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第337章 黑客官大受小贩欢迎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买活》 第337章 黑客官大受小贩欢迎(第2/4页)

,都要仔细询问来意,并且不能过夜。

    所以,这些要回香山县进货的小生意人,都是早出晚归,来时要发对牌,走时将对牌上交,关墙关上之后,买活军要来清点对牌数量。目前壕镜这里一天也就是两三来做小生意的商贩,有很多漂亮的女工想要进来做绣娘,但是她们也拿不出什么凭据,个个指尖都没有茧,于是不但不能进来做工,而且还被买活军拉去检查身体,看她们有没有得杨梅疮,若是得了,那就要马上接受治疗。

    因为买活军严格而又繁多的规矩,关墙最近的管理比以前要严得多了,暮色中,一群人排着长队,慢慢地往前挪动,交回对牌、写下名字,卖包子的老蔡挑着担子过去时,恰好又见到关墙背后走出两个书生,带了两个挑夫,都挑着沉重的担子,扁担两头往下压得很弯,挑夫们都剃了光头,至于那两个书生,也正在整冠,很显然刚才被买活军的兵丁用篦子检查过了,确认头上没有虱子,这才被放行。

    “看来可不是一般的书生。”老蔡心中便想:一般的书生,头上可很难没有跳蚤虱子。“这样的大人物,日落时分进关,今晚要歇在哪里呢?——恐怕是羊城港来的,香山县可没有这样的生面孔……看那担子,怕不是要给人送礼去?”

    香山县虽然繁华,但终究只是县城,对老蔡这样的本地摊贩却没有什么太多的秘密,那几个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来历和来意已经被猜得七七八八,自以为十分低调,四人一行在一个个工地中左右穿梭,将那两个挑夫累得直喘大气,这才按照楚的指点,找到了郑队长的住处。

    当下轻叩门扉,听到门后传来一声粗豪的‘边个’?便知道是找到了地儿,忙含笑高声道,“是羊城港故人来访,郑兄别来无恙?”

    门被拉开了,一个二十啷当岁的年轻军官探头出来,“啊——傅兄!项兄!”

    傅老爷是郑地虎在羊城港谈议和时,招待他住在自家的羊城港富商,也算是郑家老友了,项老爷则是项忠义受宠的义子,也是当时郑地虎结交的对象,几人不知在一起喝了多少次花酒,当时朝廷还在和十八芝谈招安呢,谁知道数年未见,东南沿海的局势已经是天翻地覆?三人目光相对,些微的尴尬之中却也不乏感慨,郑地虎连忙将身子让开,“快请进,请坐,我去给你们烧茶——来就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一点土仪,不足挂齿!”

    买活军的官吏,按照事前的打听,是分了几波的,女吏目普遍住在总督府,而男吏目、军官、兵丁,则在民居中散住,因此这间屋子也谈不上什么装潢,里外两间,堂屋、卧室,仅此而已,还带了个小小的后院,不过天色黑了也看不太清,不知道有没有仆役在里头做事。

    傅老爷见郑地虎舀水、烧炉子,找茶杯,一应动作熟极而流,也是微微一怔——虽说郑地虎也是苦出身,但他懂事没几年,郑天龙就发达了,身边何时少过几个下人伺候?不说十指不沾阳春水吧,这种琐事也不该如此熟练才对。

    是买活军中均系如此简朴,还是郑家人在谢六姐麾下其实也没有这么得意?

    项老爷原是项忠义的侄子,说来也是过过苦日子的,干活的意识比傅老爷强,他坐不住了,起身要帮郑地虎,郑地虎摆手道,“不碍事,做得习惯了,买活军军纪严格,军官不能无故支使士兵做活,内务自己办结,就是陆将军也不用勤务兵,我们行军时一切都是自己来。”

    二人这才释然,郑地虎取了三个碗来倒上凉茶,道,“这里也是刚搬进来没多久,前主人家大概是华人,走时能带走的都带走了,我平日忙,也就只拿了几个碗来,这几个碗先喝茶再吃饭吧——可惜在军中不能饮酒,否则,故人久别重逢,一定要浅酌几杯!”

