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60-70(第1/15页)

    第61章

    我不止眼里有先生,我心里也惦记着先生。

    刘邦带兵出征不过月余,刘元的生辰就到了,奈何吕雉被戚夫人母子和宫里的诸多事务缠的分不开身,而刘元自己也没心思大办什么生辰。

    到底不是及笄礼,没必要摆什么牌面,她也不在乎这个,有鉴于此,吕雉便叫自家人一起吃了个饭也就是了。

    如往年的生辰一样,小刘盈照旧和姐姐一起去了林清源所在的宫殿,盼着能有惊喜,最好是好吃的。

    这点小刘盈最知道了,每次姐姐生辰,先生都会做新的美食,虽然不是特地给他的,可他也沾光啊,为着这个,刚才的家宴他都没用多少,就等着来这儿吃好的。

    而比起好吃的,刘元更在乎林清源的心意,尽管她不是没感觉到他对她的疏离和抗拒,但心里到底还有些期待的。

    到了地方,林清源确实已经做了好些菜肴等着他们,夏季生机勃勃,各种蔬菜格外的多。

    菠菜绿油油的,番茄长得又大又红,黄瓜也很漂亮,花生也已经生了果实,因为月份有些早,嫩生生的,水分有些多。

    他炸了花生米,用油过了辣椒,又调了醋汁,砸了蒜泥,还准备了芝麻酱和肉酱。

    又用各种香料腌制了上好的牛肉,将其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将其与新鲜的番茄,切成丁的土豆,萝卜一起用来做卤子。

    这些都不算什么,最特殊的是今天的主食,林清源特地做了家乡的小吃,饸饹面。

    这面就得吃刚出锅的,那样味道才最好,所以林清源就在厨房外的走廊摆了案台,放置那些菜肴和调料,而煮面却在屋里,不过方便起见,这煮面的旁边也放着调料。

    “先生,这面条的颜色怎么这么奇怪啊?”小刘盈跟进去看,见到锅里正在翻滚着的浅棕色的面,好奇的问他。

    “因为这是荞麦粉做的”,林清源一边回答,一边查看两个锅里的面条。

    刘元过生辰,她要吃的是长寿面,一根做成一碗的那种,而小刘盈和他自己就无所谓了,所以林清源这才准备了两个锅来煮面。

    “荞麦粉比不得小麦粉黏,这做出来的面呢,也就比较清爽,所以就必须搭配浓厚的卤子,那样吃起来才够味儿呢。”

    “元儿,今天你是寿星,我先给你调一碗,说吧,想吃热的,还是凉的?要加蒜汁芝麻酱的,还是番茄牛肉卤的?”

    他先把自己特制的长寿饸饹面捞出来,又给面条过了一遍凉水,这才放到碗里,转头去问刘元。

    “吃热的吧,先生难得做了番茄牛肉的卤子,我想好好尝尝,”小姑娘笑了笑,如此道。

    “行”,林清源点头应了,给饸饹面浇上浓浓的番茄牛肉卤子,只一闻就觉开胃,其中又有土豆丁,萝卜丁泡在汤汁里,这红黄白几色并存,看着也喜庆的很。

    “来,元儿,端着到外边吃吧,这屋里热,”说着话,他就把这一碗饸饹面递给了她。

    “好”,刘元接了碗,随即出门到走廊前的案台后坐下,但她并没有立刻开吃,而是等着他们一起。

    “盈儿,那你……”厨房里林清源转而去问小刘盈。

    “我要吃凉的,要多加醋,蒜泥和芝麻酱,我还要加辣椒油,还要多放黄瓜丝和葱丝,还有土豆丝,花生米,我都要。”

    不等他说完,这孩子就迫不及待的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些配菜和调料外面案台上也有,下一碗你就得自己去放了啊。”林清源按他说的调了一碗面给他,但同时也提醒了一句,要他之后自力更生。

    “好好好”,小刘盈着急要吃面,连连点头答应下来。

    林清源刚递过来,他就兴冲冲的端着碗往外走,屋里实在是热,还是外面凉快,正好吃东西。

    给他们两个一人一份后,他这才盛自己的,亦是选了热面,等端着碗出了门,便看到走廊里他们两个在等着自己,心里不禁有点满意。

    等他先动了筷子,小刘盈和刘元这才开始,他们两个都是头一次吃饸饹,自然觉得新奇。

    今天的番茄牛肉卤也打的好,入味的很,就连选择吃凉面的小刘盈都忍不住夹牛肉到自己碗里,吃的那叫一个欢。

    刘元是姑娘家,吃相就比较斯文了,但因为长寿面不能咬断,只有这样吃完才算吉利,所以期间并未说话。

    林清源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也就默默的吃着自己的面,直到三人都吃完了,撂下筷子,撤了碗碟,换了水果,这才重新闲聊起来。

    话头还是小刘盈起的,他头一次吃饸饹,自然要询问一下,林清源便也讲述起自己与这饸饹面的渊源。

    “你们都知道的,我是邯郸人,饸饹这种小吃啊,在我们那儿很流行的。”

    “我记得小时候每逢重大节日,十里八乡的,总会举办庙会,我就跟着姥姥一起去看热闹。”

    “集市上有一家专门卖饸饹的,做的很地道,就连姥姥也觉得好,当然,其实也有我人小却嘴馋的原因在,总之每次去逛庙会,我总是闹着要吃一碗饸饹。”

    “只是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家就不做了,我还伤心了好几天的,姥姥心疼我,便自己在家给我做,我每每都要守着灶台,方便第一个吃嘛,久而久之,也就学会了。”

    “怎么样?我的手艺还行吧。”他还问他们呢。

    “好着呢”,小刘盈竖起大拇指,特别捧场。

    “我也觉得好吃”,刘元也笑着肯定道。

    “你们不嫌弃就行”,林清源也笑了。

    “那先生,我还想问,这明明就是面条啊,怎么反而叫‘饸饹’呢?”小刘盈继续兴致勃勃的追问。

    “其实这本是一民间小吃,有君王微服私访看着新奇,便来了一份尝尝,觉得好吃,又询问叫什么,那店家回答道,叫‘河漏’。”

    “这君王听闻此名,瞬间就想起黄河决堤之事,觉得这个名字特别不吉,等回去后,便御笔亲书了‘饸饹’二字,以取代原来那个称呼,也因君王喜欢,所以这种特别的面条就传播开来了。”

    林清源隐去了这个典故中康熙皇帝的存在,只以君王代称,由此讲述了饸饹的来历。

    好在小刘盈和刘元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反正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先生不是一般人,不然也不能什么都会了,所以就没有追问什么,而是问过了,满足了好奇心也就停下了。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天,然后便准备回去休息。

    奈何今晚在家宴的时候,小刘盈喝了点酒,这会儿后劲儿上来了,一时晕晕乎乎的,林清源照旧留了他在这里休息。

    至于刘元,她表示也想留下来照顾弟弟,林清源念着今天是她的生辰,到底也没开口拒绝,默许她留下。

    只是这一晚,他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又如往常一般,趁着月上枝头,银霜遍地时,起身出了寝殿,到院中大树下闲坐。

    那里绑着一架秋千,一如很多相同的夜晚,他坐上去后,有一搭没一搭的晃着,权当排遣寂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