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40-50(第3/18页)

几何时,只看史书上的记载,他便对张良此人多有推崇,恨不能与之相交,如今亲眼见了这位老祖宗,又真的亲自与之交谈过,心里的敬佩之情自是越发高昂。

    这也导致他最终选择与之坦诚相待,他实在不想和张良的交往,是以欺骗开头,后续又编无数谎言去圆。

    如果真的那么做了,不止是对这位大智者的不尊重,亦会侮辱他自己这么多年对其的赤诚敬意。

    所以他最终选择与之坦言。

    “那你为何会知道的如此清楚呢?”张良疑惑的看向他。

    “此事说来话长,颇有些匪夷所思,其中种种,实在不便对人言,但我可以保证,绝对没有伤害留侯之意。”林清源言辞诚恳道。

    “当然,我也知道口说无凭,所以特地做了准备,”说着,他便将插在自己发髻上的簪子取下递了过去。

    今日他除了戴着之前刘元为他选好的玉簪外,还额外多插了一支乌色云纹的木簪,而递出去的,也恰好是这支木簪。

    当听到他那句‘口说无凭’的时候,张良就猜到这簪子可能暗藏玄机。

    等他接过来时,感受到手里的分量不对,又见他有意无意的拿着帷帽遮挡的时候,就更加笃定里面不止有东西,而且还很重要。

    “你把它给了我,就不怕我到别处出首你吗?”这一瞬间,张良心里百转千回,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很自然的将其揣进了袖中,但他还是好奇对方怎敢留下物证,于是出言试探道。

    “别人可能会,但我相信,张良不会。”林清源回答的也很干脆,且十分坚定。

    “哦?为什么?”他更好奇了。

    “因为你是真正的君子。”林清源正色道,“而且现在你我的处境类似,皆是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又同时为将来忧心,所以我相信你。”

    “……真是难得啊,”张良听他这般言说,眼里闪过些许笑意。

    不止是因为对方相信自己,更多的是,他居然看出了自己这鲜花着锦背后的危机,但张良也不可能当即就回应什么,毕竟,这是两人第一次正式见面。

    “那么,重新介绍一下吧,在下姓林,名唤清源,见过留侯。”林清源也知道他不太可能立刻信任自己,所以果断的迈出了第二步,互通姓名。

    “清源,是‘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中的清源吗?”张良重复一遍后,转而问起他姓名的来历。

    “留侯容禀,屈原的楚辞寓意高远,且此句中的‘清源’二字,意为风神所居,神仙府邸,小子不才,名讳并无此等含义。”

    “父母为我取名,想的不过是‘正本清源’,愿我一如活水源头一般,永远保持清澈本心,并能扫清生活中的污浊之意罢了。”林清源与其解释道。

    “后者虽比不得前者,但你父母的这份拳拳爱子之心却更难得啊。”张良听到这儿,不禁感慨道。

    “那是自然,岂不闻‘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乎?”林清源赞同的点点头。

    “是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啊。”张良听到这句,也颇有感触。

    到底这话是说到他心里了,所以他的态度也很是和缓,但出于谨慎,也并未表态什么,只说自己会好好考虑,待下次相见时,再给出答复。

    这也在预料之中,所以林清源也没在如何逼迫,只答应下来。

    就这样,两人暂时达成了一致,又并肩而行,游览了一会儿岸边景色,并于渭桥之上寒暄几句后,这才相互见礼,与之告辞。

    他们看似谈了很多,但其实并未耗费太多时间,刘元和小刘盈见他回来,且又戴上了帷帽,便知事情了了,也就与张不疑话别。

    后者自然不敢阻拦,三人随即乘车而去,那些宫人也上了后面的马车,随行离开。

    张不疑见众人离去,忙朝张良而去,先是认错,言说自己来迟,怠慢父亲,请恕其罪,接着便是询问刚才是怎么回事了。

    张良既不怪罪,也不曾回答,只道自己累了,要回家休息。

    张不疑闻言,只能压下心中的无限好奇,赶紧派人把自家的车马赶过来,父子两人随即乘车打道回府。

    到家后,张良并未着急的查看簪子里的秘密,而且一如既往的按自己的节奏渡过一天,直到晚上如常挑灯夜读时,才借着昏黄的烛火拿出了藏在木簪中一小卷帛书。

    都不必去看内容,只看了一眼开头,他就忍不住笑了,心里暗道这年轻人的聪慧。

    只因林清源为这篇东西取的题目名为‘庄周梦蝶’。

    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张良看来,无非是对方撇清关系的一种取巧方式罢了。

    看来对方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届时就算真的被出卖,那这张帛书也做不了什么证据。

    只因‘庄周梦蝶’四字,本身就代表了不知真假,模棱两可之意,那其中所写内容到底可信与否,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而事实也果然如此,帛书之中以一梦千年为由,写了许多匪夷所思之事,偏偏每一条还附上了解析,说的有理有据,张良是越看脸色越沉重。

    也不知他到底读到了什么,总之看完之后,他便沉默不语,一直静坐,直到第二日,天快蒙蒙亮,他这才起身。

    然后便毫不犹豫的将这封帛书点燃,亲眼见它化为灰烬才罢休。

    但他脸上的凝重神色却并未因此得到缓解,反而眼里闪过无数挣扎,良久后,又化为了坚定,心里也暗自有了思量。

    第43章

    她眼里那毫不掩饰的杀意与狠厉,却很快被掩饰起来。

    林清源他们此次出行遇到了张良的消息果然传到了吕雉耳朵里,她有些担忧张良会向刘邦告密,于是找来审食其商量。

    听她说了自己的担心,审食其却平静的很。

    “张良乃是光风霁月的君子,而非急功近利的小人,即便他知道了,大概也只会选择沉默,而不是揭破此事。”

    “即便不提张良的品行,只以利益论之,他也不会出卖我们,因为显而易见的,出言告密得到的好处与其带来的危害并不等同。”

    “纵然他可以因此更加得宠于陛下,可同样的,也会得罪我们。”

    “即便没有此事,他也已是封无可封的大功臣了,加上这桩功劳,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可要是因此而彻底得罪了我们,那对他和张家的影响可比那点子功劳大多了,张良绝不会做出此等因小失大的蠢事来的。”

    审食其与她仔细分析着其中的缘由与可能性,并给出了极其中肯的评价和推断。

    “……就算一切如你所说,可你难道就不担心林清源会借张良的势而脱离我们的掌控吗?”这才是吕雉最担心的。

    “不会的,就算他们两个真的搭上了,对我们来说,那也是利大于弊。”审食其摇了摇头,冷静道。

    “张良是陛下倚重非常的大功臣,又以智谋无双闻名于朝堂上下,如若他肯站到我们这一边,那大多数人都会知道该怎么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