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每天都想害我: 340-3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人每天都想害我》 340-360(第27/30页)

威严,“都起来吧,刚洗的衣裳别弄脏了。”

    “是。”众人立刻起身掸了掸膝盖,分外听话。

    凌宴开门见山先说待遇,“上工者皆一日两餐。”

    和家里差不多,给两顿饭已经很可以了,众人默默听着,安静点头。

    下一步,凌宴精准点出木匠、石匠、陶匠,“你们几个跟她走。”

    将人交给一旁守着的白若初,“人交给你管,工坊缺什么,每个人的碗筷、口杯,宿舍的衣架,都尽快准备出来。”

    白若初拱手领命,“是,您放心。”

    一晃眼,少女也有了大人模样。

    凌宴愣了愣神,让绣娘跟上裘好,叮嘱道,“先让她们给大家把衣裳补了,还有被褥。”

    听着简单,人多起来也是不小的工作量,裘好秒懂,“东家放心。”

    难民三两分散开来,跟着自家管事这些人各有各的作用,先熟悉环境自给自足,别的不急。

    凌宴还给老婆选了个炮制药材的熟手,这样秦笙能轻松些,至于那三家人,她自有安排,“工坊事情多得很,采石挖沙,每日挖够一石就算合格,做不成体力活的老少皆可去织纺纺线,一样有要求,什么都不会也可去食堂洗菜、洒扫、搬砖,具体的待会去问大管事,选什么看你们自己,有什么专长也可同她说上一说。”

    三家人面面相觑,纷纷点头应下,“是,大人。”

    想起秦笙的叮嘱,凌宴顿了顿,继续道,“以往你们如何我管不着,但工坊不养懒人,更不欢迎拉帮结派勾心斗角之事,你们好好做事就有饭吃,就这么简单,敢动歪心思,就别怪我心狠!”

    沦落到难民的地步,刺耳的话人们听得多了去,凌大人放狠话都这么和善,一行人连连称是。

    “今日熟悉一二,明日开始上工。”事情交代完了,难民随管事离开去宿舍安排位置,凌宴单独留下了银匠。

    听闻凌大人与夫人感情甚笃,银匠一直以为自己被选中就是因着大人想讨夫人欢心,连忙自荐,“小的祖上这手錾花镂刻的手艺传了两百多年,不敢说精妙绝伦,在咱这平阳郡也算有些名气,您想要什么花样纹饰,小的分毫不差地给您打出来。”

    这人的确有些能耐,若非他原先的东家是个赌鬼害得他流离失所,凌宴还捞不到这样的人才,她看中的就是这银匠的手艺,“好哇,你说的,分毫不差。”

    银匠很想在凌宴表现表现一番,颇为自信地道,“正是,您尽管开口。”

    凌宴轻轻吐出几个字,然后银匠傻了眼。

    五官抽搐,刚才的自信四散而逃,凌宴忍住不笑,“多少日能完工?”

    银匠懵懵地望着她口中吐出的白气,不懂凌大人如何能说出这般古怪的要求,他左思右想,“一、一旬。”

    “一旬?”十天也不算久,凌宴觉得还能接受。

    银匠以为她不满意,冷汗都下来了,颤颤巍巍比了个七,“大人,七日,不能再少了。”

    凌宴本想让他不用那么急,转念一想,她不能太好说话了,板着脸道,“好,银子和工具很快送到,我等你的好消息!”

    说完就施施然朝食堂走去,留银匠一个人头疼。

    银匠努力思考如何完成凌宴交代的工作,眉头紧锁,在长工的指点下问到宿舍位置,里头的人们正在清扫,几个熟识的见他回来,喜气洋洋地凑上前道,“唉你摸摸,这屋大炕暖和的很,对了,大人叫你何事,可是给夫人打首饰?”

    所有人都这般猜测。

    银匠心中一晒,模棱两可地道,“算是吧。”

    “方才我们打听过。”熟人避着人压低音量,提醒道,“夫人在工坊说得上话,得罪她可没好果子吃,你做事仔细着些。”

    “嗯,我晓得了,多谢各位。”银匠表面笑着应下,实际脑瓜子嗡嗡的,不是得罪夫人的问题,而是大人要那空心的银针……闻所未闻,这要他怎么打?!

    作者有话说:

    秦笙:啧,全世界都以为我有新首饰……现猪敷

    凌宴:在准备啦!

    感谢以下老板的支持↓(猫猫头叼走.jpg)

    第359章  软饭香的[VIP]

    铁会生锈不利保存, 没法用作注射器的针头,而以现阶段的小作坊水平,钢针头也是不现实的。

    银是最好的替代品, 熔点低,工艺相对简单得多, 造价对凌宴来说不是问题,可手搓无法大规模生产,在工业体系成型前, 总归有重复利用的情况,除菌消毒是个大问题, 不过那些是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她只要成品, 尽快储备救命的医疗物资。

    不光这个冬天难捱,明年也没好到哪去,她手下的人一个都不能病死。

    银匠被自己坑的头大如斗,那头凌宴正被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包围,各个跑来嘘寒问暖,“阿宴姐怎才回来, 我们好想你和笙姐姐。”

    “嘴巴怪甜。”凌宴脸上挂着笑,问起最近的伙食情况, 众人七嘴八舌,跟凌宴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做了好几次骨汤,好吃极了!”

    “炖菜也好吃, 比我家的香!”

    “菜里有油当然好吃了,我们能做好多事啦。”

    好似把她当成亲人, 又或者说凌宴本就是她们的再生父母。

    肚子里没油水过不了冬,家养的鸡鸭肥的很, 凌宴不需要鸡身上的黄油,她嫌太腻,现代人看不上,这对时常吃不到荤腥的人来说有大用,廖十娘都剃下来炼成油做菜,一不浪费、二来美味,一举两得。

    且看秦霜那七个孩子跟大家相处的很融洽,凌宴非常欣慰,还是那句嘱托,“冬天难捱,你们年纪还小,都仔细身体莫要生病。”

    “嗯!”孩子们都把她的话当圣旨,无有不从,“你们也要健康平安!”

    “喝水。”一个孩子给凌宴送来热水,凌宴一看,是那杨春花,曾经木然畏缩的姑娘腰背挺得笔直,眼里有了神采,这是秦笙私下里给她撑腰时教她的,看来她学的不错。

    接过茶杯,凌宴跟她道了声谢,刚夸完的小姑娘立马泄底,局促地吱吱唔唔,“不敢,该我做的,不谢。”

    凌宴笑了笑,拍拍小姑娘肩膀,“别紧张,这叫基本的礼数,你们长大早晚要和陌生人打交道,我们虽是种地的乡下人,在外也要知礼数、懂仪态,结个善缘总比交恶的好,你们想是不是这样。”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小孩子的处事方式大多源自模仿双亲,好的、坏的皆是如此,换句话说就是家教。

    仓廪足而知礼节,更知对错,相较于现代的自我意识过剩,古代更多的是缺乏自我,大多只会人云亦云,凌宴要让好压过陋习,提高人口素质,才能影响下一代,免得养出些什么女孩子不值钱,在家只会打老婆的垃圾人。

    显然,有的人家压根没教过这些,倒是被僧侣养大的秦霜最先领悟,“庙里的姑姑们也总说多谢施主,都客客气气的,这就是善缘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