渐推开普及,移风易俗、分家迁徙的工作,必然会比之前更顺得多,真正消化整个江南,甚至是往云贵南洋贯彻精细统治,大概也要借这股东风呢——所以,别看眼下的问题似乎非常棘手,大家都束手无策,事实上,六姐还在另一个方向上暗暗使劲,说不准,到时候眼下的难题,又会和买活军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山一样,被生产力发展,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巧妙地瓦解了。

    不过,倘若是做这个打算的话,那买地对猛火油的需求,可就大增了。前些时日听六姐说起过,准备部署打通一条新的猛火油商路,瞄准的是大食,已经有了一些人才在观察中,这大食素来是开化之地,距离又远,若能把贸易达成那就再好不过了。

    其次就是通古斯,那里发现的地表油井,也必然会被列为是重点地区——也不知道建州这是什么运气,好不容易在建新安顿下来,完成了非常艰苦的拓荒,领土往北又多了一块肥的流油的宝地。这下,六姐对他们附近的领土,又志在必得了,也不知道女金是打算如何,为了维持自治,再度远迁,还是顺其自然地完全融入买地,成为被买地彻底实在管理,犹如立志城一样的半领土了?

    虽然不像是救灾队那样激进,好像恨不得立刻就推动买地吞并北方,但说起领地扩张的欲望,连翘的胃口也是很大,眼光还更加长远,甚至把主意打到了卫拉特鞑靼那里:那里的猛火油好像也是特产,虽然现在因为地缘太远,没法用得上,但先把地占下来,也是不会有错的……

    “连部长,连部长?”

    出于业务保密的需要,专用厅的收发室是保密的,分为一个个小隔间,每个隔间都有专用的递送员,负责在电报机和收发间之间来回送信:一个电报机可以同时管八条线,再加上信息的收发也需要时间,所以,在通话者等待的时候,发报员是不闲着的,他们一直在不同线中劳作收发,会操作电报机的发报员,月收入也高得骇人听闻,能有十两银子以上。比一般的吏目都要阔绰, 这也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实在是相当辛苦,而且是三班倒,要求又高。

    连翘那里,刚刚给京城站发去询报,又等了大概半小时左右,京城回信表示已准备好。连翘便把半小时内她拟好的问函递给递送员,这问函用尽量简洁的语言说了两件事,第一件就是中原道灾情变化,敏朝方向掌握了多少信息,是否需要且愿意买地升级援助,派出救灾军队入中原道,第二件是询问中原道救灾队的下落,询问京城有没有比羊城港更详尽的消息。

    这封信就算再简单也有大概五十字,是需要操作一会儿的,如此又等了大概四十分钟,才等来了京城方面的回话——至此,算上等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和传音法螺直接联系,效率肯定是比较低。

    但话又说回来了,有线电报是随时可用的,传音法螺却要排队,而且占用的时段很紧张,还会受天气影响,这么看,有线电报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了。愿意的话,双方沟通一天都行,可以给出很多细节数字,这都是传音法螺无法比的,最重要的是,作为公务,它从一开始就留了痕迹,而只有吏目才知道这是多大的优点。

    “连部,您的回信。”

    连翘这里,趁着等回信的当口,已经把几份报告的思路都拟出大概了,这边正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