    浅酌几杯?

    这话由郑地虎说出来,都透着那么的离奇,想当年几人在羊城港的花街柳巷那是倚红偎翠、夜夜笙歌,只有不醉不归,哪有浅尝辄止?傅、项二人不免对郑地虎刮目相看,傅老爷也是赞道,“听闻买活军不喜饮酒,军纪严格,当日我还担心虎兄难免处处拘束,今日一看,我是白担心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虎兄如今很是个做大事的样子!”

    郑地虎被他夸得面上微红,忙摆手道,“羞煞人!再别这样说了,如今我们军中人才济济,小弟也不过是敬陪末座罢了!”

    “这是哪里话来,我们远在羊城港可都听说了,收复壕镜,可是虎兄打的头阵!”

    二人连忙好一阵奉承,此言也正中郑地虎的痒处,他面上散起一团兴奋的殷红,虽然摆了摆手,但还是禁不住兴奋说道,“收复故土,着实是爽快,一吐多年来的浊气,不过,这还不算完呢!”

    “哦?这话怎么说?”

    二人既然来了这里,就是要和郑地虎做彻夜长谈的,只愁没有话题,再加上也是对买活军后续的战略十分好奇,忙都问道,“难道,收复了壕镜之后,买活军真要如传言所说,往南海用兵不成?”

    郑地虎这就止不住了,“这是六姐亲口所说的话,接下来的战略,是要全力图南,又如何是假呢?”

    他起身进屋,取出了一个卷轴,点亮油灯,示意二人上前,“你们瞧,这南海疆域图上,有多少岛屿是必须由我等夺取的?且听我一一与两位老兄说来……”

    “凉茶喽喂,今日刚熬的鸡骨草凉茶——爱吃辣的少爷姑娘们要来一杯窩,不然嘴角要上火。”

    “白糖粽要不要?井水里刚打出来,两文一个!要碱粽也有,豆沙粽也有。”

    “蔡家菜包子来,豆腐包香菇包笋干包,辣包不辣包,包君满意!”

    “现蒸肠粉老爷们尝尝?鸡蛋肠粉两文一根实在不算贵——好来!黑客官们来一碟!”

    “让一让让一让,海鲜上货,海鲜上货!要喝鲜鱼汤的往北面我们林记饭铺来!”

    这不是羊城港,而是壕镜的街头——自从朝廷下发文书,明确承认了买活军对二岛的统治,壕镜和新安岛上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来:新安岛上门庭冷落,广府道的商船都不敢去新安岛和弗朗机人贸易,害怕被征了关税,只是这一道还不打紧,就怕回到羊城港后,还要再剃二遍头,那就是无法承受打击了。现在,新安岛那里的船不多,倒是很多农户通过罗湖进关,去新安岛做苦工。

    壕镜这里这要热闹得多,因为罗湖是个很荒僻的地方,本地人不多,而壕镜周围有太多本来住在那里的人了。和香山县的关墙一打开,许多敏朝的立刻剃了光头,挑上担子蜂拥而入——他们在壕镜的住处,基本上都被买活军拆除了,这些们倒也不是太在乎,因为他们在壕镜的居留本来就不算多么的合法,所住的一般也都是凑合搭建的窝棚,要说房契、文书,的确是拿不出来的。

    现在没了窝棚住,岛上又到处都是工地,他们便在关墙另一侧搭起新的窝棚来——买活军拆下来的烂木头遍地都是,们愿意担走,买活军也不阻拦,这就是现成的原材料。

    窝棚搭好了,炉子是之前就推走的,现在照样推回来,要买蜂窝煤还比以前方便,这些们便每日都在工地外找个干净无尘的所在,开始做饮食生意——原本,是赚那些弗朗机人,以及在此处经商的华人老板的钱,也有些受宠的战奴能来买个零嘴,现在,华人商户还没有回来,弗朗机人成了奴隶,但是,更多的优质客户来了这里:买活军的兵丁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