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第142章 初阳旭日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买活》 第142章 初阳旭日(第2/3页)

也有些反对的声音,认为这是背弃了‘祖宗家法’,而一向很主张修历的徐先生,之所以辞官归隐,除了朝廷政治黯淡,阉党逐渐兴起之外,多少也有修历遇挫的原因。

    在买活军这里,修历法似乎跟祖宗家法完全没有关系,就如同日食月食也不能和政治挂钩一样,买活军所竭力推行的恰恰是一种‘就事论事’的风气,这种简洁明快的气质,正是少年张宗子极为欣赏的——虽然买活军也有个神神叨叨的谢六姐,而且他们拿出的那些莫名其妙的仙器也很多,但他们反而是在规避任何神秘的氛围,在买活军的报纸上,仿佛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谈的话题,天文可以谈,地理可以谈,气候可以谈,是什么就是什么,绝不会和‘天人感应’联系在一起,没有人会曲解、隐射,咬文嚼字地追究发言人的心态……至少现在,买活军是不讲这些的,他们要修历法就是因为现在的历法不好用了而已。

    从两位先生的言谈看来,他们对自己被掳掠的原因是清楚的——买活军要修历法,而张宗子也能想到先生们的不得已,既然被买活军盯上了,那么除了就范之外,还能怎么办呢?京城是不能去的,那是阉党的地盘,内陆也不太平,若要抵抗买活军则不免连累乡里,因此只能暂且屈身从贼——虽然张宗子在买活军的船上待得很愉快,但他总觉得两位先生年纪都很大了,思想便不易发生改变,总是那些一味忠君的老古板。

    张宗子自己忠君不忠呢?他偶尔也想这个问题,答案令人不安的清晰——他不忠君,甚至还觉得倘若买活军能一直这样下去的话,那么便生活在买活军的领地里也蛮不错的,虽然买活军并不会因为张宗子的文采便对他另眼相待,但他们显然更有才干,而且也不在乎张宗子自己去追逐文学,只要他追逐文学的时候能服从管理就行了。

    研究农学可以丰产,粮价下来,便有更多的百姓能够吃饱,研究工学可以造梳棉机——各式各样的机器让棉布也便宜了,那么衣服就跟着便宜,百姓们就能够穿暖了。尽管张宗子并不具备这些才能,但他也很愿意看到更多的百姓们能过上更体面的日子,至于他自己,在这些百姓中是否依旧格外富裕,他也不是特别的在乎。

    他也知道,买活军占据天下之后,他家或许不会像是从前那么有钱,不过张宗子大概是一出生就很有钱,所以他看待钱财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态度——他觉得钱多钱少虽然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钱能买来什么,倘若在买活军的治下,钱能买来各种知识,买来快活的、自由的生活,买来更先进的医学,那么他家的钱虽然表面来看少了一些,但实际上又是变多了。

    自然了,这个念头如果和他父亲说起,那是一定会让父亲大人大惊失色的,因此张宗子只是深藏着这样的念头,快乐地享受着逐渐靠近终点的航程。——他觉得自己是没有事情的,家里也不用出太多赎金,因为张家私下和买活军做过好几次生意,合作得都很愉快,他听说买活军有政审分,像他这样主动投奔的人才(文学才能也算人才吧),政审分应该很高,说不定他还能找到一个很好的职务呢!

    就连徐、李二先生,他们好像在船上过得也很愉快,彼此间公然地谈论着天文——这是在华亭无论如何也不能谈的话题,只要被人捕捉到了只言片语,向阉党告密,转眼间便是‘妄议天文’的抄家大罪。像是徐先生这样深有威望的士绅领袖,也不敢在下野后触碰这样的罪名。他们只能在深夜悄然观星,甚至连记录星象都要使用暗语。

