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买活》 第48章 如果真有ABO就好了!(第2/3页)
如果这种快乐长期地延续,他们也可以安置外室,或者把姨娘接回家里,太太对青楼姨娘的接受度往往是很高的,这免除了她们的生育风险,在家庭管理中有了帮手(高级瘦马往往识字,这在如今的后宅中是很罕见的人才),也永远不可能危及她们自己的地位,倒让她们多了一些余裕能安排自己的生活。有时候倘若男主人找了同性寻找爱情——这在福建道尤为常见,嫁妆越厚的区域,女婴成活率越低,单身的男性就越多,这些男性也不可能永远不解决自己的需求,便转而在同性身上寻求帮助,是以南风馆是很常见的,认契弟已成为公然的风俗。而女主人甚至会抱怨男主人在外只知道惹草,不找些姨娘纳入家中。由此可见,不能生产后代,也不能给家中提供帮手的爱情活动,在如今被视为是彻底的浪费。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说把合伙过日子产生的亲情和爱情分开,去探讨在婚姻中爱情扮演着什么角色的话,那这爱情也更可能发生在老爷和姨娘之间,或者再推宽一点,在婚后的偷情中产生——太太们偶尔也是会偷的。倘若它竟真的在盲婚哑嫁后产生,那就好像中彩票一样,完全是值得在地方志、族谱里记上一笔的低概率事件了。
至于王举人和王太太这样的神仙眷侣,那绝对是异数中的异数,谢双瑶知道他们夫妇感情很好,她据此推断,王太太的父亲一家应该非常开明,因为王举人曾经是岳丈的学生,很可能在就学期间和王太太有过一定的接触,这必然离不开岳丈的默许,在结亲之前,彼此就留下了相当良好的印象,这是王举人的幸运,更是王太太的大幸。
谢双瑶理解大哥的心态仍然受到这种旧道德体系的影响,还是以物色帮手和同盟为主,也能理解谢大哥不愿接触女性的顾虑,她试着向大哥解释,其实往婚姻中加入爱情的元素,确保自己能娶一个喜欢的老婆,在买活军的新秩序下才是最有利的决策。
“毕竟不许纳妾是绝不会动摇的政策,而且你想象一下,如果娶一个你讨厌的人,又因为政治利益无法离婚,那每一天都将很痛苦,至少那种事和喜欢的人做才是享受,强迫自己和不喜欢的人做只能算是配种。”
谢大哥对谢双瑶的话是很能接受的,这些离经叛道的话语不会让他诧异,只会让他沉思,他大概是想象了一下谢双瑶描述的场景,神色中闪过一丝动摇,谢双瑶又问他,“难道你在工作中接触的那么多姐妹就没有谁让你高兴的吗?”
买活军大概是现在唯一一个能给年轻男女提供接触平台的政治势力了,买活军辖下的治安当然非常优良,女娘外出工作是常态,甚至还受到普遍的重用,理所当然,她们在工作中也会接触到很多同龄的小伙子。谢双瑶本已做好准备,要发配一批违背她的律令,在结婚年龄之前暗通款曲的年轻男女,到矿井上去工作。但土著的发展总是出乎她的意料,这样的不才之事居然还真没发生,或许已经有人在接触中发展了感情,只等着到了年龄就说亲结婚,但他们就算触犯了禁忌,至少也没有被外人抓包。
除此之外,越是优秀的买活军女娘,就越是极力表现出一种醉心工作,不屑男人的姿态来。这其中有些是在模仿谢双瑶,为自己争取晋升资本,但有些或许也是发自真心,因为女孩子开窍是要晚一些的,她们中可能有许多人要到了二十岁后半才能体会出有个男伴的好来——或许这也是传统道德体系仍在阴魂不散地发生作用,这些女娘要证明自己虽然出门工作,但却依然谨守贞洁,绝不是什么野男人都能随随便便地上来兜搭的。
仅仅是一两千年以前,上巳节还是一种正当的节日,这节日说白了就是年轻男女开无遮大会,是母系氏族风俗的遗留——仅仅是一两千年的时间,族群就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并且能如此深远地影响人性,这其实是一件很奇妙的事。谢大哥本来是屠户的儿子,在谢双瑶降临之前从未受过任何教育,而且很小就随着父母颠沛流离,来到了彬山这个封闭的所在落脚,谢双瑶更是从未宣扬过传统道德那一套,但他无形间也受到了道德的影响,向妹妹承认自己从未特别注意过同龄的女伴,因为‘那不体面,再者若连我都是这般,如何去管束旁人’?
