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穿之带着始皇开盲盒: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秦穿之带着始皇开盲盒》 80-90(第15/23页)



    王家虽然三代单传,但是王家第三代的孙女王灵嫁给了长公子扶苏生下了极为受宠的皇长孙缨,王家第三代的孙子王离刚成年就能随着自己父亲王贲上战场,也是军中老将们很看好的一个年轻小将。

    反观他们蒙家,大儿子蒙恬在边城抵御匈奴,小儿子蒙毅跟在陛下身边做内史,儿子这一代看着虽然还挺鼎盛的,但到孙辈这一代,主脉的颓势就暴露无疑了。

    无论是大房的蒙远、蒙奇还是二房的蒙安,这堂兄弟三人在武将的天赋上比不过他们父亲/大伯,在文官的办事能力上又逊于他们的叔父/父亲,这对一个煊赫的家族来说孙辈不及父辈就注定要走向衰败。

    家中的一切都是靠着一场场征战艰难打下来的,蒙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原本都以为等再过二、三十年,家中在军中后继无人,蒙氏一族爷孙三代辛辛苦苦在军中做出来的积累就会被迫拱手送人时,韩信的出现让老爷子在捡到重宝的同时,也看到了新的希望。

    身居其中的韩信也能够明显感受到蒙老爷子对他越来越疼爱,从单纯看一个顺眼的小孩儿渐渐把他当成亲孙子看了,蒙家四个孩子有的东西,他必然也有一份相同的。

    面对蒙家人的好意和欣赏,只觉得无以为报的韩信只能更加卖力地珍惜时间和宝贵的资源,每天都像一块海绵一样勤勤恳恳地泡在蒙氏一族的族学中读书、跟着蒙家的老兵习武,打磨体魄。

    幼年兵仙完全与既定命运线不同的新生活彻底步入正轨。

    秋收的庄稼也一茬茬被大汗淋漓的庶民们顶着烈日辛勤地在田地中进行收割。

    【恭喜能干的宿主顺利完成临时任务——“兵仙入我怀”!奖励宿主盲盒抽奖次数五次!请宿主再接再厉!】

    洗完澡后,躺在紫檀木小床上看着系统光幕,一页一页地阅读电子版《史记》的缨小胖墩儿乍然听到脑海中响起的机械电子音,立刻含笑调出来了任务栏。

    只见一个个攻略历史名人的任务进度条上,韩信的任务条已经到达了“百分之百”。

    吕雉和张苍的好感度也都到达了“百分之九十”,一片蓝的数字内,有个红色的“负二十四”的数字非常扎眼。

    张良……张良果然非常难搞,但小胖墩儿也不太在意了。

    毕竟老刘这辈子已经很难成事了,韩信在手,纵使是张良辞官偷跑到楚地和项羽混到一起,膨胀的举起反秦大旗了,兵仙也能多多点兵的把这俩人给牢牢按死!

    留着张良是为了把他身后的一串余孽们给拉出来,留着项羽有同样的意思。

    不知何时,窗外响起了呼呼的风声,被白噪音给感染的有些瞌睡的小胖墩儿关掉系统面板,伸手抓了抓毛茸茸的头发,打了个哈欠,就卷着自己的丝绸小锦被心满意足的熟睡了。

    ……

    秋风起,秋雨淋,炎热的暑热一点点地开始在咸阳消退。

    八月初,秋收彻底结束后。

    朝廷筹备了一整个漫长夏日的两件大事也总算是提上了日程。

    天下诸郡一座座“功劳石碑”纷纷建造了起来。

    一车车钱财珠宝也沿着官道送达咸阳,充入国库。

    天下诸郡内征发的百万民夫迎着秋风背着小包袱,在亭长的带领下准备前往长城的修建地。

    楚地,泗水郡,泗水亭内。

    刘季揣着袖子,看着同乡小伙伴樊哙在纠结数日之后,终究是说服家人,报名参军,准备去攻打南边的百越了。

    三十八岁的他站在泗水亭的岔路口目送着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几岁的小兄弟背着行囊渐渐走远的背影也说不清心中究竟是什么复杂滋味。

    等到彻底看不见樊哙的身影后,刘季才迎着已经变得微凉的秋风回到了亭内的街道上。

    泗水亭内需要去修长城的民夫也不少。

    与统一前在楚国服劳役相比,大秦帝国这第一次征收楚人去服劳役显然多了些人情味。

    万里长城的位置与楚地离得是最远的,楚人们所赶的路程也是最远的。

    可是天下诸郡应召去修建万里长城的民夫从家乡跟着亭长出发后,沿途行走在官道上,官道各驿站不仅会管饭食,到达长城修建点做工后,除了每日供应两顿稀饭加一顿干饭外,到月底还有三十个秦半两的犒赏。

    这种富有人情味的待遇简直是超乎庶民们的想象!

    为了那每日的两稀一干三顿饭,为了那每月的三十个秦半两,纵使是知道修建长城的辛苦,但是庶民之家还是几乎每家每户都出了一个壮劳力,有那壮劳力多的家庭,甚至是自愿出了两个或三个。

    这项壮观的伟大工程虽然费心又费力,但是修建工程的民夫多,一切顺利的话,最多五年的时间万里长城就能建起来了。

    外出服劳役五年,不仅路上有饭食供应,到地方了一顿三日饭,每月还有月钱拿,这可比在地里累死累活的种地强。

    朝廷内外,上下一心,再加上夏季筹集到的善款不少,国库钱财丰盈,万里长城的浩大工程很轻易就在秋季落地了。

    九月底,百万民夫陆陆续续全部到达了离家乡最近的万里长城修建点。

    滚圆的雪粒子纷纷洒落时,始皇四十一岁了,秦缨也两岁了。

    雪花纷飞之中,始皇让宫廷画师按照高大地球仪上显示的线条图案,一比一地将百越的精细舆图给描绘在了羊皮卷上。

    文武百官都知道今冬百越的战事必然会开打。

    果然,秦始皇二十八年的岁首刚刚过完,纷纷扬扬的冬雪将田内的冬小麦遮盖的严严实实之时,时间的脚步刚刚步入十一月,始皇就派了屠睢担任攻打百越的主将,赵佗担任副将。

    十一月初八,二人带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走出函谷关,到楚地后又吸纳了一万新兵。

    十一月中旬,十一万秦军就顺利抵达了楚地与百越相接的边境线。

    百越之地,山林密布,水泽丰富,纵使是严寒的隆冬,也看不见一片雪花,甚至是野地之中的气温都比七雄之地暖和许多。

    此地可怕的瘴气威力与春夏之时相比,虽然衰弱了不少,但还是存在的,

    成为一个新兵的樊哙跟随着大部队到达边境线后,他原以为主将会第一时间将大军分成几路,朝着百越的不同地块杀过去。

    没想到,他接到的第一道命令是全军原地安营扎寨,到山林之中砍伐枯木,烧水服药。

    十一月的天儿,百越的山林之中还暖和的像是春天一样。

    跟随着百夫长到山林之中找寻枯木,砍了一天柴的樊哙在暮色时分回到营地,瞧着那些脑袋上梳着斜发髻的秦人们全都蹲在地上刨坑搭灶地烧火。

    他不禁大汗淋漓地坐在一旁进行打量。

    二十三岁的樊哙虽然亲身经历了秦国覆灭楚国的可怕日子,可是因为年龄的关系,他并没有上战场,但以前在家乡时,他也曾听过不少幸运从战场上退下的老楚兵说,秦国厉害就厉害在秦国的养兵法子上,与关外六国每逢大战前夕火急火燎地大规模在国内征收兵役不同,秦国的二十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