    张宗子现在是不太敢观星的了,他很怕着凉,不过约靠近云县,天气就越缓和,即便也还是冷,但已能够感到风的柔和,有一天晚上天气特别好,没有云,也没有月亮,张宗子还是禁受不住诱惑,跑到甲板上看星星,恰好遇到了徐大人在用‘望远镜’——买活军这里的千里镜要比外头更精致得多,虽然小巧,但胜过一切洋货,看人实在是过于清楚,他见到了才突然明白徐大人也能用它来看星星。

    “宗子,还不睡呀?”徐大人对张宗子大概还是有些喜欢的,他用戏谑的语气问。

    张宗子老实说,“想到马上就要到云县了,小子心里很激动,睡不着。”

    徐大人大概是笑了,他又举起望远镜去看天际,随后在一张大白纸上开始写写画画,一边写一边问,“为何呢?”

    张宗子说,“小子也不知道,只觉得……云县那里,仿佛是一处全新的天地。在那里,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没有限制,就连小子这样无用的人,到那里……或许也会变成新的一种人。”

    他的说法,哪怕是朋友也未必能够理解,父亲、伯父就更不用说了,但徐大人并没有取笑他,张宗子便觉得自己和徐先生在心灵上似乎更靠近了一些,在夜色中,他大胆地问道,“先生……又是为什么愿意到云县去看看呢?”

    这是个危险的问题,倘若徐先生回答了,便证明了他并非被掳掠而来,而是‘金蝉脱壳’,使计前来,便等于是落了个把柄在张宗子这里。但徐先生好像也并不在意,他很自然地回答了起来。

    “啊,也是因为,云县那处,是全新的所在吧。”

    徐先生温和地说,“像宗子你这样如日初升的年轻人,想要知道它会让你发生什么变化,像我这样暮气沉沉的老人,也想在最后的几年内,身处其中,看看……这新东西,最终会变成什么模样啊。”

    张宗子毕竟还很年轻,他并不觉得这答案有什么触动他的地方,其实才刚刚问完,他便开始觊觎徐先生手里的千里镜,很想试试看用它来看星星,徐先生倒也给他看了,顺便教他如何辨认星座,确定角度,绘制星图,又为他讲解星空的变迁,说到古今星图的异同——

    这一夜很快就过去了,旭日初升的时候,张宗子在曦色中见到了前方密密麻麻的黑点,尽管他时常乘船,也看过太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但眼前这片帆海,依旧是他生平所见过最壮观的港口,上百艘大船密密麻麻地挤在前方的水域里,码头几乎只是前方的一点小黑影,被船海淹没其中。

    张宗子惊得大叫了起来。“这就是云县码头吗!”

    他的声音在冰冷而腥气的空气中传荡着,惊起了一船的乘客,不值夜的水手们伸着懒腰走上甲板,“这么快就到了啊——船怎么还是这么多!”

    天真的张宗子兀自还兴奋不已,并不知道这种堵船现象,对急于上岸的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他完全沉醉在这壮观的景象中,更为这幅画面中蕴含的生机而激动得只能张着嘴无声的尖叫、大笑,倘若他的教育允许,张宗子会上蹿下跳来宣泄心中的激动。不过即便是此时,他也已很嘈杂了。

    “没见过码头吗?”就在他身边不远,邻船的舱门也打开了,一个穿着厚棉袄的貌寝女娘钻了出来,毫不客气地用北方官话呵斥道,“天还没亮呢!也让远行客们多休息!”

    随着她的说话,舱内接连不断地涌出了穿着破袄子的高大女娘,好奇地打量着张宗子,其中不乏年幼女童,张宗子反而被她们看得不好意思起来,讷讷地赔着不是,逃到徐先生身后去。那貌寝的女娘哼了一声,不再搭理张宗子,而是转身神气而熟练地指挥起了女娘们,“先去吃饭,随后有舢舨接我们靠岸,收拾好行囊……”

    “这是——”徐先生也有些好奇。

    路过的买活军小头目伸头看了一眼,“东江岛的女娘——第二批到港了,那是第一批的,特意来接她们。”

    他吼了一声,“喂,毛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