而且谢大哥也的确太忙了一点,学习占去了太多的精力,以至于现在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适婚年龄之后,显得就像是刚开始接触谢双瑶带来的那些文化时一样,有些无措。在他的规划中,他是想结婚的,只是不是现在,随着妹妹的描述,他也意识到对婚姻不闻不问的传统态度可能会损害他自己的权益。但谢大哥现在进入一个两难阶段,他希望自己能和女孩们产生一定的交往,这种需求——在谢双瑶的解说下,似乎是被逐渐建立起来了,而不是被视作邪念,转眼间就压制下去,但谢大哥同时也希望这种交往不会损害自己和女方的名声,也不会阻碍他的工作,当然更不会阻碍谢双瑶对买活军的统治。
他该怎么做?这个度实在难以把握,而且对谢大哥来说,他在男女交往中要面临的风险也是很大的,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金龟婿,会吸引很多女娘的垂涎,至少现在彬山中没有人不希望和谢家结亲。
如果他稍微有不慎的举动,在这个旧的规矩刚被谢双瑶否定,新的规矩还没建立起来的时间点,或许会被迫娶进一个心机深沉的妻子,这可能是所有单身王老五最深的恐惧,男人总觉得自己的一生英名会因为女人所引发的而毁于一旦。如果有个女郎常来找他,但他对她无意,可女郎家人又认定了他应该负责该怎么办?如果他相中的女郎没相中他,会影响到她后续的求偶吗?她的家里人不会迫着她答应吧?
谢双瑶和大哥刚聊起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真切地意识到这里头的种种内情,这些年来,彬山内部的婚姻比较少见,因为此地的女眷本来就很少,彬山的居民以北方流民和大乱后本地土著的残留为主,北方流民走了一千多里路来到彬山,期间条件最恶劣的一段时间,有吃人现象,想也不要想,这种情况下先死的一定是女人,不分年龄,最开始还有些女流民苟延残喘,用皮肉生意换口粮,可当人饿到极限的时候,是没有的,而且虽然流民不知道原因,但他们知道女人(因为脂肪含量高的缘故)比男人好吃。
能保着自家女眷来到彬山落脚的流民,都是流民中的强者了,但流民的男女比例也是八比二,至于本地土著,本来就以矿工为主,更是男人的世界。活下来的女眷几乎都是有家人庇护的,十年来彬山成亲的人家非常少,这在此时也是司空见惯的。只有两个寡妇找了人家,婚俗上也是非常传统,都是家人做主,自己没什么意见,举办过婚礼后就和以前一样过着日子。
还有些女眷是从云县和临城县的乡下嫁过来的,也多是寡妇身份,结婚时买活军还没拿下这两个县城,也都是按旧婚俗来办的。甚至拿下云县之后,那些曾经的风尘女子,经鉴别没有患上不宜婚配疾病的,也都有了很好的归宿。这是个女人非常稀少的时期,底层男性根本没得选,谢大哥的烦恼非常的凡尔赛:想嫁他的女娘是这么的多,以至于他还要考量回绝女性的问题了!
但他的烦恼也给谢双瑶提了个醒,庄素今年十九,朱玉玉十八,马脸小吴十六,和她们同龄的还有一批女眷,再往下女娘的数目更多。买活军的日子后来就过得好了,而且女性也能读书做官,本地的父母能活着到达彬山,说明夫妻感情好,身体条件好,而且家底也不错,后来又被教授了一定的节育和育儿常识,生出的多是计划内的孩子,彬山现在没有溺婴的习惯,婴儿成活率也比外头高,可以达到三个孩子里活两个的程度。活下来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